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笔顺描红;体验在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标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会生字“旗”,认识“莺、郭、谓”三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初步培养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 学会八个生字,认识“羽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冬天的气候特征,懂得冬天虽然寒冷,但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丰,幸”、“宀,穴”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 3.看图熟读词语,借助插图理解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偏旁“隹”;知道含有“鸟”、“隹”两个偏旁的字一般都与鸟类有关,月字旁含有“月”与“肉”两个意思:培养识字能力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相似文献   

10.
崔茂荣 《云南教育》2004,(19):56-56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师生收集反映水乡秋天风景的图片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学会“槐”、“挎”、“摆”、“拌”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语言:辩证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在巩固字音字义的过程中学习分析字形,正确、工整地书写生字;培养识字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12.
石晶  李飏 《湖南教育》2001,(17):46-47
教学目的:1,用“读、看、写”的方法学会8个生字、8个词语,会认6个生字。2,学会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韩冬梅 《文教资料》2013,(14):53-55
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相似文献   

14.
《水》教学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具体语段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了解“反衬”这一写作方法的好处。  相似文献   

15.
付源 《贵州教育》2010,(16):30-3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初步掌握汉字左右穿插的特点;在比较认读、想象运用中体会并感悟生字的构宇规律,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把识字与认识事物、与学文相结合,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本课总分结篇、正反对比和拟人、比喻、排比等说明方法;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热爱科学的情愫。  相似文献   

19.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6个字只认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20.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