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帮助高士其     
<正>高士其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他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早在年轻时,高士其就曾跟着李公朴先生一起到南京晓庄师范拜访过陶行知,对陶行知的为人和教育思想有着良好的印象。后来高士其到美国留学,从事细菌学的研究,他整天在实验室里与细菌打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教育文选》的精髓是什么?明全老师:你说你买了一本《陶行知教育文选》,看过之后发现他的书有点乱,感觉每一篇都很好,但是又不成系统。你问我,您那么推崇陶行知,那在您看来,这本书的精髓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大家都知道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故事。他在担任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打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去校长室。放学后男孩子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孩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了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刻就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既是革命家,又是教育家,还是大众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以后,他在政治上进一步靠拢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及民族民主运动。他的教育思想和艰苦办学精神,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九十周年诞辰(10月18日),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和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研究室合编了《陶行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卷首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宋庆龄同志的题词手迹,周恩来同志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  相似文献   

6.
陶铮 《生活教育》2010,(7):39-44
祖父陶行知去世已经64年,我父亲陶晓光去世也已整整17年了。时间流逝,亲情依旧。在厚厚的《陶行知全集》第8、9卷书信集中.共有227封祖父的家信,其中给陶行知的母亲、妻子、妹妹的信有20封,给吴树琴先生的有143封,给他儿子们的信有64封,其中单独给我父亲的信就有32封。这些书信承载着浓浓的亲情,谆谆的教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奖励》2005,(3):15-15
中国科普研究所是1980年由中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提议,并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唯一一个从事科普和科技传播理论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隶属于中国科协的国家公益性、基础性科学研究事业单位。主要进行科普及科技传播理论研究、科普工作研究、科普创作研究、科普作品研究、科普作家研究,中外科普比较研究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五十九年前,陶行知先生创办了“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对他那在萌动中的“生活教育”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试验,这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教育史上别开生面的一页。读了胡愈之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封信》很有启发,因此我也想来谈谈这个问题。胡愈老的信是针对我国文盲众多、科学技术落后情况写的,他认为要尽快摆脱这种落后状态,我们今天仍要学习陶行知的办学精神。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使人民大众都受教育,是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一、何谓"再读"?根据实际经验,我们很赞成壮大教育家队伍,因此对《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实在是喜爱。1919年4月,陶行知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蒋梦麟先生对此文有这样的读后感:"陶先生,你讲的一席话,我读了便觉精神提起来。这种话我久不听见了,可算是教育界的福音。"想必,中国学界对蒋梦麟先生不会太生疏,也可以在网络上找一找有关他的文字,这对进一步理解陶行知先生和该文会有裨益,尤其会深知  相似文献   

10.
忆戴老     
1994年11月8日,突然传来鼓自俺同志去世的噩耗,我一时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然而,戴老确实匆匆地离去了。戴老是陶行知先生的第一代学生,又是陶先生的亲密助手,与我父亲陈鹤琴先生也感情甚笃。80年代.当他得知我正在收集有关资料,编辑《陈鹤琴教育文集》、《陈鹤琴全集》及纪念集、画册时,他热情关怀,鼎力相助,提供了他亲身经历的许多宝贵资料。他告诉我,当年他和孙铭勋从贵州家乡来到晓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正《陶行知教育箴言》陶行知一生著作甚丰,他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都汇集在他的著作中。编者将其中饱含其教育思想的句子采摘出来。以箴言的形式奉献给大家。陶行知编著的《陶行知教育箴言》中的这些箴言,句句珠玑,全都是陶行知用心血凝结威的智慧的结晶。虽然陶先生已经去世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他对教育的批判,在今天读来,仍然振聋发聩;他对教育的探索,也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尊重     
曾读到过这样一篇短文使我感受颇多。文中写道: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来到校长室等候。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接触《少儿科普三字经》,是在作为学生家长的亚子先生向我提及这部作品时。从亚子先生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他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对普及科学的热情,以及作为一名家长对孩子成长的殷切期望。《少儿科普三字经》是亚子先生花费多年心血精心酝酿而成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我作为从教近40年,加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30多年,新近成为研究会学术委员的“陶子”,特别想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对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无限敬意。我带着追求,面向未来,时刻准备着。我打开《陶行知全集》,打开朱永新教授的《生活与教育——朱永新对话陶行知》,打开周洪宇教授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相似文献   

15.
上大学时,一位教育学教授曾给我们讲了陶行知先生“四个糖果”的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于是立即上前将其制止,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  相似文献   

16.
<正> 在隆重纪念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在再次开展学习雷锋学习焦裕禄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再一次地想到陶行知的感人至深的崇高的献身精神。陶行知的献身精神不论是过去和现在都一直被人们所敬仰、所称颂、所赞叹。一谈到这一方面,往往使人激动不已,心情不易平静下来。曾经是陶行知的学生张劲夫同志满怀激情地说:“在我和陶行知先生接触的四年中,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伟大的人民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地陶行知研究的形势发展很快,湖北省成立陶行知研究会,是件极令人欣慰的事情。自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南京晓庄学校,开创他的人民大众教育事业以来,就有人开始研究陶行知。到本世纪30、40年代,随着陶行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陶行知先生的声望愈来愈高,研究陶行知的人也愈来愈多。陶行知逝世后,中国共产党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毛泽东同志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遗憾的是,在1951年发起的对电影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与陶行知是一生的同志与挚友。他随同陶行知创建了晓庄师范,并以晓庄师范作为自己办学的榜样和砥砺,受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目标,晚年多次来到晓庄,鼓励晓庄的师生铭记陶行知,继承陶行知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一文让中国人知道了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感人事迹。但他是由陶行知介绍到中国的却鲜为人知。1936年9月,陶行知先生为发动华侨并广泛联合国际进步人  相似文献   

20.
爱满天下     
有一天,陶行知先生看见一个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叫他到办公室。陶行知先生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就来到办公室。一见面,他先掏出一块糖给这位同学,然后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你就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陶行知又说:“你要打人,是因为他欺侮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说完,又给了他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他说:“校长,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他。”于是,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给他,说:“你承认了错误,应当奖励。我们的谈话也就可以结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