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基于STEM理念,阐明对整合性STEM的共识性理解,首次提供了涵盖K-12阶段的整合性STEM课程资源,绘制了STEM课程路线图,提供在课堂层次实施STEM的课程路线,为整合STEM方法的系统转型提供支持,以数据驱动STEM教学与评价,制定有效的STEM课程项目和STEM教师专业发展框架,推动整合性STEM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运用STEM知识去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21世纪技能。美国整合性STEM教育框架的课程理念、课程路径与课程支持系统,对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STEM教育改革,开发全学段的STEM教育整体框架和课程路线图可以提供有益借鉴,包括基于标准的整合性STEM课程框架,赋能STEM教师的整合性教学实践和推动整合性STEM教育的系统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提升STEM教育质量,离不开STEM课程的创新设计。研究性学习与STEM课程的有机整合,逐步成为STEM课程建设的重要趋势。为挖掘研究性学习与STEM课程整合的内在逻辑,文章以美国“STEM Student Research Handbook”一书为分析对象,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方面分析了该教材在指导学生STEM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研究结果表明:该教材关注科学研究知识的系统性、强调以设计研究引导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研究效率、注重对学生多元学习证据的评价。基于此,文章从多元知识体系奠基、系统研究流程驱动、伴随性评价引导三个方面,论述了该教材对我国STEM课程建设的启示,以期为我国STEM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并助推我国STEM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在STEM教育起步阶段,课程选择是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家或地方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提供的支持或指导型STEM课程、“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直接交付型STEM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或与其它组织合作开发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构成了STEM课程可选择的三种类型。其中,兼具“学生发展立场-学校改革创新-教师专业实践”多重内涵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是办学主体实践智慧的凝结。国际上主要从教育决策、学校发展定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和实践。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国际经验为我国STEM教育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开展跨学科融合的STEM课程研究,是学校推动和深化STEM教育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基于项目学习的想象未来STEM课程的校本设计与实施,阐述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及学习成效,为推动地区性STEM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STEM教育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国策,意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21世纪人才需要的综合素养。近年来,STEM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着课程体系不成熟、教学设计不合理、与学科知识脱节等偏离STEM教育初衷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围绕STEM教育中的核心元素"工程",以工程设计过程为出发点,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从问题的结构与基本特征两个维度探讨了STEM课程中驱动问题的设计。在STEM课程中,以"工程"为中心的驱动问题应当是劣构的、与情境紧密相连的,并且具有领域相关性与动态性。问题的3个关键元素——初始条件、障碍、目标通过与工程设计过程的融合可转换为课程设计的关键元素。以"工程"为中心的驱动问题设计对STEM教育实践的启示包括:在课程中正确地体现跨学科性,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工程思维的培养、转变课程评价方式以及多方合力建设STEM课程生态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建构指向STEM学习目标的高阶思维测试任务,拟合Rasch模型进行完善。结果发现,基于STEM项目的高阶思维进阶结构可分为四个层级,这为STEM课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STEM项目的高阶思维层级水平与年级发展一致、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最后,从STEM课程规划和教学实施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手段。STEM教育的历史证明,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的整合性STEM教育具有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工程取向的STEM课程被证明是落实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的最适切形式,包含情境学习、工程设计和科学探究三大核心要素。基于该课程框架,依据6E设计型学习模式,以液压机械手臂为例进行了STEM课程的设计,以期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课程开发是STEM领域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合格的STEM课程不但要以问题驱动、创中学、协作探究和设计制造为外部特征,而且还要满足目标-手段一致性、学生参与度、媒体多元性、教师自由度以及STEM整合度等指标的要求。这种STEM课程的开发需要运用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并且需要详案设计。该文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earning-Activity-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LACID)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STEM课程开发过程模式,并以"设计风车"主题为例,介绍了一个STEM课程单元的设计细节。这个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创设STEM主题、知识建模、学习活动设计、设计优化、缺陷分析与修正,其中STEM主题的核心内容必须包括学生作品的功能与测试方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建模的作用是使STEM课程知识内容的清晰化和可视化,也是后续学习活动设计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STEM教育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对跨学科整合型课程的迫切需求。然而当前我国的STEM课程建设更多注重形式规范,总体质量堪忧,因此从跨学科整合视角来开发优质的STEM课程以指导教学迫在眉睫。比较与借鉴是提质增效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提升我国STEM课程建设质量,借鉴权威的STEM课程整合评价工具,从课程背景、工程设计挑战、科学内容整合、数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团队合作、交流、评估、组织等9个维度对58个国内外STEM优秀课程案例进行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STEM课程案例在课程背景、科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和评估四个方面较国外STEM课程存在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STEM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未来我国STEM课程建设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一是提升对社会问题的响应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鼓励有效失败,营造真实的科学体验;三是丰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放大学生的思维过程;四是注重非正式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优质STEM课程是设计与实施相互调适、不断优化的结果。