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1999至2011年间,地方民族院校在本科专业设置、本科专业布点两个维度大规模增长,并且规模增长的学科差异显著;在科类结构方面,文强理弱的专业格局在本科专业设置上已有阶段性变化,然而在专业布点上却仍在延续.地方民族院校校均专业数大幅增长,专业规模效益提高,但也带来新增专业教育质量下滑、专业布点重复等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民族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推进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升地方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远林 《文教资料》2014,(29):164-166
数量分析课程对于经济类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经济类本科专业数量分析课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急需补上的短板。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类专业数量分析课程设置和内容建设的经验,按照学科逻辑和教学逻辑,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顶层设计,设置不同层次的数量分析课程,提高学生的数量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琼玉 《高教论坛》2011,(5):65-67,88
结合我校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办学的实践,从办学定位、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第二课堂活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应用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以2005—2020年民族八省区本科专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象限分类法,分析其在专业招生、专业布点和专业设置三大维度的规模与科类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广西、贵州两省区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呈现大规模增长、小幅度调整的趋势;云南、宁夏两省区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显示出中等规模增长、中等幅度调整的趋势;内蒙古、新疆两自治区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展现出中等规模增长、小幅度调整的趋势;西藏、青海两省区高校本科专业结构变化表现为小规模增长、较大幅度调整的趋势。推进民族八省区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需要处理好专业发展规模与结构、专业调整的现实基础与未来目标、专业调整速度与质量等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全球风险控制、地方金融业及地方企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工程人才。我国地方高校已培养出一定规模的金融工程人才,但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因生源素质、办学条件和课程设置等而有所欠缺。因此,应加快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娴 《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44-146
目前高等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数量众多,但是数量和质量仍然还不能满足需求市场,在良莠不齐的专业发展中,如何发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特色,适应当前需求市场,成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重要的问题。本文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CTRST模式。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上海市教委日前将毕业生连续3年以上签约率低,且在上海高校布点较多的动画、广告学、国际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18个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对其中确属培养数量超过社会需求的专业,将明确限制或减少招生规模(招生计划缩减10%),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促进高校专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论文质量不高,抄袭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北京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就业需求,在毕业论文的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文提出了调研型论文的定位与内涵;阐述了调研型论文的过程控制、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论述了调研型论文的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9.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错位及其匡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现了定位偏高、共性趋同等错位现象。将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恰当位置,是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津市41所中、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结构得到了优化,但院校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职业院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但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及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方面仍需改进;职业院校开展了多层级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进一步创新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但师资培训质量仍有待提高,仍需社会力量的有效介入;一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已经出台,但存在执行偏差现象,仍亟需统一的、具体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基于此,天津市职业院校应在政策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采取相应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天津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优势与打造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可以降低成本,有效回避同行业间的残酷竞争,满足顾客需求。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有多品牌策略,品牌家族策略,公司品牌策略。自有品牌的核心是诚信与认同,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重点是质量而非低价。自有品牌不能替代制造商品牌,与制造商品牌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例是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核心问题。自有品牌的生命力在于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人才市场需求转变加快,毕业生供求矛盾日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心态、就业途径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误区,大学专业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不合理等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高校应在专业调整、技能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要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摆到突出位置,这是新疆教育学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建设优势专业,形成特色体系,以贡献求发展,以发展谋定位。本文就学院的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切实提升非幼师类新任教师整体素质,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对非幼师类新任教师的特点分析,提出强基为本、特长为主的非幼师类新任教师培训内容,及分层分类、周回课制、团队合作等培训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从民俗风情、学艺术到人情义理、宗教信仰、化性格,对日本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揭示了日本化的特殊性,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日本化研究方法和视角,形成了对日本化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模拟教学是师范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平台,是师范生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探讨高职师范生模拟教学多方面问题,对模拟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旨在增强实效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天津电大在共享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探索充分说明,要建设适合电大学生自学、符合学科标准规范、被学习者所普遍喜爱的学习资源,不能只依赖普通高校主讲、主编和电大主持教师组成的小精英团队,而必须以贴近平民、呵护平民进步为原则,有效整合大团队协作,特别是充分发挥电大系统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高专学校的数量已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8%,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表明:有必要而且可以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独立体系.该体系是指多科性或单科性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或学院.一所高职院校中,应当允许有不同层次的专业存在,可以“专升本”,但不能一哄而上.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存在着犹如植物移栽后的”缓苗期”现象,需要化一段时间重新学习,以适应新的环境。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及其所进行的教育教学,脱离相应产业(行业)岗位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要求。高校应从转变教育观念着手,按产业(行业)就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注重就业岗位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训练,加强就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相似文献   

20.
The University of Oulu in northern Finland is a regional university that is not only surviving but developing during an era of economic turmoil. Its secret of success has been, first of all, to fulfil its regional mission, developing specialities, like northern studies, for which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gives it an advantage. But it has also developed co‐operation links with nearby Finnish and Russia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with one Swedish and one Norwegian university. Finally, it has been able to establish good working relations with certain specialized Finnish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s in northern Finland. Having both mission and vision statements and being guided by them are important to the University of Oulu in generating management/staff/community/region syner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