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家潜质,储备科技创新人才,提升青少年科学职业理想愈发重要。科学职业理想会影响个体从事科学领域的职业选择,而场馆教育情境对其培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和纽卡斯尔生命中心的场馆生涯教育实践,以资借鉴。英国科普场馆教育以提升青少年科学职业理想为目标,在个体维度关注职业关联性感知,在社会维度聚焦机会公平,并衍生出了以生涯理念指导馆本课程、在教育空间开展体验活动、加强馆校结合、发挥科学家群体榜样作用和关注女性等弱势群体等生涯教育策略。结合英国两个场馆的实践经验,我国科普场馆可通过创新活动设计,融入科学家精神,汇集多元主体,实现面向科学职业理想的场馆科学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2.
卢武昌 《编辑学报》2014,26(4):390-392
为加快科普期刊健康平稳发展、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立足于科普和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据青少年的特性,结合《第二课堂》杂志的《智慧作坊》《科技在线》等优秀栏目的成功经验,提出青少年科普期刊的办刊新思路:引导青少年在享受中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索、深入思考、大胆想象、勤于实践、为社会服务。强调思索与动手并重。必须有满足青少年需求的新颖、准确、简单、实用的科普内容,还必须有引人入胜的表达形式和别出心裁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乌鲁木齐市科技馆展教工作创新路程。一是坚持立足原创,以“科普红包大拜年”“端午文化科普周”“中秋文化科普周”三个立足民俗讲科普的品牌活动为实例,叙述科普展教如何有效融入生活;二是坚持展教创新,以“整点活动”“爱心桥梁”等品牌活动为实例,叙述如何让科普展教更接地气,更亲民;三是坚持整合资源,以“小小科普讲解员培训班”“流动实验车”等品牌活动为实例,探讨如何搭建青少年科学实践平台;四是坚持面向公众,以“微笑服务”“温馨服务站”“微系列”科普服务、“绿色通道”“双语讲解服务”为点,形成科普阵地六大服务功能。从而把一个“年轻的科技馆”建设成为新疆首府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和社会科普的“大本营”,让科学在这里流行起来,并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4.
葛璟璐 《传媒》2021,(23):35-37
科普期刊一方面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普及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上尚显薄弱.本文从青少年科学素质内涵定义出发,围绕科普期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研究与讨论,在肯定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依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精品栏目凤毛麟角、服务科学素质提升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科普期刊从提升阅读理解度、加强媒体融合、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科普教育的内涵以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成果、体会,以及对青少年科普教育事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科学苹果会"是金华晚报一个面向青少年的科普互动栏目,最早雏形于2008年,其间不定期发起科学探究活动。去年,金华日报报业集团与金华市科协等单位联合发起组织了金华市青少年科学教育协会,致力于本地青少年科普和新闻相结合的实践。没有明星,不搞娱乐,不抢速度。笔者认为,纸媒可以从长度、温度、效度三个维度去切分科普这块蛋糕,跟读者一起享受"慢科学",而且,还有可能把读者变成用户。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当中,受到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的多元化影响,其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度、兴趣度以及理解程度等都将深入化的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力、发散力的拓展。科普期刊作为小学科普体系构建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创新与管理将对小学生科普认知的深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科普期刊是教育的基础形式,科普期刊将进一步地影响着科普教育的成效,并对青少年的认知系统造成深入的引导,从而影响着他们的科普认知形态。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场馆普及科学教育的理念、内涵、方式和渠道在逐渐发生改变。2014年底,由上海市科协组织牵头的第一届上海科普博览会从“科技产品的科普化演绎”这一创新理念框架入手,尝试推进了科普生活与科技产品的民生性融合,初步实现了科技产品与科普服务的互补互融和良性互动。基于上海科博会的启发性思考,本文从科普化演绎视角出发开展博物馆科普教育理念和应用创新研究,指出科普化演绎是借助前沿科技力量融入博物馆科学教育而提供的开放、共享、互惠和创新的科普服务模式。文章试图从博物馆科普教育的新趋势、科普化演绎的概念、科普化演绎的内容、科普化演绎的路径及实施科普化演绎的作用效果等几个方面阐释这一新的科普教育方式,期望能够对今后博物馆开展科学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大背景下,广西科技馆结合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等因素,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地方科技馆的建设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实体科技馆、数字科技馆、流动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具有广西特点的“四位一体”科普教育模式——即是指统筹“四位”科普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以提高科技馆科普教育服务能力为“一体”核心,积极组织开展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公众普惠率的特色科普品牌活动,辐射带动基层公共科普设施和其它社会机构科普工作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广西特点的现代科技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科普报纸有多种类型,有的侧重普及基础科学;有的侧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有的侧重用科学指导日常生活;有的旨在发展青少年智力;有的是综合性的。作为科普报纸,共性是为科普事业服务。 随着高科技产品的日益增多和电子化空间构成的信息社会的形成,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普及,会产生越来越详细和越来越全方位、立体化的需求,专业科普报刊会越来越多,大众媒体中的专版、专栏也会涉  相似文献   

11.