以“小小净水站”STEM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学习目标和驱动性问题)、课程评价、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展示了STEM课程进阶优化过程,分析了STEM课程设计进阶优化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STEM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创新的主要战略,美英等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以STEM教育为核心的发展政策,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养成,为国家储备创新人才,以此确保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2016年,美国教育部与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联合发表了《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描绘了在下一个十年美国如何继承已有成绩继续推进STEM教育的基本前景,并着重提出了STEM教育发展的六大愿景。其中基于"大挑战"的STEM课程、鼓励参与游戏化并具有挑战的STEM教学和关注创新与可操作性的STEM学习评价是STEM课程、教学及评价三大最核心领域的发展与挑战。通过分析研究美国STEM教育未来课程、教学及评价的重要转变,力图为我国STEM教育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STEM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进行初步探索,首先介绍STEM教育的内涵、特征以及STEM教育课程现状,然后基于泰勒的课程开发模式,初步研究建构出适合STEM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STEM课程中存在三种需要警惕的现象:一是在泛化中迷失自我,二是在窄化中沦为奢侈品,三是在单向实施中南辕北辙。开发与实施STEM课程,必须弄清STEM课程与S、T、E、M的关系,必须搞清STEM课程与现行学校课程的关系。在推进STEM课程中国化的过程中,可执行四种策略:一是将学科课程STEM化,二是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是建设STEM"课程超市",四是开展跨学科教研。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需要从课程视野研究STEM学习,明确其课程目标、开发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建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措施及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机制。STEM学习的项目应以工程实验为起点,围绕各学科核心概念设计项目,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是STEM学习组织的关键;精准设计项目、提高选择性,确保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恰当互补,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STEM实施的保障;在STEM评价中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自主发展评价与社会参与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15.
引入学习性评价符合STEM课程的特点,有助于提高STEM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学习性评价的四个策略,结合STEM课程的特点,从"测定与STEM课程标准符合的程度""衡量团队成功合作的程度""衡量学生能否顺利理解和正确运用知识""衡量学生在运用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进步""评价学生在STEM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衡量不同学生群体在STEM课程中成就感和参与度"六个领域出发,设计了STEM课程的学习性评价策略,达到监控、指导和促进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STEM教育的宗旨是整合创新,这对STEM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我国STEM教育领域却存在课程体系不明、课程目标不清晰、缺乏细致的探究学习设计、专业教师储备不足、未形成健康生态等问题。STEM教育遭遇的困境实际上是经验主义的前现代教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表现。STEM教育不是教学法意义上的教育革新,而是全新的教育实践。STEM教育需要与以往不同的教育实践生态。因此只有升级为现代教育,STEM教育才能摆脱上述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发展新教育学,并在新教育学理论指导下组建新的专业团队,构建健康的STEM共同体和企业联盟,开发新的STEM课程并提供STEM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培养STEM专业教师以基于一致性的新方式实施课程,允许教师以教育众筹的方式参与STEM课程升级,最终实现STEM整合创新的教育旨趣。  相似文献   

17.
工业4. 0时代对科技人才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分科课程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为了应对时代挑战,20世纪80年代STEM课程首先于美国勃兴,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的STEM课程滥觞于对发达国家教育进展的追随与借鉴,但研究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了2010-2018年间中国知网(CNKI)发表的111篇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STEM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层面,且以翻译成果居多,实证性、个案性的研究成果少;实践上存在难以融入传统的学科课程生态系统、一线教师参与度低、商业利益侵蚀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STEM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应在系统考量STEM课程与我国国情契合点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协同性研究着力构建切合我国教育状况的STEM课程理论体系,推进STEM课程的本土化研究;同时努力构建U-G-S合作推进STEM课程的行动模式,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还应该适时启动教师教育的试点改革,为STEM课程培养适用的师资。  相似文献   

18.
随着STEM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领域开始由学术界对STEAM的解读、政策出台、STEM课程初步试水阶段,逐步深入到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阶段。STEM教育落地靠空间、课程和师资,STEM实体空间是开展STEM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如何建设STEM实体空间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STEM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STEM教育目前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教材。我们在两年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过程中,逐步明确了小学STEM教材的研究思路、课程性质、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的依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建议,形成了系统的小学STEM课程教学大纲,对教材的落地生根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续的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国学生的STEM课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慧教育的出现,未来的就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STEM教育的出现能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未来人才,因此STEM课程案例的开发成为当下的重点。作者从第一届粤港澳促进STEM教育大会中的STEM教学设计案例入手,通过主题界定、目标、过程、学习活动支架设计、作品创作、评价等维度对课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课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共同点,并在当前STEM课程教学设计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在智慧教育背景下设计STEM课程的若干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