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试图探究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高校学生使用意愿的驱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经过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使用情绪、依赖、认同和行为意愿均存在正向驱动作用;使用情绪对使用依赖、认同和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使用软件以来对认同的驱动作用略大于对意愿的效果;使用认同正向作用于使用意愿.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  相似文献   

2.
基于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开发的“疫情时期大学生线上学习调查数据库”,对334所高校中92807名男生、121247名女生进行“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调研,并运用技术接受模型(TAM)研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环境对不同性别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对在线教学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评价偏正面,但男女生在在线教学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制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结果推翻了“男性在技术使用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的惯有认识,发现女生在选择在线教育的接纳度上与男生相差无几,但却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对在线教育质量与结果的要求。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持续使用意愿上的性别差异客观存在,但这种差异并非天然的差异,提升在线教育质量则是改变大学生在线教学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性别差异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线上教学资源能否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使用线上教学资源的意愿。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案例,建立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基于TAM模型对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线上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利用调查问卷采集、分析数据,验证分析影响因素模型,从而得出影响因素,即考虑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等重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工作相关性、外在动机、结果期望、感知易用性、简易性、主观规范和公众形象等变量对使用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334所高校13997名教师、256504名学生的在线教学情况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高校师生的在线教学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教学评价与体验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学满意度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环境感知与持续使用意愿之间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持续使用意愿的师生差异主要体现为"软性环境"和"硬性条件"的作用差异。为此,应关注在线教学师生差异的综合影响,构建"和而不同"的师生在线教学共同体,提升在线教学的持续使用意愿,推进在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形态教材开发和使用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价值感知、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三个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SPSS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中职学校教师新形态教材开发和使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中职学校教师的新形态教材价值感知程度较高,使用意愿较强烈,但使用行为不及预期;价值感知对新形态教材的使用意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使用意愿能推动新形态教材的使用行为。应加快新形态教材开发标准的研制,发挥专业领军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新形态教材开发的经费、政策、团队组建和业务培训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而提升教师新形态教材使用意愿与行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了河北省三所高校共422名大学生的信息通讯技术认知及使用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仅熟练掌握少数技能,未达到"数字原住民"的高度;技术焦虑感较低,认可信息通讯技术在未来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有一定的技术使用意愿,且女性的技术使用意愿高于男性。通过T检验发现性别对技术使用意愿及未来有用度认知上具有显著影响,对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影响。交互作用分析发现使用水平及性别不对技术使用意愿产生交互影响。教育者应探索新时代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并开发适合他们的软件及服务。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与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线上调查。结果发现: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社交网站使用强度不能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可以通过三条路径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自尊的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揭示了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对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为今后合理使用社交网站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9):46-5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文章首先设计了教师对智慧教学平台使用意愿的假设模型。随后,文章以南京、镇江、连云港三个城市的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质性编码等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最后,文章得出结论: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个体创新特质对使用意愿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信息技术自我效能则可能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此结论的提出,可为如何提升教师的使用意愿,解决智慧教学平台的推广问题提供启示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支撑,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使用意愿等四个方面构建模型,探讨了影响"批改网"使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批改网"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后续使用意愿;态度受到用户对"批改网"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直接正向影响;用户对"批改网"有用性的感知对其后续行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某高校研究生在线教学的实证研究,对研究生特征、教学质量问题、研究生感知问题,以及在线教学问题的改进等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显示,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博士研究生比硕士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高;在线教学质量、在线教学改进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自我感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均有负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研究生持续使用意愿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为提升研究生在线教学持续使用意愿,应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树立“生本”育人理念;提升教学互动魅力,丰富考核评价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保障在线教学质量;制定激励政策制度,重视情感与能力建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框架,基于Nature 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探究组织环境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不甚理想,学术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现状均不容乐观,博士后对组织系统的5个维度的满意度一般;组织系统的不同维度对博士后学术职业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专业成长支持作为近端环境对博士后人员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和学术热情积极影响最大,并且组织环境不同维度对不同背景博士后在学术职业从业意愿、学术热情存在异质性影响;其他变量如性别、专业、资助形式、国际流动、工作时长、已有年限和任期等也能对博士后的学术职业意愿和学术热情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认同量表对6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以探讨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27.65%,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的社会认同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1.225,P〈0.05;t=-2.057,P〈0.01;t=1.513,P〈0.01;);网络使用状况与社会认同之间呈负相关(r=-0.217,P〈0.01),不同网络使用情况的中学生其社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47.250.P〈0.01)。