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位于北京东三环北路发展大厦18层的西科姆(中国)有限公司是日本西科姆集团在华投资的全资控股公司,它成立于1993年,充分利用日本的最新技术,以电子安全服务为中心,面向中国市场进行多元化经营,在中国的电子保安、消防、通讯、计算机系统集成、楼宇自动化、咨询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并相继在大连、海南、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中国开放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是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美国制造企业具有资金充裕、技术领先、管理经验丰富等特点,其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颇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市场上美国企业的投资状况,并应用ECM模型对其投资影响进行了定量估计。结果表明:美国企业的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074,由美资与中美制成品进出口贸易的交互项系数可知,美国企业的投资亦可以增强中美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作用。本文还借用产业竞争力模型从六个方面定性分析了美国企业的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影响机制,并解析了美国企业投资变迁的原因,包括价值链分工和收益分配的变化、市场地位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母国和东道国的利益驱动等。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管理者权力、内部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时,文中在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通过构建过度投资模型,以我国2009—201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权力与制造业企业过度投资正相关;内部控制与制造业企业过度投资负相关;内部控制可以弱化管理者权力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研究为解决制造业企业"高投资-低效率"的问题具有一定探索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知识资本投资与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正在到来,知识资本正在成为企业绩效和价值的驱动因素。中国企业的知识资本投资,如企业信息技术(IT)投资、企业研究与开发(R&D)投资、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T&D)投资等,正在得到企业的加强。本文将从理论上给出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合理解释,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验证知识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作用,从而增强企业管理者对知识资本投资的信心,以加强知识资本投资及管理。  相似文献   

5.
何跃  杨小朋 《情报杂志》2013,(2):186-190,195
论文使用2005-2012年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的制造业PMI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一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研究四大经济体制造业PMI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来看,美国制造业PMI的扰动冲击对自身有负影响;美国制造业PMI同欧盟制造业PMI的相互影响最大;美国制造业PM I对日本制造业PM I的影响较大,后期有较小的负向影响;美国制造业PM I对中国制造业PM I影响较欧盟和日本来说较小,但是中国制造业PMI对美国制造业PMI波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廉水  张芊芊  王常凯 《科研管理》2015,36(10):169-176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创新经费投入对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创新人员投入虽然数量众多,但抑制了制造业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专利申请量的提升,但促进了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的增加;产权结构对制造业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在创新上有更高的积极性;政府支持促进了制造业科技创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了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当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候,世界发达国家对管理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的境界——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日本经济的崛起,主要是日本企业管理水平高。集中表现在日本企业的家族主义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团队精神。中国管理文化建设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美国企业文化理论1984年传到中国至今已有近20年历史,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更重视推动上游研发部门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针对制造业服务化探讨了企业人均能源消耗、产业链升级、创新能力对企业生产率的共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生产率正相关,但受到企业人均能源消耗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了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结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外投资者在继续投资制造业,使中国变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正加快投资服务业的步伐,使中国成为地区管理运营中心。然而,每个城市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上所获得的投资额是不同的。文章选取武汉作为一个实例,通过SPSS软件分析显示城市特征对服务业和制造业投资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福建省制造业三个重点行业为研究对象,在运用扩展的C-D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测算出在纺织制造业、石化制造业、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企业信息化对行业增加值的贡献度依次为19.58%、31.74%和44.90%,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不同行业企业信息化投资先后顺序及其投资力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吕延方  王冬 《资源科学》2012,34(3):520-532
本文在Feenstra和Hanson(1996年)、Ahn等(2008年)估算外包比率的方法基础上,运用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了1990年-2008年间中国主要制造业承接美国和日本外包比率水平。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承接美国增幅较大,而承接日本较平缓。之后基于贸易理论,从对象国、类别不同层次实证分析了中国承接美国、日本制造业产业外包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①劳动力投入变量显著负向影响承接不同国家、不同工序类型的外包比率;②单位资本的丰裕程度(资源禀赋)显著正向影响我国承接美国、日本外包的水平,尤其对承接美国的加工品、日本的零配件正向影响明显,但对美国和日本向中国转移资本品业务影响不显著;③企业规模负向影响承接日本的制造外包,并负向影响承接日本加工品和资本品等中间环节业务,但对承接零配件外包业务的影响不显著;企业规模对承接美国的制造外包及不同工序的外包影响不显著;④劳动力生产率对承接不同国家、工序的外包影响不一。  相似文献   

