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ISOMED2000等速力量测试系统对优秀散打运动员和一般散打运动员肘关节进行不同速度的等速肌力测试.测试速度依次为10°/s、60°/s、180°/s和360°/s,选取屈肌肌群、伸肌肌群的峰值力矩、峰值力矩体重比、屈伸肌比值、峰力矩角度、平均功率、总功作为指标,对运动员的肘关节肌肉力量进行研究,比较分析不同速度下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力学特征变化.结果显示,优秀运动员无论绝对力量、相对力量还是爆发力都高于一般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在60°/s速度时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和做功最大,但优秀运动员的伸肌力量明显大于屈肌力量,可能出现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术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进行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五大素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同时电刺激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对武术运动员综合素质影响最大,可以对武术运动员进行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的特点.方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方法,对四名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左、右膝关节进行慢速60°/S和快速240°/S的屈、伸进行定量测试.结果:在60°/S和240°/S测试中,四名运动员屈肌群变化不大,而伸肌群下降较多.相比60°/S测试,在膝关节快速屈伸过程中,膝关节最佳用力角度出现的更早.结论:戴和刘膝关节力量发展较好,屈、伸肌力量和两侧关节同名肌力量发展较均衡,呈现出专项特点.而周的异侧同名肌群比差异大于10%,需加强右侧膝关节股前肌群的锻炼,宋的左膝关节屈肌群需要加强爆发力的练习.  相似文献   

4.
运用对比实验方法,采用JETVIBE(ETS-900N模式)振动训练台,对首都体育学院跨栏跑专项二级运动员进行振动刺激力量训练,振动频率为25~40Hz。经过8周系统的力量训练,在60°/s和300°/s测试条件下,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训练仪器分别对2组受试者髋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力量测试。研究结果:实验后,Ⅰ组和Ⅱ组受试者髋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总功都有显著性提高(P<0.05),最大做功有非常显著性提高;组间比较,Ⅱ组受试者髋关节屈伸肌群相对峰值力矩、最大功和总功的增长率均高于Ⅰ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论:在传统力量训练中附加振动刺激,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髋关节力量训练的目的;振动刺激能更好地提高髋关节的最大力量和耐力水平;振动力量训练在前4周使髋关节屈伸肌群肌力保持相同的速度增长,而后4周髋关节伸肌肌群肌力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屈肌肌群肌力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男子体操运动员肩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肩关节屈伸肌群做功值随收缩速度的加快而减小,最大功率峰值则明显增加;体操运动员肩关节在45°、135°时屈伸肌群力矩值与体重的比值和屈、伸比值反映出:一、二级运动员组在45°时屈肌力量以及在135°时伸肌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力量耐力方面,用功率衰减值来判断体操运动员的耐力优于用功值衰减值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6.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澳大利亚产Kinitech等速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对四组被试的短跑一、二级运动员的肩、髋、膝关节屈伸肌力量进行测试,分别在60°/s、240/°s两种测试速度下,测定三关节屈、伸肌的最大峰力矩、相对峰力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短跑成绩的多种等速肌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短跑成绩与上下肢等速肌力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短跑运动员关节肌力的特征提供基础数据和对比材料。  相似文献   

8.
振动训练对小轮车运动员下肢肌群肌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轮车是一项以无氧供能为主的泥地竞速运动,对运动员的肌肉最大力量、爆发力及无氧耐力等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而振动训练能够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及爆发力水平已被国内外研究者证实.本研究将小轮车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在振动台上完成与对照组内容相同的力量训练计划.实验前后应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及三维测力台对两组运动员下肢肌群的峰值力矩、耐力疲劳指数及爆发力水平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值力矩均有增长,但伸肌组间变化不明显,而屈肌组问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电刺激对武术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影响,通过对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进行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同时对股四头肌和股后肌群进行电刺激对武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肌肉力量影响较大,并为其在体育训练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跨栏跑运动员踝关节振动力量训练研究表明,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踝关节屈伸肌群最大力量,肌力增长呈现出"先期增长不稳定,后期显著提高"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群爆发力在增长趋势上表现出"先期增长慢,后期增长快"的特征;踝关节屈肌的耐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振动力量训练还可以使肌肉的募集方式发生改变,募集到更多的运动单位、更多的快肌纤维参加肌肉的收缩,因而增大了肌肉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影片解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延熙在上板速度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在蹬伸技术上存在不足,造成第二跳距离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二跳水平速度损失较大.希望能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在今后的教学、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技术异常迅速的发展,使知识陈旧周期缩短,知识更新日益加快,任何大学靠增加知识量的办法已很难使学生能够跟踪未来科学的发展,所以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学习的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任何一个人学习的进步,事业有成及超人的天资,最终取决于内因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14.
Let K be a finitely generated field extension of an algebraically closed field k and C : f(x) = ayn be a curve over K, where char(k) - n, f(x) 2 k[x]. When n > 4, a 62 Kn and f has at least three simple zeros, the curve C is not defined over k.  相似文献   

15.
枞阳县东部地区方言零声母包括普通话里的部分零声母、r声母和个别l声母;方言声母是普通话的部分零声母;声母 n、l在方言里有混淆不分的现象,但有些音节则区分得很清楚.本文主要就方言声母、、n和l与普通话相对应的声母进行比较,阐明方音辨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健身健美操的动作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身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形式、动力、目的出发,研究健身健美操运动的本质.结论认为健身健美的动作原则是以自然方向用力为法则,适合健身健美操的特征形式的、安全有效地实现健康、力量、美丽的标准动作.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321名被试做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强迫、人际敏感、偏执、抑郁和敌意因子得分较高,20%-30%的被试得分在中等痛苦水平以上,不同年级的被试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总体情况优于其它专业大学生。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学生心理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女性人才观”。他通过成功地塑造各类栩栩如生的女性人才艺术典型,形象展示女子在各方面出众的才华和胸襟志向,极力表达作者“巾帼才能不让须眉”的思想理念借痛悼女子人才的悲剧命运,反映“女子同样有治国理家才能”的立场观点,寄寓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女子有才无处用、男人才庸误家国”等不平等用人制度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肖邦夜曲织体为研究对象,从纵横两方面深入分析、追溯早期织体产生的形式。看肖邦在作品中对音乐形象的把握,以及他是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织体塑造各种不同的、鲜明的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武术拳种的理论阐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拳种的产生使中国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从本质上摆脱了原始的攻防格斗技能和军事武艺,形成了有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格斗技术的文化形态。武术拳种的产生与成熟的攻防格斗技术、独特的攻防格斗理论和优秀的创拳关键人物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它是指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它强调了武术格斗技术体用兼备的技术特征,是武术的本体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