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教育心理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合理而巧妙的发问是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发问才合理呢?发问要遵循什么原则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体会,不妥之处,请指正。一、以问引趣,激发思维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提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如在讲解  相似文献   

2.
钱科萍 《教师》2014,(6):94-9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标注明确提出,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动脑筋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有效发问"能力。那么,为什么美术鉴赏课要培养学生的有效发问能力呢?一、培养学生有效发问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我认为培养学生发问的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大有裨益。培养发问精神对求知成才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呢?一、名言激励,引导学生愿意发问  相似文献   

4.
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突然发问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学生突然发问或插话,对这突发现象教师怎样处理呢?请看几例: 例1.有位教师教学例题8500÷200=?教师重点讲解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并通过验算得出余数是100。此时有位学生突然发问:为什么余数是100,而不是1呢?这表明学生对新知识尚未理解和掌握,教师应抓住知识重点难点关键的一问,因势利导,阐明道理。但是这位教师却听而不闻,继续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5.
所谓发问,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意识,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主动发问的意识呢?一、学生不主动发问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乖,也越来越怪了,变得几乎没有问题了,但在复习环节提问学生时,却又存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多发问,那么如何巧妙的发问才能点燃探索的激情呢?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懂得发问的艺术,通过找准切入点精心的设问,打造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7.
反馈与矫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检查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反馈矫正呢?一、从阅读教学发问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在围绕目标教学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求教师必须选好反馈点进行发问。这些发问点不但要明确具体,而且要富有思维价值。在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好、中、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是数学研究的核心,提出问题是创新式教学的重要标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或产生各种疑问,教师根据自己的所学所知回答学生的问题,这是一种互动的教学过程.教会学生发问的本领,合理解答学生的发问,将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进步.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合理而巧妙的发问是一个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发问才合理?发问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一、以问引趣,激发思维。兴趣激发灵感,兴趣是发现的先导。教师要善于提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如在讲解“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设置悬念问:“教室的门不管开到哪一个位置,为什么总是与地面垂直?”学生兴趣盎然,都来琢磨和研究这个问题,求知欲望自然而生。又如上“韦达定理”之前,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会不解二次方程求出两根和与两根积,你们行吗?”试探商量的口吻,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大有跃跃欲试之势。这样的提问具有振动学生心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产生疑问的有效方式。学生没有质疑精神,不主动发问,是让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引导学生发问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实践谈一点初浅认识。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置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出来。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情境中,要给每位学生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怎样呢?笔者看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事先备好课,设计好教学环节,准备好一个个问题,照问题答案设计板书,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发问。学生答对了,教师就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答不对,教师就再让别的学生回答,直到答对为止。问题答完了,黑板上就会呈现一个全文的分析提纲,简明扼要,画龙点睛,赏心悦目。教师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学生的任务就是说出教师希望他说出的答案。课后学生找重点内容的答案一背,这就算完成了一篇课文的学习。这样的教学结果会怎样呢?是使学生提高了阅读能力吗?是使…  相似文献   

13.
上课提问,是我们做教师的常规武器,常用常新。实施新课改以来,课堂上有着很好的教学民主,师生互动,我们提问学生,也欢迎学生提问我们。可对学生的意外的发问,该如何对待呢?【教学案例一】  相似文献   

14.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2003,28(11):26-27
1 创造性发问与一般性发问的区别新问题是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故创造性发问是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关键。所谓创造性发问是一种启发创意、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问句 ,具有启发性、敏感性、主动性、独创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它与一般性发问存在着本质区别 (见下表 )。由表可知 ,不同的发问引发不同的心理意向 ,而心理意向又决定着思维方向 ,决定着思维的品质。到底如何发问 ,才能有效引发创造性思维呢 ?笔者结合新教材教学实践 ,对创造性发问类型和技巧举例简介如下。一般性发问创造性发问问句句型 是什么 ?为什么 ?对吗 ?有什么 ?…  相似文献   

15.
一位美国的教学法专家曾说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问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设计问题,才能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呢?第一,提问要遵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原则。心理学家指出提问应该象摘桃子那样,既不能太容易,又不能太难。问题如果提得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轻视心理;问题过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回避心理,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惰性,不肯动脑筋…  相似文献   

16.
《滥竽充数》一课的教学快要结束,一个学生突然发问:“南郭先生溜走了,后来怎么样了呢?”另一个学生马上发表意见:“《滥竽充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的知识上的问题,由于没有发问而潜藏下来,成了学习上的障碍,日复一日,由少变多,给教学双方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深感及时解决问题,排除障碍,势在必行。怎样才能在学生中造成一种勤学好问的学风呢?我的做法是:广泛激发学生提问,有问必答,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恰当的提问不但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怎样发问?问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地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一、提出的问题要生活化、趣味化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要使学生在这一目标中得到发展,对解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发问岂不更好——反思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散文的教学一向比较困难。散文形式比较自由,语言比较含蓄,中心思想往往深含其中,要读者用心体会才懂。所以,怎样让学生在欣赏散文美的同时理清思路,感悟中心,这是个困难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做?恐怕他们找不到方向;那教师代劳?学生阅读散文的能力又无从培养。要怎样启发才能既不让学生感到困难、枯燥,又让他们自己理清思路、体会中心呢?  相似文献   

20.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但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极少发问,往往是教师越俎代庖,如何问,问什么,教师早已设计好写进教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语文课堂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流水作业。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呢?笔者认为应创设敢问、会问、爱问的语文课堂。“问”本是人的好奇心的表现。但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极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受授课教师评价的影响。授课教师受教师时间、教学任务等各种因素的制约,限制学生自主质疑发问的权力,控制学生发问的时间,对学生实行专制管理。视学生的问题为扰乱课堂行为,使得学生不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