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教师教学用书是教材组件之一,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和使用教科书,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它一般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室编写和出版,与教科书配套发行。以前有“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参考书”等多种名称,人们习惯称之为“教参”。  相似文献   

2.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学校部分教师的数学课,总的感觉是,有部分教师的头脑里“传统教材观”仍然相当浓厚,至今遵守“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这一信条,而“现代课程观”相对模糊:他们仍然把“数学教科书”等同于“数学课程”,认为“数学教科书”是不可改变的教学圣经,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界定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科或各门学科的综合”,这种课程被称为“文本课程”。这种观念到了绝大部分一线教师的工作中,课程又被进一步“神”化,一般的教师认为课程即教科书,而教科书就是“圣经”,教师只有去接受和“传递”它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每位教师最熟悉不过的一个概念。然而至今仍有不少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层面上,认为课程就是学科,课程就是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只要教好教科书就算完成了任务,把精力都放在对教科书的解释上,放在使学生获得教科书中所含的知识上。长期以来的这种课程观,导致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成为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的准则,导致教师课程权力的丧失,导致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验课程的权利被剥夺,教师成了教科书的执行者、知识的传声筒、学生的主宰。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不少教师称之为“教本”,教师也将自己称为“教书匠”,同时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社会尊重为知识的传授者。教书的过程美其名曰“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是“照本宣科”。“教科书”在教师心目中是完美无瑕的,是至高无上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教材解释清楚。因此,在具体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往往是对教材的逐字逐句作详尽分析,更有甚者囿于教材和参考书,不敢有自己的思考。一方面破坏了教材的整体性,把教材弄得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忽视了自身对教材的再认识和再创造,另外,还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需要。因此,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6.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旨在为教师的“教”服务。与此相对.“学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立足学生的发展而编写的供学生学习的实用性学习文书,意在为学生的“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几何内容的特点和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景业  孔凡哲 《数学教学》2005,(6):10-13,34
自2001年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正式投入实验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新奇”转入“挑剔”,不唯上,不唯书,开始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审视教科书,用自己的标准重新衡量新教科书,有的教师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异议,这是课程改革得到各界人员普遍关注的表征之一,也是课程、  相似文献   

8.
纪凤 《文教资料》2012,(31):186-188
高中历史教科书仅仅是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某种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较大的发挥创新空间。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学会“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因此完全可以在依“托”教科书的基础上“拓”展教材。  相似文献   

9.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0.
马琳 《四川教育》2002,(11):22-23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这就是说,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由“教”到“不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进而“乐学”、“爱学”,这需要我们自觉地从“学”的角度审视“教”的行为。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怎么“教”呢?一、树立课程意识,在材料和设计上求“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师生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学校部分教师的数学课,发现部分教师的头脑里“传统教材观”仍然相当浓厚,仍然遵守“教师应当紧扣教材”这一信条,把“数学教科书”等同于“数学课程”,似乎“打乒乓球式”的教法是不可改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授知识”的教学层面。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我们有必要搞清数学教科书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下面例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龚燕 《广西教育》2004,(4A):16-17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讲授“教科书”。而新课程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要求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同时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是具有鲜明特点的优秀教科书,但“百密一疏”,在我这个“地网防火墙”的扫描之下,教材中的几个“漏洞”还是显露了出来。下面就“漏洞”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补丁”,供教师们“下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青年教师的视角出发,对在教学中碰到的“如何使用教科书”、“如何实现一专多能”、“什么才是教师的水平”、“如何将青年教师的‘劣势’变为‘优势”’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青年教师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演绎教科书的内容;应该身体力行指导学生实践“一专多能”;应该学会“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应该学会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扬长补短,力争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育人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孙民 《湖北教育》2006,(3):39-40
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三册说明人教社自然室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材是以教科书为基础的系列教材,品种除教科书以外,同时供应教师教学用书,以后将陆继供应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它有“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两套,分别供两种学制的学校使用。一、关...  相似文献   

17.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使用教科书的主体,教科书的编制必须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和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反馈信息,是修订完善教科书的重要依据.基于对中学教师和学生使用化学教科书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范例”与“权威”的统一;角色定位上应是“学本”与“教本”的融合,教科书编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同时需考虑考试评价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应做为教科书编制的出发点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包含很多因素,使用教科书是其中的重要成分”一,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模型正是对霍尔、霍德提出的CBAM模型的改进.而提高教师教科书评判意识”,不仅是教科书质量保障的重要前提,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事实上,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创造性用教材”的理念已经深人每一位教师的内心,科学、合理地评判教科书是教师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常云平  杨发 《宁夏教育》2006,(11):39-39
新课程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指具有一定特定结构、可供学生和教师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发展的一种媒体。它包括教科书(含电子教科书)、教学挂图、图册以及与教科书配套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教学参考信息、教学辅导信息等。由此看来,“大教材”的外延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