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能力培养,要从"积累"和"运用"着手,抓好"读、听、说、写"四大训练.首先,要把好语言积累关.强化诵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丰富学生的积累.重视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素材,将之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用良好的语言环境熏陶学生.加强作文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因素有很多,我认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学生生活、学习于其中的"语言环境",它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进而形诸作文.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可以分为家庭语言环境、学校语言环境、社会语言环境、课外文字影像语言环境等,还有课本语言和师生的课堂语言等."语言环境"如此复杂,并不是都能被我们协调利用的,但是我们可以对某些"语言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协调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谈起,强调了"语言"和"言语"是语言学研究的又一条交叉口.并用此理论区分了"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并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分析现存的经院式教学的现象,忽视了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由此提出在语用规则、言语交际能力、文化因素、课外教学方面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一过程中,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离开了预设,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亦即变成教条.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精彩往往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5.
徐秀敏 《江西教育》2022,(11):76-77
让学生熟练运用英语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英语学习的过程即不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和"读"达到输入语言的目的,再通过"说"和"写"来内化和重组输出的语言.本文重点探究如何进行语言的高效输出.  相似文献   

6.
克拉申指出,语言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掌握的.习得是指通过交际自然而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他强调,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所以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流畅地重复一些句子,背诵一些课文,复述一些内容,却不能让他们成功地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与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他们缺乏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只是强调对语言的训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仅有师生间的交流是不够的,生生间的交流也是必要的.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有了固定交流的对象,为实施"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一、用五分钟"读一读" 学生"物理语言"的特点及掌握物理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物理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对物理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  相似文献   

8.
细读文本,教材中除教材本身语言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特殊语言"--文题、插图、课后练习等,它们推开了学生语言训练的另一扇窗.从这里,学生也可以领略到教材语言的美妙神奇、作者的匠心独运等语言学习的迷人"风景".教学中,教师可依据这些"特殊语言",落实语言训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因为学语言不说是学不好的.我国英语教学最薄弱之处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差,从小学到中学学了近十年的外语,能听会说的人不多,尤其是越到高年级,"哑巴"英语现象越严重.近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为学生提供内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语言材料和设计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近几年来,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尝试形成了初中英语"提纲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化学语言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化学路途中遇到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提前渗透、课前朗读、频繁接触、挖掘内涵,让学生与化学语言零距离接触,化学语言就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对学生采用学科"语言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也影响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降低学科教学质量.创建和谐育人环境,杜绝"语言暴力"应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要彻底转变观念,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和教学观.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旨在阐述"活动"及"参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用以指导实际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除了在基本理念和阅读教学建议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外,还规定了小学阶段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为贯彻"课标"精神,将"语言积累"落到实处,不少语文教师便要求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是以教学语言为"基",以数学语言为"体"的混合型特有语言,它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有机融合体.数学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的多重性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范式的多重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多种思维的辨证统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语义与句法两方面分析教学,不可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在外语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该语言的文化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所学语言,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弢 《民族教育研究》2007,18(5):114-119
高等英语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科学教育观念。"整体语言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本文通过介绍"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原则,结合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及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学生的吸收取决于教师的"可理解输入".学生的操练和交际活动及动机和情感因素,只有通过学生的吸收,教学输入才能转化为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强调的无疑就是要学生真正地"读懂".语文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因此,我认为必须抛弃那种纯粹的"讲懂",变"讲懂"为"读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读懂"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语言一般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语言,按照其教学过程,教学语言大致可分为导语、教授语和结束语三种.今天重点探讨的是导语和结束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