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为解决问题而思维,思维总是指向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巩固与检测教学效果,而且能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赵骞 《考试周刊》2012,(63):82-8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通过探索性作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选择有效操作方式,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课堂应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问题式情境教学需要结合当前发达的网络环境,引导学生问题式学习,关注学生碎片式知识的掌握。问题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体验意识。  相似文献   

4.
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培养良好习惯、训练数学思维、加强实践能力这三个途径来进行,以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解决问题是一个内化吸收知识技能后灵活运用的过程,既是数学教学的方法手段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从思维发展、能力培养、方式方法促进三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形成自主思考习惯,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思维模式;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使学生建立起理论与实践间的联系,并在问题解决中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两种方法,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思 考和解决数学思维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能开发学生 的潜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性学习。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教学 的目的并不是强调学生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应该让学生掌握 学习方法,积累经验来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习主动性,培养学 生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巧妙设计问题、增强主导地位、重 视思维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问题解决策略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作为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教师应通过有数学思维价值的提问,引发学生的自主提问,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创设问题怀境 ,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品质 ,激活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锻炼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起到问题引导的作用。从巧妙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维和引领学生探究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问题引导。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65):55-56
<正>【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学习内容之一。从问题想起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数学重在指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经验基础上的。主要是对一些简单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从问题着眼,从条件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感受并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定势思维,可使学生按一定的模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较少的时间,提高学生记忆的信息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势思维的训练原理定势思维是指由先前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对未来活动的心理倾向性的准备状态,它是迁移规律的定...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实际,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兴趣、加强审题阅读教学、强化高阶思维训练三个方面,对提高解决问题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以期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弄清运算意义,培养读题、审题的习惯,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解题教学中通过启迪探索、反馈调整及归纳整理三步骤不断引导、诱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自主控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这将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方法有效地发现问题和快速解决问题, 也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思维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成功与否是很关键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21):41-42
目前,学生学习有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无法解决,而针对这些问题来说,学生要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培养其思维开阔能力。通过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培养。通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审计",从这里开始!下面本文将浅谈学生解决问题中的审题能力培养,探讨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情况,关系到学生思维突破以及发展情况。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部分的知识点是基础知识学习的延伸,重点是为了考验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审视问题,理解问题的本质并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加强学生灵活转换、变通应对思维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分为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教学评价三个步骤。通过问题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