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国家队之路     
《出版经济》2006,(3):19
在书中田亮讲述了关于亲情、友情、师徒情的小故事,首次坦露了从一名调皮的重庆少年到一代跳台王子这个成长过程中的趣闻轶事和追逐的梦想:"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田亮.我希望能给自己留个纪念,也给那些关心我以及关心中国跳水事业的人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2.
继《此间的少年》《九州·缥缈录》系列等作品以后,被誉为“中国幻想第一人”作家江南给广大文学爱好者带来又一新作《涿鹿》。6月13日,在北京第三极书局,幻想作家江南携自己的新作《涿鹿》,给广大读者带来一场以“东方幻想兄弟会”为主题读者签售会。江南,1998年开始创作,以作品《此间的少年》成名,其后出版多部小说,反响很大。其作品以架空历史小说和幻想小说为主。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叫作"版本"书之称本,始于汉刘向.刘向《别录》云:"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这里所谓持本,即持书本的意思.到南北朝,颜之推著了一部《家训》,其中有一篇《书证篇》,举了许多本子,有:江南本、河北本、俗本、江南旧本、江南古本、江南书本等等,书之称本,便很通俗了.颜氏所举的许多本子,都是写本.自中唐前(近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傅兰雅1880年的《译书事略》是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译印图书目录。该目录首次对西书独立编目,从而完成了对"西学"的书目确认:西学是不同于传统中学的另一个学术体系。《译书事略》还通过著录、分类等书目要素,揭示西学的学科化性质以及"力今""胜古"的求新指向,成为梁启超《西学书目表》等中国人所撰西学书目的前驱。  相似文献   

5.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1995年宣布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辽宁贝塔斯曼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推出贝塔斯曼悬疑馆、贝塔斯曼幻想馆、贝塔斯曼生活馆、少年成长系列四大主题馆,每个主题馆各有主打书支撑,每个主题馆各自侧重点不同。巧合的是,辽宁贝塔斯曼推出的四大主题馆恰好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相映成趣。"悬疑馆"以引进国外畅销、经典惊悚  相似文献   

7.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南京“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的与会者却似乎并未太留意这江南早春的特有气息,倒是会议内外嘤鸣求友的气氛,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会议主办单位之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的刘杲同志,岛始至终听取了代表们的学术交流,并就有关问题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多姿的,五彩的,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快乐、有忧伤,有无奈、有沮丧……还会有一些深埋在心底不愿说出的小秘密.最近读到了幽默风趣的搞笑系列小说《"倒霉蛋"的猴跳时代》,书中那一个个趣味横生的童年小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倒霉蛋"的猴跳时代》是一个多部头的幽默风趣的搞笑系列小说,首先问世的两部书是《糊糊涂涂跳进圈》和《迷迷瞪瞪响当当》.  相似文献   

9.
我很欣赏湖南经视《成长辩护》节目推介书中的这样几句话:"挫折是成长的代价,也是少年的权利","没有问题少年,只有问题家庭"。在某些宣教式的法制节目中"问题少年"不是被人为地忽视了,就是被妖魔化了,其代表性的说辞是:"这些孩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书博会,对河南人来说是一个文化盛会。各路群贤汇聚在中原大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河南出版业的机会,同时也给河南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向全国同行学习的机会,而每一个来到书博会的人都会感受到河南厚重的文化氛围。来到书博会,就好像遨游在书的海洋,让我这个与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有种回家的感觉。一本又一本的书泛起阵阵墨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相似文献   

11.
"一城一书"阅读推广活动的考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一书"是一类阅读推广活动的统称,起源于美国,倡导在一个城市中的每个人都阅读和讨论同一本书,后被众多国家的城市和地区成功复制。对"一城一书"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剖析,有助于探讨具体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过程,从而为探索新的阅读推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书人 理书理到一本<华氏451度>,是小说,说那个世界里,拥有书是违法的,家里有书一律烧掉.结果舍不得书的人,就纷纷沿着废弃的铁轨逃亡,大家聚在一起,渐渐形成一群怀抱秘密的人.他们彼此约定,每个人负责一字不漏地完全记住一本书,靠这样,把已经被烧掉的书,保留给将来的人.  相似文献   

13.
1968年春天.外交部翻译范承祚陪同阿尔巴尼亚大使赴天津访问.那年头,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是每个人每天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在被参观单位集体"读语录"、"唱东方红"、"呼万寿无疆",阿大使也挥动小红书和中国同志一起参与.但给毛主席像三鞠躬时,人家说什么也不干.  相似文献   

14.
书人   理书理到一本&lt;华氏451度&gt;,是小说,说那个世界里,拥有书是违法的,家里有书一律烧掉.结果舍不得书的人,就纷纷沿着废弃的铁轨逃亡,大家聚在一起,渐渐形成一群怀抱秘密的人.他们彼此约定,每个人负责一字不漏地完全记住一本书,靠这样,把已经被烧掉的书,保留给将来的人.……  相似文献   

15.
张景瑞 《历史档案》2020,(3):142-144
正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范金民教授长期致力于明清社会经济史与江南地域史的研究,近由中西书局出版的《明清社会经济与江南地域文化》一书,正是他诸多研究成果中精选的结集。该书共收录18篇学术论文,44万余字,分为"社会治理""商品贸易""商人商帮""江南经济""江南人文""江南文书"等六大专题,较为系统地展示了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历程。其主要特色,有如下数端:  相似文献   

16.
鸡鸣好读书     
薛冰 《全国新书目》2008,(Z1):12-12
新春伊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鸡鸣读书文丛",我得以先睹为快的,是魏荒弩先生的《枥斋余墨》,和王振羽先生的《江南读书记》。魏先生已届耄耋之年,历尽坎坷,所言及的书人书事,纵贯大半个世纪;王先生则正当年富力强,视野广阔,读书论文,横跨东方与西方。两本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一个隐身专职秘书,从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一直跟住我们,把我们的行状事无巨细全部记录在案,我们每个人真不知道该有多少次的出尔反尔、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阳光少年"评选活动这是杭州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品牌活动,也是每年杭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年度盛事。评选活动自200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展示了我市少年儿童的风貌和才华,为全市未成年人营造了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真挚的爱心──《世界华文儿童文学》读后韦韧尽管在文学殿堂里,儿童文学常被某些人视为“小儿科”,其地位似乎低人一等,而不登大雅之堂,实际上其地位和作用却不可低估。谁能否认,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要从童年走向少年,又从少年走向成年。回首往事,哪一个人没有值得...  相似文献   

20.
以书写人     
一个生命消失了,他是如此弱小,如此短暂,以至都不可能像流星在夜幕留下殒落的痕迹。可他毕竟来过这个世界,以他少年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过也感受过,从这个世界带走了一些什么,又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些什么…… 为13岁的美国少年查尔斯所观察和感受、所带走和留下的东西,可以说都汇聚到一本不寻常的书──《我的癌症故事》中了。在这个污染严重的时代,遭遇癌症的少年并非绝无仅有,但能留下一本书来还从未与闻。记者抓住这个独一无二的特点,或曰选取这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谋篇布局,叙事记人,反映出记者的敏感与良好素养。因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