试论终身教育与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罗少波 《图书馆论坛》2005,25(3):225-227,117
终身教育模式的形成,使公共图书馆历史性地成为全社会终身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职能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前所未有地提高。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要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文章就这一课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教改革呼唤图书馆教育回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教育传统被遗弃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图书馆教育的内在合理性以及现代社会对自我教育的诉求,必然导致图书馆教育回归。高等教育应当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走出“课堂唯一论”的小圈子,强化图书馆教育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与图书馆自学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远程教育与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拓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种新的社会教育形式 ,与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契合 ,两者具有共同的服务领域和协同发展空间。图书馆可以参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和社会环境营造 ,远程教育则是图书馆员专业学习与职业培训的重要工具 ,同时也是图书馆拓展社会教育职能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信息道德教育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孙洁滨 《河北科技图苑》2007,20(1):39-40,64
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原则,列举了信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开展常态化、多层次的保密教育培训,有利于提升编辑保密意识和能力,为出版保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文章梳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编辑接受保密教育的必要性,并从师资基础、课程内容设置两方面探讨在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开设保密课程的可行性。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密课程内容设置应包括保密工作方针政策、保密法制、保密形势任务、保密管理常识、保密技术常识、泄密案例警示教育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科技馆展品教育活动和STEM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科技馆将STEM教育与展品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和可能性——即STEM教育项目可用于“学展品,用展品”的教育活动中。反之,展品教育活动同样也可优化STEM教育项目,形成具有科技馆特色的STEM教育活动。本文结合黑龙江省科技馆的实际教育案例,提出了STEM教育与展品教育相结合的项目设计思路,旨在将科技馆基于实物和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与传统STEM教育活动形成互补,探索一种具有科技馆特色的STEM教育活动模式,以期为提升科技馆教育活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唐廷枢作为著名买办和洋务运动重要人物的历史早已受到颇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出生于广东香山县这么一个小地方的穷小子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其实跟他的早期教育和经历是分不开的。从《中国丛报》有关马礼逊教育会的报道和唐廷枢后来的表现可以看出,马礼逊学校的教育对唐廷枢在知识能力、道德品质、社会交往、个人追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谈图书馆的读者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论述了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含义、意义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生入馆同伴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探究新生入馆同伴教育模式的内涵及运行机制。[方法/过程]梳理研究现状,针对"90后"大学新生心理发展特点、图书馆认识状况及学习需求,架构一种在新生班级中选拔培训导读志愿者担任同伴教育者的新生入馆教育新模式。[结果/结论]详细阐述新模式的总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情况,并就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20.
广义图书馆教育职能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广义图书馆教育职能论张钦恩Abstract:Thepatternofmoderngeneralizededucationbroadensandenrichestheintensionoflibrary'ssocialeducationalfunc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