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谈篮球运动中的心理训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表现随比赛局势产生激烈变化,他们除了技战术、力量、强度对抗外,心理上也发生着潜在较量。这种较量越是在比赛关键时刻越是表现突出,对监场技、战术发挥和比赛胜负影响极大。在亚洲我国运动员论身体条件占有一定优势,论心理素质却不如韩国和日本。纵观95CBA全国篮球锦标赛,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紧张有余,精彩不足,越是关键时刻,成功率越低,暴  相似文献   

2.
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不仅是比技术、战术和体能,更重要的是比心理素质。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争取比赛获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运动员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比赛中发挥不了平时的水平,甚至有的还低于正常水平。 1 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水平发挥的主要心理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比赛动机过强 田径运动主要是个人单项运动的比赛项目(除接力外),须要经过个人努力才能实现目标。运动员往往因个人方面的利益,把比赛成绩看得过重,有种成败在些一举的想法。或对领导、教练的期望,或对亲朋好友的嘱托,处理不好,也会使运动员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比赛过分保守或  相似文献   

3.
<正>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处处有比赛,有比赛就会涉及输与赢。学生面对输赢心理会产生多样的变化,如何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其正确地看待输与赢呢?笔者从以下3种心理学现象进行阐述。一、参赛动机学生参加比赛的动机不尽相同,有的是赢取比赛、有的是锻炼自己、有的则是被迫参加等。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5,(6):91-96
以102名优秀运动员为被试,进行训练比赛满意感、心理疲劳和运动动机的测量,以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的关系以及心理疲劳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体力/情感耗竭在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运动负评价在训练比赛满意感与运动动机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可通过有效缓解与降低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来提高训练比赛满意感对运动动机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5.
现代体育与心理训练的联系密不可分,射击项目的特殊性决定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作用。比赛时异常紧张的气氛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机体感觉、注意指向、行为动机、比赛信心以及技术状态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射击比赛就是比心理”已成为射击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 2 0名散手武英级和一级运动员 (各 10名 )进行了在比赛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原因的调查 ,笔者发现不同级别运动员在考虑比赛的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 ,其心理反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提出了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情报、摸拟比赛、进行兴奋转移和暗示的自我调节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阜阳大学体育学院武术系20名散手道运动员,在对抗比赛中产生心理过度紧张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不同级别的运动员在考虑比赛胜负、承受力、对待困难的心理准备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克服紧张心理需要转化动机、做好赛前准备、收集信息、模拟比赛、兴奋转移和暗示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8.
1.心理障碍运动竞赛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比赛,有其特点、任务、对手、环境和方法。就心理角度而言,由于外界刺激的增强,而导致较强的心理压力,并通过运动员的比赛行为表现出来,如畏惧心理、过分紧张心理、信心不足等现象。因此,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克服心理障碍,实施心理训练成为教练员必须关注和必须解决的问题。1.1动机障碍动机障碍是指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它动机状态。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  相似文献   

9.
严剑葵 《体育科技》2006,27(2):61-63
田径运动竞赛使运动员承受强烈的刺激,出现心理反应异常,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士气、信心和运动竞赛能力的充分发挥。如何调控运动员心理,对争取好的竞赛成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运动员赛时异常心理反应的产生及表现,并指出调控田径运动员赛时心理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法、控制比赛动机水平、调控信心、控制集体心理反应、自我心理控制。  相似文献   

10.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诱发心理,是指受外来刺激的启发和暗示,诱发出某种反应或采取某种行为的心理。运动员的诱发心理是教练员、领队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础。诱导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教练员和领队在训练、比赛中如何发挥诱导作用呢?明确诱导的指导思想,晓之以理,是诱导工作的核心。当前,我国运动员思想的主导方面是好的。但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运动队的管理教育也遇到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短道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能否在现场比赛中发挥出日常训练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比赛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通过文献资料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进行研究,了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有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不良、心理压力过大、比赛经验缺乏和对比赛环境的不适应等。提出:调节呼吸法、模拟训练法、表象再现训练法、语言暗示法和设定适宜的比赛目标等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有助于增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为缓解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紧张的心理状态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短道速滑运动员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欣  官明坤 《冰雪运动》2009,31(1):15-18
在短道速滑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于取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性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自信心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影响与作用,及缺乏自信心的运动员的各种表现,认为动机、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情绪状态、外界环境变化是影响运动员自信心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提高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明确奋斗目标、进行科学的心理训练、提升运动员的个人综合素养等方法培养运动员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运动量训练后,积极,正向的反馈如果长期缺失,就会降低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和自我效能,进而产生消极的负向情绪. 建立比赛心理对策库,能帮助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比赛环境下做到心中有数,情绪稳定,正常发挥技战术.  相似文献   

17.
一、赛前的管理与心理准备1.裁判第一件要做的工作是致力于一场比赛的成功所必须的心理准备,有些裁判员其裁判的技术和对规则的理解均相差无异,但完成裁判任务的效果却不同,这与个人如何对待裁判工作中所产生困难、压力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2.有的面对这种压力而产生了焦虑和胆怯或反应过敏的症状,这些都会使裁判工作的水平下降。运用自我调节、增强自信、放松和其它心理训练等手段,以帮助你克服或减少造成压力的影响的一种方法。这种心理训练如果能将提高裁判技术与来自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引起动机、心理和自我意识及心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心理障碍的产生与克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几年来在国内、外大赛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发现许多优秀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能充分展示自己实力的现象经常发生。通过分析认为运动员的动机障碍、情绪障碍、激活障碍和心理饱和障碍是导致不能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就运动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动机培养法、呼吸调节法、情绪对比训练法、念动训练法、场景锻炼法和心理辅导等方法,提高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承受力,从心理学角度进一步完善这项运动的科学训练,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于涛 《冰雪运动》2012,(3):70-72,78
速滑运动员赛前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稳定的、积极向上的竞赛心理倾向,对战胜对手具有重要的作用。速滑运动员比赛带有鲜明的情绪体验心理特点,参赛态度、比赛条件、身体准备、教练因素以及受伤等都会对赛前心理状态产生干扰;赛前采取建立明确的比赛目标、控制动机水平与激发竞争的欲望、保持积极而稳定的竞争情绪状态、培养良好的成功意识与正确调整比赛的自信心、保持清晰的头脑和积极有序的思维、合理地集中与分配注意力等手段能有效调控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动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施丽亚  曹健 《体育科研》2000,21(3):51-54
运动动机是体育运动中起重要作用的内在心理力量,技战术意识需要从小培养,动机水平亦需从小培养,以省第十届“小排协”夏令营全体队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验法,对他们参加排球训练比赛的动机及比赛成绩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为少儿排球运动训练科学化及培养高质量的排球后备人才提供一点心理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