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弓 《教师博览》2010,(4):33-33
传说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使。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出了个上联请其属对: 三光日月星。 这个对联看似简单,但却有个暗藏的埋伏,因为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  相似文献   

2.
回文对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出巡,和大臣纪晓岚来到大佛寺旁的一家酒楼。乾隆举目一望,酒楼匾牌上书“天然居”三个大字,于是随口吟出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上联的后半部分,即是把前半部分几个字倒过来,要对出类似的回文下联,颇有难度。不过纪晓岚看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大佛寺,还是马上就吟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纪晓岚对的下联中,有两个“过”字,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你能不能分别解释一下?  相似文献   

3.
乾隆看对联     
清代乾隆皇帝南巡路过一户人家,看见这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家存万金不算富”。下联“人有五子还独孤”。横批“南北”。乾隆略思一下,明白了,心里难过。他轻轻敲开门,亲自拜访了住在这里的一位老人,安慰他一番,并给他一些银两,又差人把老人的十个闺女和十个女婿找来,训斥了一顿,规定他们按月交给老人赡养费,然后离去。随行的官员懵里懵懂,便问乾隆怎么看那副对联就知道老人一家的情况。乾隆回答:“人称一个小姐一千金,一个女婿顶上半个儿子。这老人有十个闺女和十个女婿,这不等于‘家存万金’、‘人有五子’吗?为什么老人感到…  相似文献   

4.
1927年,梁漱溟先生曾经书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下联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今天,人们理解下联不难,而谈及上联,就不能不觉得疑惑,因为此联不仅显得唐突,而且看起来有些绝对乃至荒谬。其实,这样一副看似简单的对联,却包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与儒家的教化学说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关于数字联,有这样一个传说:北宋时苏轼与两个学友一起到九江的二门赶考,因为水灾误了时辰,考场的门卫就出了副对联难为他们。上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官,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假思索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上联由“一”而“十”,下联由“十”而“一”,组合奇妙,富有奇趣。中国历代皇帝中,清朝乾隆皇帝可谓“风流天子”。他酷爱吟诗,也喜对联艺术。相传,有一年,乾隆在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了句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才子阮云对…  相似文献   

6.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  相似文献   

7.
对偶趣话     
有这么一个幽默小故事:纪晓岚小时候在私塾念书。他养了一只麻雀,上学带着放在墙洞里。姓石的先生知道后,担心养鸟会妨碍他学习,就将麻雀打死,封住墙洞,并题上联于洞旁:“细羽家禽砖后死。”年幼的纪晓岚见此情景知道是老师所为,对麻雀被打死非常伤心,于是在上联旁边续题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先生见后非常气愤,举起戒尺便要打他。他申辩道:“学生是按先生所教属对,你为何打我?”先生细想,下联字面虽是骂我,但从别解来看,词性与上联对得倒也十分妥贴,无话可说,便慢慢地收回了戒尺。说到对对子,同学们肯定会联想到“对偶”、“对仗”和…  相似文献   

8.
据说有人出了一个上联“孔明诸葛亮”,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下联,因为这句上联既包含了诸葛亮的名和字,又有很明确的含义。后来有人注意到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字畹华,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畹华梅兰芳”,巧妙至极。这种对联就是对联的一种——人名对, 因为人名对用的人名大多都是名  相似文献   

9.
一次备课组活动的时候,大家的话题集中到一副对联上。这副对联就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一位老师说,这副对联上下联对仗不工整,上联运用了顶针,下联没有用。另一位老师说,改一下就行了,下联改成“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马上又有老师说,还是不行,这样改过上下联虽然顶针相对,但上联的“大肚”是偏正结构,下联的“开口”是动宾结构,又不相对了。  相似文献   

10.
怪异的对联     
一、独脚联。这种对联,只有上联,它的下联却在千万个续对者手里,构成上联“现而相同”,下联“隐而各异”的特点。广东省惠来县的神泉港,有一名叫“侮角甘泉”的古水井,相传为梁代开凿  相似文献   

11.
1.东坡对小妹一天,苏东坡与苏小妹在花园里饮酒赏月。下酒菜中有一碟切好的咸鸡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了一个上联,叫苏东坡对下联。她出的上联是: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苏东坡按说也应以桌上物品对下联,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饭后,侍女端上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剥开一个石榴正要吃时,下联有了。道出来是: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对联题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情境拟写式即提供一个情境,并根据情境提供上联(下联)。要求考生根据情境写出下联(上联)或者横批。例1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对出下联。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下联:参考示例①佳音传神州, 世界震惊②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相似文献   

13.
智慧加油站     
改革开放后,某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记者到该村采访,找来四位老农座谈。记者问:“大伯,你们以前的生活怎样?” 一老农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记者一看,上联下联都是数字,而从1到10这十个数字中,上联缺“一”,下联少“十”,  相似文献   

14.
一群对社会上不正之风深恶痛绝的老汉聚集在一起对“对联”,讽刺不正之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了这样一副上联,请大家对下联;  相似文献   

15.
假期里的一天,我看到姥爷在红纸上写着许多优美的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缠着姥爷教我写对联。姥爷拗不过我,便对我说:“学对联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啊!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不仅要对仗工整,而且平仄都有一定的规律。你有信心学吗?”“有!”我响亮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 花甲重开,外加七三岁月当时,以机敏著称的大臣纪晓岚也出席作陪.他略加思索就对了出来: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是一副数学联. 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开”就是2个花甲。即120岁,七三岁月就是21岁,加起来正好是141岁.下联:“古稀”是7O岁,“古稀双庆”就是2个古稀,即140岁,再多一个春秋是141岁.  相似文献   

17.
1953年,科学院组织考察团出国考察,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古论今.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赵魏韩”,求对下联. 华老出的上联虽只有5个字,但含义丰富.“三强”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大强国,又隐含有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求下联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也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在座的诸位都紧皱着双眉,一时间,鸦雀无声.隔了一阵子,华老慢条斯理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顿时,满座捧腹大笑,连…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理化》2007,(2):20-20
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乾隆皇帝75岁生日时,摆“千叟宴”邀集千名古稀老人一同欢庆,其中最老的寿星已141岁.为此,乾隆在席上吟出一个上联,要大家对下联: 花甲重开,外加七三岁月当时,以机敏著称的大臣纪晓岚也出席作陪.他略加思索就对了出来: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这是一副数学联. 上联:“花甲”是60岁.“花甲重开”就是2个花甲。即120岁,七三岁月就是21岁,加起来正好是141岁.下联:“古稀”是7O岁,“古稀双庆”就是2个古稀,即140岁,再多一个春秋是141岁.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当然,请长老赐教!”寺宇和尚看看时间不早,随口说:“半夜三更半。”谁知,金圣叹果然一时对不上来,当晚,他老是在那里沉吟,一夜都没有睡觉,寺宇长老见他如此认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劝说他:“你不要如此认真,我只…  相似文献   

20.
【考查方式】一、按照要求,写出对联1.直接写出对联。例: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①忆苦思甜《榆钱饭》下联:上联:②一片丹心育桃李下联:(2002年泉州市中考题)此题要求学生运用对偶的知识,即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的特点对出下联。参考答案:①悲老发愤《秋浦歌》②满腔热血写春秋。2.根据下联,补全上联。例: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