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涉性案件的报道在美国有什么样的尺度?哪些可以报道,哪些不可以报道?报道涉及公民的隐私权包括性信息时应如何处理?性侵案受害者的信息究竟该不该公开?  相似文献   

2.
采写批评报道,对一些记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在哪里?难在三点:一是能不能做?决心怎么下?二是用什么形式做?怎样进行选择?三是如何达到最佳效果?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艺术?这三个问题中。“用什么形式做”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批评报道有自己的报道特征及报道形式。研究这些特征及形式,对提高批评报道质量,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娱乐报道的低俗化倾向是近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娱乐报道,由于一部分涉及名人私生活,媒体把握不好就容易引发低俗化倾向。这就引出一个话题,媒体如何把握和坚守娱乐报道的底线?媒体是否有报道名人隐私的自由?媒体应该如何自律?  相似文献   

4.
问题:1、体育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在什么方面?体育记者应具备哪些不同于其他记者的素质?2‘在体育报道中如何体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体育记者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在印些方面?3、如何让体育报道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增强评论是否是搞好深度报道的有效途径?4、计比较文字体育记者和电视体育记者工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和提高。5‘当前体育观众的兴趣、要求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的体育报道与观众想要知道的内容之间差距有多大?什么样的报道才能适应当代观众的四求?6、好讲过您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7、目前我国的体育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将使世界聚焦中国。目前,新闻媒体的奥运报道在进行怎样的冲刺准备?指定报道这一重大赛事的奥运记者在就位前正在做哪些训练和培养?一个国际性重大报道对个人素质提升和事业发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任勍 《新闻世界》2014,(7):26-27
报纸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已有着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中国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如何?面临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于新锐媒体网络,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深度报道又该如何把握机遇,发展自己?本文试从这一系列问题入手,对报纸深度报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涉农报道在地市党报中可谓举足轻重,尤其是在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今天。但是,我们的涉农报道真的都具有新闻价值吗?其新闻价值能够被受众所接受和认同吗?地市党报的涉农报道究竟应该报道什么、怎么报道才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衢州日报推出的“衢州新农民样本”系列报道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重要方面,评论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如何改革创新评论报道?如何有效运用新媒体做好评论工作?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媒体环境下的评论报道创新”课题组近期专门走访调研了《人民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环球时报》等评论报道较突出的几家传统纸媒,并对他们的观点看法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谢文帅 《新闻窗》2013,(4):103-104
语态的改变和镜头向下的误区电视新闻该如何做?这个问题相信都曾经缭绕在每个电视从业者的心头。这个“如何做”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是镜头如何拍?后期如何剪辑?配音和字幕如何调出好效果?等等这些技术层面的追问,目的在于把一条新闻做得“色香味”俱全,务必夺人眼球,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是该将镜头对准哪里?该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的角度和切入点落脚点应该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王莹 《声屏世界》2013,(3):17-18
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一场战役,对广播媒体而言,这场年年都打的战役的胜利并不那么容易。怎样改进程序性报道,让听众乐意听?怎样创新报道方式,让听众听得新鲜?怎样扎实报道内容,让听众听得明白、听得高兴?今年是是笔者第二次参加江西省"两会"报道,虽然已不复去年的青涩、  相似文献   

11.
樊增民  谢旭 《军事记者》2008,(11):35-36
如何更好地报道军委首长视察部队的活动?一篇663字的特写用于报道军委首长参加的座谈会是不是有点“大题小做”?  相似文献   

12.
刘宏 《青年记者》2008,(6):9-10
当研究中国的政治报道时,最容易引起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政治报道与政治文明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的政治报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政治?反过来说,是否只有等到中国的政治文明建立了,中国的政治报道才能获得巨大的进步?一句话,就是谁影响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0,(17):21-21
当前,媒体上的各种报道花样繁多,但公众喜欢哪一种?他们还希望有哪些新的报道体裁出现?请看本刊的调查。  相似文献   

14.
何谓负面报道?负面报道没有价值吗?对这个问题分歧已久,各种说法自有睿见。笔者认为,负面报道不仅存在,而且是西方新闻界的热点,近年在我国媒体上也占有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面对这一突如起来的特大天灾,中国新闻网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最新的地震和抗震情况,你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快捷的反应?你们的报道重点是什幺?突出了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董玉阳 《新闻世界》2011,(12):220-221
媒体作为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者和社会的监督者,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报道?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毅 《传媒观察》2007,(12):23-24
节假日报道是媒体日常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媒体对节假日报道感到束手无策,总感到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因此,相对于工作日的报道来说只好减少报道的内容和版面。然而,节假日报道真的不能突破吗?日,否!关键是要转换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怎样转换?回归节假日的本真——休闲!在以休闲为主题的基础上实现报道方式和报道竞争策略的组合。  相似文献   

18.
寻觅特点     
一位富有经验的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记者的工作手段是什么呢?主要是选择。这话说得真好。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是凭想象来创作,而只能靠事实,要忠实于客观事实,真实地进行报道。报道什么事实?记者从每次工作的第一步就开始了选择。选择什么事实来进行报道?选择什么角度来进行报道?记者无权编造或改变事实,但是,记者有权对事实进行选择,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这是记者的权力,也是记者的基本功。怎样选择事实来进行报道?早在五十年代初期,著名记者毕山就曾在一篇介绍新闻写作经验的文章里指出:抓住事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典型报道的辩证思维焦来明新乡日报焦来明典型报道是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人或事所进行的比较深入的报道。但何为“有代表性”?何为“有普遍意义”?如何才能“比较深入”?常常是记者苦苦思索的问题和孜孜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在典型报道过程中,少一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爱看经济报道的人多了起来,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得怎么样了?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东南亚为何会发生金融动荡?对我国及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的影响如何?……这些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事实的报道──经济报道──成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但是要让大多数外行人对他们不太熟悉的经济报道感兴趣,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要搞好经济报道,关键是要把经济报道写“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就是一位把经济报道写“活”了的记者。詹国枢极力倡导新闻的“第二种翻译”,他曾说过:“我写经济报道,力求做到八个字: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我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