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冯至的《十四行集》和《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学与哲学发生关联的特殊个案。在《十四行集》中自然的传统文学性质和哲学含义发生了变迁,《山水》在结集意愿和创作实践上都可以认为是《十四行集》创作思想的一种丰富的延续。这表明了冯至在不同文体中探索自然与人关系的努力。历史小说《伍子胥》表明了作者在另一方向上的努力:对人与社会关联的哲学把握,它与《十四行集》、《山水》一同构成了冯至在文学、哲学与现实问寻找精神的美学图景。  相似文献   

2.
有话说和说得来——《文心》教学主张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题目与内容》这篇近5000字的长文(以下简称为“《题》文”),主要阐述的是关于作文教学的基本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作”好“文”?夏丐尊、叶圣陶在《题》文中认为,必须让学生写“有话说的,说得来的”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药》一文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思想深刻,意蕴丰富。但中职生未必能理解的透彻。笔者在结合中职教育特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长文短讲,最终将文章落实到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所在集体的主人,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来符合"主人"这一称呼上,从而使文章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4.
1977年1月,在何其芳不幸逝世以前半年,他写下了一篇长文《毛泽东之歌》。在文章的末尾,他满怀深情地写道:“毛泽东思想的阳光使我们温暖,使我们生气勃勃,使我们像绿色的植物一样茁壮成长。”“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一个真正受到毛泽东阳光照耀的人,他的肉体可以衰老,但他的精神却永不衰老。”这是何其芳总结其一生的真切感受。他刻苦虚心地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并曾有幸受到毛泽东的言传身教,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乃至整个毛泽东思想的忠诚的实践者和出色的阐发者。从何其芳身上…  相似文献   

5.
郑景景 《教师》2021,(9):40-41
《穷人》作为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长篇课文,有不少的语言知识点。但考虑到学情特点,面对长文,教师不能面面俱到,而应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有针对性地教学。基于此,文章作者研究在教学《穷人》这篇课文时,如何实现长文短教,使学生走进文本,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6.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我看到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中,《高校理论战线》是我案头常备并经常翻阅的一种。为了向读者推荐本刊,我曾写过一篇短论,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相似文献   

8.
1935—1936年,海德格尔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为题作了几次讲演,1950年成文出版。十年后伽达默尔为这篇长文写了一个导言,题名为《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这个题目差不多就宣称了这篇论文的重要性,把它视作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成形的标志。海德格尔的文本摆在那里,读者可以自己去读,下面只是围绕这篇论文做几个评注。《艺术作品的本源》包括三个部分,这些评注主要涉及的是第一部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谈谈第二部  相似文献   

9.
入选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有好些是长文章。如《祝福》、《阿Q正传》、《药》、《为了忘却的记念》等。这些长课文的教学,过去不少教师都用五、六节课时,教学拖沓,学生感到疲惫,边学边忘,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长文短教,这是近年来课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重  相似文献   

10.
无须懊悔     
《小学自然教学》2005,(12):47-47
本刊评论员刘沛生先生的科学教育短论选《无须懊悔》由崇文书局出版。这些评论是本刊《每期论坛》中的精华,针对科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感而发”,所选文章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言不繁,论述精妙,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11.
我对长文短教的探讨──《少年闰土》教学体会大同市/陈兰梅如何将长文短教,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呢?近年来,我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下面,以《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少年闰土》是一篇题材距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的文...  相似文献   

12.
长文短教——我教《詹天佑》□湖南株洲市实验小学彭运莲《詹天佑》是第十二册课本中的一篇长文章。如何实现长文短教呢?我进行了如下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詹天佑》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概括写詹天佑的光辉事迹。第二段是背景段...  相似文献   

13.
《草船借箭》是第十二册第四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训练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是一篇逻辑严谨、条理明晰,以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历史故事。为了使长文变短、厚文变薄,显现历史故事教学特点,教学本文拟采用“整体感知——部分深入——整体深化”教学方法.以解题为切入口,进而理清全文线索,理解人物品质,分清前因后果,掌握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14.
名著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长文短教》(文章原名叫《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二)》,这里选用是刊物内容中的文章题目,也方便大家阅读)中说明超过2000字的现代文被当作长文。无论是必修课程中长文教学还是名著阅读,长文教学都会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保证初中语文课堂长文教学有效地开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施"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15.
长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对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而言,遇到长文,要如何突破,成了语文老师孜孜探求的一个课题。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2单元“回归”主题中的第二篇课文《朱鹘飞回来了》,全文共1229个字,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长文章。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回归中国前夕,英国《观察家报》以两整版的篇幅刊登了马丁·雅克发自上海的一篇长文,通栏标题是《沉睡的巨人醒来要成为新世纪的老人》。文章说,香港回归中国,这是本  相似文献   

17.
’96人学问题研究概述○孔伟人学问题仍是1996年哲学研究的重心之一。《江海学刊》刊发了一组“人学与哲学”笔谈,《学术月刊》刊发了一组“时代与人学”笔谈,国内其它重要的学术刊物也都先后刊发了一系列关于人学的文章。现将1996年人学研究状况作一概述。一...  相似文献   

18.
话题作文因文体不限,取材广泛,立意多向,给考生提供了展示灵性与特长的舞台,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和广大考生的喜爱,但同时不少考生面对一些话题“欲说欲写好困惑”。其实,面对不同的话题,倘若能善于区别对待,熟练地应用“大题小作”与“小题大作”之法,就能迅速地打开思路,快速入题。一、掌握“大题小作”之法所谓“大题”是指那些抽象、宽泛,能表现多个主题或是外延较大的话题,而“小作”则是指力求从一个小的角度,一个小的侧面切入,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和具体的场景上,以打开思路,构思成文。“大题小作”通常…  相似文献   

19.
教材编者为了适合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面对长文作适当删改,是必要的。长文删改,当力求"简洁",但不能"惟简是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在选人教材时,只写"选自《魏郑公文集》",并没说明有删节。《谏太宗十思疏》收录在了许多选本中,笔者借来了四种版本:《魏郑公文集》(丛书集成初编,1985年  相似文献   

20.
集周代社会诗歌大成的《诗经》,既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光辉学作又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然而前人多从学的角度去研究其价值,而很少涉及到它所反映的其他社会内容,例如周人的宗教哲学观等。从《诗经》的大量篇章中,论证周人宗教哲学观在《诗经》的表现并进而分析周人之宗教哲学与殷人宗教哲学的相承相因相革的关系,从而论述周人宗教哲学反映于《诗经》的内容,是周人对殷人宗教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