结论为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其社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的师范生群体,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未来在线教学新常态的适应程度和实践成效.本研究对全国13所教师教育院校的6607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20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开展质性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的影响.量化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意愿和学习效能在两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质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在线学习经历可以提炼为体验中学习、探索中学习、模仿中学习以及参与中学习.师范生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在链式中介模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自主探索和对教师教育者的模仿中接受在线教学新技术;在线教学示范中使用的多元在线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意愿,而其在线教学理念能提高师范生学习效能,使他们在体验在线教学中学会像教师那样思考、说话和行动;师范生参与在线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路径,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透过做中学习得在线教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作为实践者,通过实践产生对教师作为在线教育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的师范生群体,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和效能体验将影响其未来在线教学新常态的适应程度和实践成效.本研究对全国13所教师教育院校的6607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20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师范生开展质性研究,探讨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的影响.量化研究发现,在线教学示范对师范生未来在线教学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学习意愿和学习效能在两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质性研究发现,师范生的在线学习经历可以提炼为体验中学习、探索中学习、模仿中学习以及参与中学习.师范生对在线教学的学习意愿在链式中介模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自主探索和对教师教育者的模仿中接受在线教学新技术;在线教学示范中使用的多元在线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师范生学习意愿,而其在线教学理念能提高师范生学习效能,使他们在体验在线教学中学会像教师那样思考、说话和行动;师范生参与在线教师教育实践共同体的路径,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透过做中学习得在线教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是作为实践者,通过实践产生对教师作为在线教育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以青少年学生族群为受访样本,探究使用智能手机的意愿以及对生活满意关联性。以科技接受方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学生对于使用智能手机的整体接受度颇高;(2)青少年对于现行生活满意度持平;(3)使用意愿直接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在线评论是潜在学习者评估平台的重要依据,有关在线评论与用户使用意愿关系的研究对促进平台的普及和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基于双重加工理论构建在线评论对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然后通过调查发现,双面评论、评论来源可信度、评论来源专业性、受欢迎程度以及第三方推荐正向显著影响在线评论有用性。在线评论有用性正向显著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意愿,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评论来源专业性、受欢迎程度与使用意愿之间的关系。因此,保证在线评论的真实性、秉持在线评论应“有用”的理念、管理和完善在线评论内容、提升和优化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潜在学习者的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青少年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在自恋人格与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关系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评估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问卷对180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自恋人格、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和社交网络使用强度均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2)自恋人格对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效应实现: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的中介效应、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中介效应,以及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与社交网络使用强度的链式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已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辅助学习已成为变革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意愿问题一直困扰着平台设计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文章以“超星学习通”为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包含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会影响、平台功能性和平台声望五个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调研问卷,采集调研数据,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在线学习平台用户使用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平台声望对用户感知有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平台功能性对于用户感知易用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为提升在线学习平台的用户使用意愿,针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各旅游APP间的竞争加剧,如何留住用户并形成路径依赖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旅游的爱好者,也是使用旅游APP的重要群体,然而目前对大学生群体旅游APP持续使用意愿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基于大学生群体,以携程APP为例,对ECM-ISC扩展模型进行了扩展并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满意度对持续使用意愿有影响,而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影响不显著,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持续使用旅游APP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学术阅读是数字时代在校大学生开展学术阅读的主要途径,亦是其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某高校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基于TAM构建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进行拟合和修正,认为沉浸体验、学术素养、自我管理能力、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教师支持均能正向影响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的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教师支持>沉浸体验>自我管理>学术素养)。最后,从数字化阅读平台、教师支持和自我管理三个方面为提升大学生数字化学术阅读使用意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