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加强言语技能训练是《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的共同要求 从2003年开始,《考试说明》在对作文方面陈述时,就在“基础等级”中将原先的“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谪整为“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这样的调整是一种突出,强调;更有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解读考纲]《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语言有明确要求,“基础等级”提出文章要“感情真挚,语言通顺”;“发展等级”则强调,要“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个性特征”。[常  相似文献   

3.
【解读考纲】 《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语言有明确要求,“基础等级”提出文章要“感情真挚,语言通顺”;“发展等级”则强调,要“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作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基本要求是通达。“通”即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达”指的是语言文字能准确完美地表达内容。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中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手法运用准确、恰当,文句有意蕴)。要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运用鲜活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洁、明了,无歧义;“连贯”是指语言上下衔接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6.
每年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分数都占较大比重(许多省市的作文分值都达到了语文分值的50%),同学们很重视。很多同学问:怎样才能写好中考作文?在考场上什么样的作文受青睐?首先让我们先分析一份2002年中考作文的评分说明(即评分标准)。【评分说明】大作文由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组成基础等级:(40分)A.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符合文体要求(40~31分);B.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较充实,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30~21分);C.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说过:作文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及不到的地方就作文。作文的基本要求是通顺。而要做到通顺,叶老说“最要紧的是锻炼语言习惯”,认为“语言习惯好,写的文章就通顺了”。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叶老说这话听来似乎挺神秘,其  相似文献   

8.
每个写作文的学生,特别是在写考场作文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打动人心,说穿了就是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让老师读来眼睛为之一亮,击节叫好。怎样写好作文的语言,我想可以从两个层次上来要求,第一层次是“文从字顺”,第二层次是“锦上添花”。正好手头有3月10日的《武汉晚报》“高考”专版,我注意到“考试说明”中有关写作的三大要素中对于“语言”的要求由去年的“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调整为“语言通顺、结构完整”。看起来不过是把两句话倒了个个儿,但侧重点由看重“结构”转移到看重“语言”。“语言通顺”也就是“文从字顺”(语出唐代散文家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  相似文献   

9.
对于作文来说,生活中的素材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生活的素材,学生即便是语言如何通顺流畅,想象有多奇特,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好的文章,一定有好的语言.近年来高考,将语言表达作为了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所作的规定中,共分“深刻透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4个方面。“有文采”主要是指语言。因为人们看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语言,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流畅、隽水、精炼、圆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优劣。谁忽视语言.就等于放弃写文章。  相似文献   

11.
王淦生 《求学》2023,(9):65-67
<正>富有文采,是对中学生作文的一项较高要求。在各版本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有文采”一般都会被列入“发展等级”中。具体要求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富有表现力,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语言的风采,彰显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叶梅 《学周刊C版》2014,(11):176-176
对于作文来说,生活中的素材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生活的素材,学生即便是语言如何通顺流畅,想象有多奇特,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参加2011年中考阅卷,2011年中考评分标准仍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五个等级。内容要求具体、健康、中心明确,结构要求完整、有详有略,语言要求通顺、无病句。阅卷老师在改卷过程中,往往会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带着镣铐”为考生作文评判得分。  相似文献   

14.
(一)初中作文语言的要求 对作文语言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感情要真挚,做到能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按照中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即语言要通顺、连贯、得体、生动。“通顺”即做到文从字顺,“连贯”指能够强调语句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语气通畅顺达.丝丝入扣。  相似文献   

15.
作文发展等级要求语言要有文采。“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它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语言运用变化多,用语精美,句式活泼多样,修辞手法娴熟老到,表现出文章深刻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徐醒同学的《嫁到江南去》:  相似文献   

16.
许多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不快 ,作文水平不尽人意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口头表达能力不过关。设想一下 ,一个说话吞吞吐吐、语无伦次的学生 ,怎能写出通顺流畅、逻辑严密的文章 ?反之 ,如能训练得学生“出口成章” ,何愁“下笔成文” ?其实 ,中学生口头作文的机会是很多的。他们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 ,随时随地都要交流思想、表情达意。说几句话 ,回答一个问题 ,申述一个理由 ,实际都是口头作文的过程。一连讲几分钟 ,表达的意思复杂一些 ,就是一篇口头作文。如果教师因势利导 ,将“说”纳入作文计划 ,就不但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而…  相似文献   

17.
批語小谈     
一个教师在学生的作文后面批上这么一句:“有些地方写得比较通顺;有些地方语言还不够流畅。”学生看了以后,对“有些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不清楚。我也有过这样的教训:在一篇作文后面批上:“具体描绘少,议论多。”结果学生却不知道教师在赞美还是在指出自己写作中的毛病。——由此看来,作文上的批语是最忌含糊的。那么是不是批得十分详尽具体,才算最好?那亦不然。批语如果完全说尽,学生无回味思考之余地,那  相似文献   

18.
大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与坏的语言》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教里的和尚在禅房里讲经,讲得天花乱坠,百鸟全飞来了,猛兽也驯服了,路上的小贩们也都放下担子来听。这不是佛法无边,而是老和尚巧妙设色的结果。这里的“色”,就是行文要有文采。有“文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伴随着话题作文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也作了相应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具体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灵活方法,文句有意蕴”。那么,怎样才能“有文采”呢?笔者认为,讲故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形式呈现。命题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的潜能,尽情施展创作的才华,尤其是“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划分,更可以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在高考中出奇制胜,勇夺高分?就此,谈谈笔者在近年来高三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全面训练,充实基础 《考试说明》规定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情真挚;(4)中心明确,内容充实;(5)结构完整,语言通顺;(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1)深刻透切;(2)生动形象;(3)有文采;(4)有创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 ,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长此以往 ,可以使广大的中学师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语言的锤炼 ,尽早消除“语言无味 ,像个瘪三”的现象 ,使中学生运用语言的面貌焕然一新。所谓语言有文采 ,就是指语言富于变化 ,用语精美流畅。那么 ,如何才能使高考作文有文采呢 ?一、要善于运用变化的句式以增添文采。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恰当运用 ,就会使行文摇曳多姿 ,语言活泼流畅 ,表达效果得以加强。如《走进四季》的一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