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哥特式文学由于它的写作特征和描写方式,使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但正是在这中黑暗奇幻中,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人性本身的崇尚和内在的讨论。哥特式文学以其浓厚的‘非现实主义’的特性,使它在世界文学史上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深刻的影响着日益出现的新浪漫古典流派。本文通过对哥特式文学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分析来浅析哥特式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哥特式小说的起源、发展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对英美文学中的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研究,哥特式小说历经200多年发展,依然能够得到小说作家们的青睐,说明这种手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接受基础。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的文学类型及其政治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是一个文学类型的混合体。它跨越了英国19世纪“女性小说”的两种不同类型——哥特式小说和家庭式小说。小说类型从哥特式向家庭式的转变与妇女社会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文学形式在政治上并不是无知的,符号系统和各种表意实践,与现存的权力体制的维持或变革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吴静 《海外英语》2013,(21):232-233
哥特传统广泛地存在于英美文学中。该文首先探讨了英美文学中哥特小说的起源,进而分析其在美国文学中发展壮大的原因,而后梳理出美国文学中哥特式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最后指出,哥特小说致力于揭露人类如何去面对善恶以及深刻的道德探索。  相似文献   

5.
有着浓烈的哥特式小说的气息,一直以来,麦卡勒斯作品的哥特式风格就吸引了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但是,她的作品并不是哥特元素的简单复制和堆砌,麦卡勒斯在借鉴传统的哥特小说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创作艺术,在传承哥特式小说特点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哥特式小说的风格特征在《呼啸山庄》中的广泛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成功地借鉴了哥特式小说的艺术手法,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广泛运用哥特式手法从而表现出恐怖、神秘、超自然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在继承传统哥特式小说风格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拓展了哥特式文学样式的表现空间,将传统哥特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哥特式小说及其风格的基础上,从题材选择、哥特场景的构筑和恐怖气氛的营造等方面来研究爱伦坡恐怖小说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和发展,以便于更好的认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陆 《文教资料》2009,(21):21-22
哥特式小说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在西方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旋转的螺丝钉>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哥特式作品,长期以来围绕这部作品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哥特(gothic)一词来源于中世纪一个条顿部落的名字(Goth)。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布兰丹·享尼塞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像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性,和随之而来的恐惧、未知与神秘。”十八世纪的哥特式作家和他们后来的追随者们创造出的哥特式小说就体现了这些基本意义。这种小说具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主题、情节、风格与手法。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哥特式小说于1764年出现在英国。那一年贺拉斯·华普尔发表了《奥特龙多的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大受欢迎。随之大批作家竞相效法。虽然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哥特式小说主要属于通俗小说的范围,但许多严肃的,甚至第一流的作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10.
《文山学院学报》2014,(4):53-55
小说《八月之光》所营造的恐怖、阴暗氛围透显出明显的哥特式特征。该小说对幽暗封闭的环境描写、孤癖残忍的人物塑造、充满凶杀暴力的故事情节的设置都具有浓郁的哥特式色彩。福克纳旨在通过哥特式文学手法,控诉南方宗教压迫和种族迫害。  相似文献   

11.
一篇小说,往往会体现当时的社会历史内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文学家创作出一些反映我们社会,揭露剖析我们的社会环境的作品。西方小说风格多样,在这其中,出现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哥特式小说。分析哥特式小说存在的社会历史内涵,深入了解我们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哥特式小说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哥特式小说是十八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模式,在英语中“哥特式(Gothic)具有“野蛮”,“中世纪”和“超自然”三种含义。它的兴起源于人们对中世纪艺术的爱好以及对古老的口头传说、神话、民歌以及戏剧中那种神秘、恐怖、浪漫、传奇成分的崇拜,并将其推向极致。哥特式小说流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作品,拥有众多的读者,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69年,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出版发行并与读者见面。本文运用哥特的文学理论分析了小说《教父》中的哥特式的故事情节、哥特式的主题以及哥特式的人物。小说《教父》中连环凶杀的哥特式故事情节、复仇的哥特式主题以及卢卡·布拉齐这样的哥特式人物形象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国内哥特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尼塞·享尼塞在其专著《哥特式小说》中指出:“哥特式”这个术语有三种主要含义:野蛮,如象中世纪的哥特部落;中世纪,和与之相联的城堡、带甲武士和骑士精神;超自然,和随之而来的恐怖、未知与神秘。[1]在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英国、美国文坛,哥特小说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从1764年第一部哥特小说发表至1820年的60来年间,英国大约出版了5000部哥特小说。而且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英美主流文学也因吸收了哥特式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变得丰富起来了,从而出现了“心理哥特小说”、“科幻哥特作品”、“美国南方哥特流派”、“女性哥特”等现代哥特…  相似文献   

15.
哥特式文学起源于英国,却在美国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土壤。文章对美国早期哥特式文学的几位关键性作家分别作了介绍,同时阐明哥特式文学在美国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清教主义,并指出美国哥特式文学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将恐怖内在化、心理化。  相似文献   

16.
爱伦·坡小说对于国内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我国学者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理论,并通过自己对其小说的理解,对爱伦·坡作品的研究面进行了创新。文章将通过解析重复的修辞手法,探讨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在文学技巧方面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哥特式小说是西方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充满着神秘与恐怖,给人以独特的心灵震撼和审美感受.它盛极一时,许多作家都受到过它的影响,直到今天,哥特式手法都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得到作家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作者艾米丽.勃朗特用离奇、浪漫的笔触描写了19世纪的英国乡村庄园生活场景,并以此为背景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讲述了两个家族两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作者受哥特式小说风格影响在作品中揉入了大量的哥特因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神秘、曲折,因而更加吸引读者。本文就《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因素展开探讨,分析哥特式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王尔德唯美主义代表作中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小说中体现出来的哥特式风格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尤其是其深刻的心理学意义。本文力求从文学与心理学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研究角度,通过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诠释小说的哥特式风格,以此加深读者对作品内涵的深层次理解。  相似文献   

20.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方面受到了英国女性文学、哥特式小说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