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陆地,第一次是他去我们学校讲课,这次是在他的家中。但是听到并开始关注陆地这个名字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听说他,是因为他是我国大陆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关注他,是因为他在我国电视产业化研究中的建树。陆地198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蚌埠市建委、蚌埠日报社。1990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第二学位,1992年7月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在当时大名鼎鼎的“辣椒”版担任了近两年的编辑。应该说,陆地的这段经历与当时大多数人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他自己的话说,“当…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里,从小受到的是封建思想和旧礼教的“熏陶”,刚满5岁时,就开始读《三字经》。1909年春,经过八年多儒家文化的“启蒙”后,韬奋走出了家塾,考进了福州工业学校,开始接受“洋学堂”的教育。1912年10月,韬奋17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带到上海,报考南洋大学附属高等小学。当时已开学一个多月了,而4年级中正好有一缺额。经沈叔速校长亲自主持考试后,韬奋作为插班生进入该校,开始了他在上海的求学生涯。(-)南洋大学当时已经是国内著名的工程学校,由附小毕业可直接升中院(即附中),中院毕业可直接…  相似文献   

3.
肖英 《兰台世界》2005,(11):59-59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来到铁岭,入银冈书院读书六个月。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铁岭时几次提起“我12岁时在铁岭银冈书院读过书”。当时陪同视察的邓颖超同志对铁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田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回想起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龙首山,他进的第一所学校是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4.
江怀  周洁 《湖北档案》2003,(12):36-38
1925年2月,中共开国大将陈赓随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参加第一次东征,任宣传队长。10月,又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在第一师第四团任连长,后调任蒋介石护卫连连长。东征胜利后,他被蒋介石调到身边任侍从参谋。不过他没有想到,有一天竞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相似文献   

5.
凤凰 《新闻天地》2011,(2):42-43
湖北大学生晏焕义用“结婚”和生育给自己、女友和双方家人一个无奈却又认可的答案,只是他的大学生活从此变得忙碌而艰涩。这是晏焕义第二次被推到媒体镜头前,第一次是在2009年10月2日。当时的报道说,22岁的大三学生晏焕义迎娶20岁的初恋女友,但报道却忽视了两个非常关键的信息:两位新人并未领取结婚证书,而且新娘已有8个月身孕。  相似文献   

6.
林波 《兰台内外》2006,(4):60-61
一个曾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孩子”,最后却成了2005年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这缘于只有初中化的父亲那套与众不同的教子法。许多家长都习惯给孩子用“加法教育”——这次你考了第二,下次你就要争取考第一,你能考上二流大学,那么你就要冲击一流大学。毛庆劳却在给儿子做“减法教育”——“你能考100分,考99分就足够了”。毛庆劳用自己独创的“减法教育”,育出了一位优秀的青年学子。  相似文献   

7.
叶浅予自传     
1922年我15岁时,高小毕业,投考杭州的中学.吸取前一年投考第一师范失败的教训,这次考了三个学校.除一师之外,还加考一中和新办的盐务中学.结果,一师仍然落榜,一中和盐中皆被录取.父亲认为盐中是盐运使衙门办的学校,毕业后找工作较有把握.我也想,进一中,毕业后虽有利于升大学,但父亲经商,不一定能送我进大学,于是决定顺从父亲的意愿,读盐务中学.  相似文献   

8.
三进畲乡     
铅山县太源舍族乡位于铅山县以北80公里的大山深处,山峦层蟑,山道弯弯。2600多畲族村民分散在十几个自然村居住。1999年我三次进畲乡。第一次进畲族乡是春寒料峭的3月,我陪同省厅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搞广播电视盲村调查,来到群山环绕的畲族水美村,全村80多户只有一台14时的小彩电,是用来放VCD的。村长说:他曾举着9米高的001接收天线绕着村子的至高点试收,但收不到一点图像,只好作罢。大山阻隔了电视信号的传播,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盲点村。第二次进畲族乡是国庆前夕。太源水美村已开通了电视,能收看到中央一…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考注重全面发展美国的高中学制是4年,考大学不是单凭高考的“高分”,而是靠这4年各科期评成绩平均分必须在“B”(良好)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所以在美国,凡是想申请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从跨入高中校门的第一个学期的第一门课开始,就拉开了“考”大学的序幕。美国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平时成绩和各种考试之外,美国高中生要想考上自己渴望的大学,还要与众不同的推荐信。这封由老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撰写的信,不再重复该学生的学校学习成绩数据,而是用生动的事实,向该生报考的大学讲述他(她)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  相似文献   