13.
以2004-2008年信息化500强企业为样本,聚焦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公司治理视角研究IT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从公司治理的两个构念(董事会独立性,股权结构)出发,分别探究独立董事比例、法人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对IT投资回报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法人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增加企业IT投资回报,而国家持股比例上升却会抑制IT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最近几十年中经济发展之快确是举世瞩目,它在汽车、电子等好几个工业领域已超过美国,以明显的优势占领国际市场。日本人深深懂得“不加强制造业,经济是上不去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日本现在在大规模的中间工业,比如电气机械(电脑、机床)、运输机械(汽车)等处于优势地位已超过美国。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公司大量投资引进高新技术,以柔性制造设备改造传统产业。近几十年内,高新技术大量涌现,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企业抓住时机,及时地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例如,日本的企业中现在有80 000多个工业机器人,每万名工业工人中就有36个机器人,而美国只有20 000个工业机器人,西欧有28 000个工业机器人,每万名工业工人中平均有6个工业机器人,远不及日本。自从80年代早期以来,日本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投入约为欧美的2倍;现在日本具有的柔性制造系统比美国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利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量化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R&D投资的影响效应及其动态作用区间。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R&D投资的作用具有区间性,当政府补助强度达到一个临界值后,替代作用超出激励作用。目前,政府补助对制造业上市公司R&D投资总体表现为激励作用,而且,平均补助强度远远低于激励作用转化为替代作用的临界值。同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R&D投资的作用及其最适补助区间呈现所有权异质性、企业规模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以2016—2019年公司风险投资(CVC)支持的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CVC联合投资对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CVC单独投资的企业,CVC联合投资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联合投资成员持股比例的差异显著抑制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产权性质的多元化显著促进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的行业异质性促进被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联合投资成员母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行业相似度不利于被投资企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防止制造业的"空心化",更重视培养技术劳动者,弘扬"工匠精神"。与日本的制造企业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磨练自己的一技之长相比,我们的制造业工人往往不能安分守己地固守自己的一技之长,比如制造打火机的企业看见搞房地产能发大财,就很快转行,一看市场前景不妙就"跑路"。总的来说我们还没有形成一支素质良好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大军"。技能劳动者和科技人员的素质是科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李鹏远  周平  唐金荣  陈其慎 《资源科学》2015,37(5):1030-1037
自2002年中国的黄金市场开放以来,中国的黄金需求大幅增长,于2013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中国作为具有黄金消费传统习俗的国家,未来的黄金消费需求规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亚洲、美洲和欧洲地区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历史进行分析,得出人均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并不呈“S”形规律,而是呈一种“倒U”形轨迹;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强度与人均GDP之间虽然也呈“倒U”形轨迹,但是并没有相近的消费顶点;人均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呈“倒U”形轨迹。通过研究日本、美国和欧洲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规律并分别在日本模式、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下对中国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进行预测,预计未来中国的黄金制造业黄金消费量将介于日本模式1 371t与美国模式2 361t之间,为1 800t。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对外中心-加达国际联合培训中心是由清华大学对外中心与加拿大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共同成立的。其宗旨是在中国进入WTO以后,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外国企业了解中国提供培训。清华大学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对外中心负责清华大学的海外培训工作。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清华大学和合作单位高水平的讲员队伍、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及优质的教学环境为海外政府、工商界、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培训。加拿大加达国际商务投资咨询公司专业从事国际间商贸、投资、技术、教育交流与咨询服务。数年来,加达…  相似文献   

20.
阮敏  简泽 《科研管理》2020,41(6):109-118
与其它经济体比较起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出口参与率。现有研究认为,贸易成本的下降是导致中国制造业企业呈现高出口倾向的主要原因。与这个视角不同,本文从国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国内市场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在这个新的视角下,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与企业层面的出口倾向正相关,因而,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出口;(2)在经济机制上,国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进而通过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推动了企业出口;(3)国内市场竞争不仅在扩展边际上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出口,而且在集约边际上促进了企业出口强度的提高。这些结果表明,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增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因此,我们促进出口的政策应该更多地转向以培育竞争性市场为中心的微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