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学目标1、本单元有四篇课文,歌颂了彭德怀、陈赓、周恩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要让学生熟读课文,深刻领会其内容,学习革命先辈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以及关心同志、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2、学会21个生字,理解和掌握生字组成的词;区别同音字、形近字,提高辨析字词的能力;理解和掌握“跟、对、对于”在句子里的意思,并能  相似文献   

2.
形近字辨析是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课程不断革新的背景下,形近字辨析深入人心,学习生字、理解字义,是相关教学设计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小学中低段学生在形近字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具体教学研究小学形近字辨析教学价值,立足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探讨小学中低段形近字辨析教学中急需完善之处,以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使学生在理解形近字的过程中,享受辨析形近字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 设计思路 把生字词的教学与对句、对文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采取边讲读课文边讲读生字词的方法,把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人情入境来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4.
朱冰 《中国教师》2012,(2):12-12
上课之前我翻看了学生们的预习本,课前的预习真的十分细致。我观摩的是三年级语文课。他们的预习要求包括:会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多音字,形近字,在课文里找好词、好句,做一些小练笔,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前就已经把课文的生字词解决了,  相似文献   

5.
考察团论坛     
《中国教师》2012,(2):12-16
<正>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校长朱冰学生是新课堂的最大受益者上课之前我翻看了学生们的预习本,课前的预习真的十分细致。我观摩的是三年级语文课。他们的预习要求包括:会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多音字,形近字,在课文里找好词、好句,做一些小练笔,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课前就已经把课文的生字词解决了,而  相似文献   

6.
一、关注字理,传承文化的生字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中,黄亢美老师非常注重生字的教学,生字学习,或是介绍字的本源。如"源"的教学,先介绍古文字的"原",它的本义是山上流下的泉水。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再学习"源",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源"的意思。再如"斑斓"一词的学  相似文献   

7.
<正> 我国识字教学目前已有定论的有7个流派,它们是: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部件识字、听读识字、猜认识字、循环识字。 1.分散识字。使学生掌握三种识字工具:先教汉语拼音,不要求一次熟练,要求在以后的使用中逐步熟练;第二教独体字,教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独体字大都是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教独体字有助于识记合体字;第三是教查字典的方法。当学生掌握这三种识字工具以后,就开始随着课文识字。这种流派的特点是使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语言环境。 2.集中识字。全称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它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先集中学习大量汉字,然后再把学习重点转到读写训练上去;二是在学习课文前先把若干课文的生字集中起来学,学完生字再教课文。这一流派主要作法是“先识字后读书”。体现了利用汉字规律识字的优点,解决了识字教学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一、斯霞老师长期使用的"分散识字法" 我国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南京师范附小语文教师斯霞在教低年级儿童识字时,长期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即把生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通过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她归纳了几种不同的字词出现的方式:按照课文内容顺次出现生字词;结合讲读时提出生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以后再出现生字词.这就是说,分散识字注重生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地位,也充分考虑了学生是否便于学,是否学有兴趣.斯霞老师认为:"小学语文以语体文为主,采用边识字、边阅读,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相似文献   

9.
正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近50年的实践检验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识字教学乃至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充分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流派。  相似文献   

10.
"随文识字"倡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将生字放至词中,将词放至句中,在课文的语境下认知、理解和运用生字。基于儿童立场,借助小调查、小游戏、小研究和小伙伴,让"随文识字"有准度、温度、深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随文识字主导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这使得学生在识字时可以有语言环境支撑,不但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也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其主要表现四个方面:首先,课型的特点比较突出;其次,时刻学习,在生活中也要学字,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第三,识字要有深度,要渗透汉字的博大精深;最后,对词汇的理解水到渠成。每一个生字在课文中都存在相关的语言环境,而随文识字要求的就是将这些生字融入到语言环境中,使学生在习文的同时识字,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掌握21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辨析字形、理解字义;继续提高辨析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能力。2、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渗透重叠词的知识。3、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认识并列、条件和选择关系的复句,并用表示这些关系的关  相似文献   

13.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对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生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概括为六个步骤。一、生字预习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让孩子们把课文中的"二会字""四会字"读熟,按照笔顺表书空两遍。倘若学生真能扎扎实实地落实,那他们对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本课生字词;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内化课文语言,体味常识性课文用词的精练;在体验“自然之道”中激发探索哲理及学习语言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区分易混声母。 2、掌握30个生字,两个多音字;能区别字形、字音相近的字,并组成词语。 3、继续练习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生字词,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4、能联系课文理解词义。 5、能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相似文献   

16.
一、结合字、词教学训练说话、写话 在教一字的音、形、义时就通过给生字组词及词语说话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也就是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如:“纷”组词“纷纷”,说话:“课堂上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秋风吹得树叶纷纷往下落”,再给学生讲“纷”表示多而杂乱的意思,这样学生就易理解和掌握“纷”字的意思和应用。再如多音字“长、干、当、种”等,反义词“寒冷”、“温暖”、“破坏”、“保护”等;同音字:“气”、“汽”等,形近字;“己”、“已”等,把它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区别、掌握。一是一字多词,能丰富学生的词汇;二是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能加深对生字、生词的理解,同时为看图说话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生字词速记法。结合形声、会意、象形等字特征的教学,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看准课文下生字词注音,按其在课文中的顺序编成一句不带既定意义的话,尤其要记住每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相似文献   

18.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19.
"随文识字"教学模式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提倡的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识字教学理念,就是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结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教学,探讨随文识字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