10.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来到铁岭,入银冈书院读书六个月.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铁岭时几次提起"我12岁时在铁岭银冈书院读过书".当时陪同视察的邓颖超同志对铁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田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回想起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龙首山,他进的第一所学校是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1.
叶子 《今传媒》2005,(11):62-63
从3月28日央视二套推出“今晚”节目到现在,已经八个月时间了,高博作为央视这一档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受到很多观众的关注。他的语言和节目中一样幽默,但调侃之余,他非常认真地表达了对“今晚”的思考。生活中的高博高博的老家在内蒙古,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上大学时就开始在电视台做节目了。毕业时他以全班男生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中央电视台,并在二套的“旅游风向标”做了两年的外景出镜主持人,他还是央视“挑战主持人”的金奖获得者。采访中,高博向记者进行了自我介绍:“高博,男,现在不到三十,但长得…  相似文献   

12.
人生走路,问他如何走出第一步,恐怕难以回答。同样,问一位作家如何写出第一篇文章,可能也难以准确回答。我属于这种人,同时也不是。这是因为我身后时时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在。第一次是“九一八事变”。那天下午,日本关东军侵入我们冯庸大学,用机枪对着我和我的同学,我们在学校锅炉房墙角蹲了整整一个下午。那时,整个楼房被搜查,校长最后被带走。同学们也在第二天夜间赶到皇姑屯车站,从此流亡北平。这一年我太年小,不曾留下什么文字。第二次是六年以后的“七七”事变,我正留在北平城内。最初,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寇,我同北平报社…  相似文献   

13.
李维 《出版参考》2009,(8):33-33
洪辉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考托福出了国。因为父母都是普通的小学教师,供得起他读大学,却供不起他出国留学。所以,他只好向亲戚借了2万多美元,才到了美国。  相似文献   

14.
交规噩梦     
我的一个朋友考交规考了五次才及格,成了我们嘲笑的对象,只要提到这事便说他“智商”低。当我第一次考试,志得意满按了“交卷”键,电脑屏幕上缓缓打出“对不起,你的考试分数88分,不及格,请继续努力”时,我的心立刻凉了半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关注》是扬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每晚9:30播出的晚间新闻杂志栏目,这是在江苏省名牌栏目《记者观察》基础上扩版而成的,长度为25分钟,从2001年3月5日首播,至今已经开办了一年多。作为一个非黄金时段新出现的栏目,《关注》第一个月的收视率调查是5%,但第二个月就迅速上升到12%,几个月后上升到14-15%;2002年1-11月份平均收视率达到18%,高峰收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闻界面临各种新闻侵权诉讼,“新闻界的新闻”受到社会格外关注的今天,天条另类新闻引起了疲顿中的新闻工作者的莫大兴趣。 据红网报道:网报道:2001年9月20日,湖南衡阳日报社主任记者甘建华,以损害赔偿为由将曾经状告他名誉侵权纠纷而败诉的C夫妇二人告上了法庭。衡南县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定于2001年11月8日(新中国第二个记者节)开庭审理(注),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开创了一条全面保护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的新路径。 这是中国记者第一次向错告他人者发起的进攻,也是一次捍卫“中国记者”的荣誉之战。 …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特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因微软案而成为焦点。现在,他给自己也给微软一个说法:微软确实触犯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具体的处罚将在两个月后作出。杰克逊法官据说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第一次引起全美的注意,是参加尼克松第二度美国总统时的竞选策划班子,主要负责金融方面的事务。他担任地区法官后主审过的几个著名案件包括:1991年,以私藏和使用毒品罪将华盛顿市长马里森·巴里送入监狱,1994年,在一起指控参议员鲍伯·帕克伍斯性骚扰的诉讼中,迫使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著名报人、新闻教育家俞颂华到广西办报之前,曾两次来过桂林。第一次是1936年1月,他当时是《申报周刊》主编,偕编辑石西民、娄立斋参加中国社会教育年会组织的广西考察团赴桂林采访。第二次是1937年底,南京沦陷,他托人将家属送到桂林,自己于次年春抵达桂林,安顿家属后,应聘赴湘西芷江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任教。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第一次接见周碧泉时,送他一支钢笔;第二次接见他时则送他两个烟斗,并说:"一个送给你,奖励你在远东的情报工作干得好。另一个请你转交毛泽东,并代我向他问好。"周恩来亲自为他颁发红军纪念章周碧泉原名周绪亨,1910年出生在平江县思村乡蒋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就帮父母上山砍柴做家务活,仅读了几个月的夜书。8岁时就到地主家放羊。  相似文献   

20.
编辑史学的独特耕耘──李明山著《中国近代编辑家评传》读后感言李频回想起来,第一次听说他研究中国近代编辑史是在1987年,我正在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攻读编辑学硕士学位,李明山由学校历史系调入学报。导师有一次跟我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编过好几年河南省地方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