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日益凸显,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结构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员工特征、组织特征、工作特征、员工—组织/工作匹配程度的四维度结构,并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知识型员工敬业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可以从薪酬、组织对员工的支持、工作环境和资源、信息反馈等方面的激励来提高知识型员工敬业度,为企业有效提升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关系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等不同人口特征变量上存在差异,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都与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显著正相关,而且组织支持感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比组织承诺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王默凡  孙健敏 《软科学》2016,(5):100-103
引入"员工敬业度"作为中介变量,以实证研究方法阐明天职取向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理论推理建立天职取向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及相关假设。研究发现,天职取向与工作绩效(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天职取向与员工敬业度呈显著正相关;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员工敬业度在天职取向与工作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赵建瑞  程林 《今日科苑》2012,(4):104-105
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涵盖的范围包括了中高层经理、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作为管理者的知识型员工显得异常重要,针对知识型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法,是激励知识型员工去努力工作的关键。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原理出发,论述知识型员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重要性,并就传统绩效考评中在知识型员工这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正逐渐成为现代组织的主体,是新型的工作群体.在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及我国知识型员工的薪酬激励现状后,文章从企业战略薪酬的高度提出了企业薪酬战略和知识型员工利益的切合度与知识型员工对企业薪酬战略认同度之间的博弈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型员工全面薪酬体系激励机制,以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全面激励,从而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  相似文献   

6.
心理资本作为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行为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围绕"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这一主线,以浙江省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AMOS软件对模型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作用大小。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正相关并且相关度较稳定。其中,自我效能感和回复力与工作绩效各维度之间正相关关系明显,希望与任务绩效、乐观与工作奉献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刘然 《内江科技》2006,27(6):11-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本文提出自我激励是知识型员工的最核心的激励动力源泉,如何通过在薪酬、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三个方面的激励体系的建立,达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从而变被动激励为主动激励,才能实现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大二人格特征模型,深入探讨创新型员工人格特征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对全国23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名技术创新型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模型检验人格特征中的稳定性因素、弹性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敬业度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二人格特征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创新型员工工作绩效和敬业度,稳定性因素和弹性因素对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敬业度在稳定性因素与任务绩效、稳定性因素与关系绩效中都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敬业度在弹性因素与任务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弹性因素与关系绩效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员工工作敬业度、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员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在文献梳理及归总的基础上构建了双重成本控制对员工工作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对制造企业212对管理者和员工匹配数据的多元统计定量分析,基于量表的信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检验,得出结论:双重成本控制对员工工作绩效有直接促进作用;员工工作敬业度、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和员工自我效能感在双重成本控制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激励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参与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励理论、创新理论对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在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特性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两种过度自信(工作能力和掌握信息准确度)、风险规避度和产出不确定性几个变量对知识型员工的最优激励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最优激励强度与员工的两种过度自信正相关;与风险规避度和产出不确定性负相关,并且这种关系分别受到两种过度自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借用玛汉.坦姆仆需求激励模型,对重庆IT企业知识型员工研究,发现他们的需求激励因素排序为:个人发展、提高收入、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且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对此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IT企业知识型员工需求激励与对策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绍琪  贺礼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3):149-150,163
本研究借用玛汉.坦姆仆需求激励模型,对重庆IT企业知识型员工研究,发现他们的需求激励因素排序为:个人发展、提高收入、业务成就、工作自主;且不同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对此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于高素质、高追求的知识型员工,传统激励因素的影响效用已逐渐下降,内心对于工作的使命感更能驱动其提升工作绩效、实现工作创新。基于中国情境,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207名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选取职业召唤作为主要研究变量,通过实证分析探究职业召唤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支持感在这个关系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同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表明: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下属的创新构想和创新执行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负向调节职业召唤对创新行为及其各维度的正向影响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中国情境下职业召唤理论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为企业的人才激励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知识型员工离职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型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然而其离职率却非常高.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知识型员工的离职因素进行筛理,归纳出宏观层面、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离职因素,其中个人层面因素又分为:工作相关层面、心理层面、个人特征.最后提出中国背景下企业应对知识型员工离职的策略,内容层面的策略:关注绩效工资、心理需求与员工成长;流程层面的策略:明确招聘指标、预测离职倾向以及避免集体离职.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关于知识型员工绩效考核有几种考核方法: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了这几种考核方法在考核知识型员工时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将目标管理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和关键绩效指标法有机结合起来,把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考核的绩效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知识型新员工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就如何激励企业知识型新员工问题,从职业成长路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以及激励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激励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引导式心理契约的物流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知识经济的特点以及现代物流企业将文化管理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新现象,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以企业价值观理念为基点,建立一个二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博弈模型。在第一阶段,物流企业根据企业价值观衡量、考核知识型员工,确定什么样的观测变量应该进入激励合同;第二阶段,物流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设计激励机制,调整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改变他们使之融入企业的价值体系,实现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坦姆仆模型,以重庆8家IT企业172名知识型员工做样本,研究发现,我国知识型员工在需求激励要素上与国外知识型员工激励要素研究结论、现有国内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要素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并提出适合我国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用坦姆仆模型,以重庆8家IT企业172名知识型员工做样本,研究发现,我国知识型员工在需求激励要素上与国外知识型员工激励要素研究结论、现有国内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要素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差异,并提出适合我国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