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青少年人际适应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调查了2332名中学生的人际适应特点,并探讨家庭功能和情绪智力对中学生人际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学生的人际适应水平从初一到高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女生在亲社会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2)家庭功能显著预测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3)情绪智力在家庭功能和人际适应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调查六城市25个班级1082名中学生的友谊质量、班级环境和社会适应状况及其关系。发现:(1)女生友谊质量显著好于男生,初二学生的冲突与背叛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2)重点校高二学生班级环境中师生关系维度的平均分要显著高于初二学生;(3)友谊质量对中学生的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有显著影响,且存在显著的班级差异。班级环境中的竞争气氛可以显著增强友谊质量对积极社会适应的正向预测作用,师生关系可显著增强友谊质量对消极社会适应的负向预测作用。因此,班级环境作为班级水平变量,可以调节友谊质量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旨在探讨上海市大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表明:(1)大学女生的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男生;(2)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性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理工科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4)城镇来源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总分显著高于农村来源的大学生;(5)上海市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大三>大二>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自编的“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问卷”对891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中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没有出现明显的年龄趋势;(3)男女生之间的学习适应不良差异显著,其中女生的问题少于男生。学校、家庭与社会应建立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以避免学生出现学习适应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六城市的2533名中学生施测情绪智力、人格五因素和社会适应问卷,以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学生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2)情绪感知可显著负向预测个体的行事效率、违规行为和积极应对;情绪运用可显著正向预测积极社会适应的所有4个维度;情绪理解可显著正向预测亲社会倾向;情绪管理可显著正向预测行事效率,负向预测违规行为;(3)与人格的预测作用相比较,情绪智力对个体社会适应的意义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于生活中困难与挫折的应对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单亲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2219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堪忧,不同安全感水平下心理健康差异显著;(2)生活事件、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3)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4)安全感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5)留守处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安全感在留守处境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西宁市区7所中学147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中学生在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等指标上高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4.99%,和全国相比检出率较低;(3)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总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男生在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随着直系家庭成员缺失程度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降低;(5)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重点中学学生;(6)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初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自编学校适应状况及适应策略调查问卷对147名初一和高一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习适应和身心症状适应水平相对较低;(2)年级、性别和父母离异情况显著影响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显著低于初一学生;女生的身心症状和学习适应水平显著低于男生;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适应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家庭子女;(3)整合策略和分离策略与适应状况均存在显著相关,且适应不良学生更倾向于采用分离策略。最后,针对民营企业家子女的学校适应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育与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Midgley等人编制的目标定向量表,对湖南省两个城市中学生的目标定向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取样中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和成绩接近定向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其成绩回避定向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取样中学生的成绩接近定向从初一到高三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掌握目标定向随着被试年级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成绩回避定向则出现波浪式的下降;(3)取样中学生的成绩回避定向存在极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初中及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自我调节的关系,以探索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2)中学生动机内化水平的发展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呈现高—低—高的趋势发展;(3)中学生的动机内化水平在性别方面差异显著,但在家庭来源方面差异不显著;(4)社会支持、学习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均与学习动机内化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元认知策略、社会支持、深加工策略、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与课外休闲活动状况的关系,采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学生课外休闲活动状况问卷对濮阳市初中、高中共291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1)情绪智力存在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显著高于初一、高一、高二学生;(2)休闲偏好、休闲参与的性别差异显著,年级差异显著;(3)情绪智力与休闲偏好、休闲参与、休闲满意都极其显著正相关;(4)休闲参与、休闲满意两个预测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它们联合解释情绪智力变异的12%。由此可见,中学生课外休闲状况对情绪智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京和西安143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综合探讨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开放性,感知的社会支持中的社会性支持、冲突惩罚、满意度对中学生的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在人格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自尊的联合作用中,人格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是主要的;(3)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自尊,也会影响感知的社会支持,从而间接影响自尊;(4)对男生和女生的自尊产生影响的人格特点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特点不同。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析中国城乡中学生群体中是否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问题,研究采用了DiMaggio和Hargittai(2001)提出的网络不平等模型及相关的问卷工具,研究选取了江苏南通地区496城乡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发现:(1)城市中学生在技术设备、网络使用自主权、社会支持的可获得性以及所有在线活动和网络技能等五方面都比农村中学生有着明显的优势;(2)中学生在家上网条件比他们在学校的上网条件好;(3)在网络使用方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大过家长对学生的影响;(4)中学生在一些娱乐活动上的时间比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多;(5)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与网络不平等的所有其他指标(技术设备、网络使用自主权、社会支持的可获得性、以及所有在线娱乐活动和在线学习活动)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6)中学生的网络自我效能会显著影响其网络探索行为以及他们的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傈僳、景颇和怒族335名11-16岁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3种民族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但是中学生在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小学生;(3)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4)3种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女生在恐怖倾向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学校松-紧文化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选取云南省德宏州三所中学的808名中学生,利用学校松-紧文化量表、集体道德推脱量表、集体效能感量表、中学生欺凌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学校松-紧文化可以显著预测校园欺凌;(2)学校松-紧文化与集体道德推脱呈显著负相关,与集体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校园欺凌呈显著负相关;集体道德推脱与校园欺凌呈显著正相关,集体效能感与校园欺凌呈显著负相关;(3)学校松-紧文化同时通过集体道德推脱、集体效能感的双重中介作用对校园欺凌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地区高校187名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连地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水平整体程度不高,处于中等略偏轻水平;(2)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性别差异显著;(3)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工龄差异显著,职业倦怠在工龄上的发展状况呈U型分布;(4)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婚姻状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朱海腾  张锋  王钰 《天中学刊》2013,28(5):117-120
为了探究国防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习适应状况影响,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283名国防生开展的调查显示:(1)国防生的学习适应及其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维度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一年级国防生的学习适应最好;(2)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国防生的学习适应及其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维度显著优于低分组;(3)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呈显著正相关,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观对学习适应有显著回归效应;(4)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以时间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学习适应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因此,时间管理倾向对国防生的学习适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新的变化。该研究从新的视角——动机是学生主动发起还是被动迎合的角度,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区分为自主性动机和迎合性动机,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总体动机和自主性学习动机水平较高,迎合性学习动机处于中下水平;(2)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和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主效应,迎合性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年级主效应;(3)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和总体动机水平随年级升高变化较平缓,迎合性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了解两岸大学交流生在交流地的生活适应状况,本研究以在台陆生和在陆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两岸交流生的社会支持、两岸认知及生活适应的现状及其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交流生的社会支持认同度与生活适应皆为中上程度;(2)台生与陆生交流前后的两岸认知皆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背景之交流生其生活适应间呈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