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新闻知识》在一些文章中使用成语时,往往出现错别字。例如:今年第7期,题为《我说“我”》一文中有“凭心而论”;去年第3期,题为《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一文中有“哲理名言”;同期题为《闲心耐心细心》一文中有“唾手可为”。以上三例中的“凭、哲、为”均为别字。正确的写法应分别为“平”、“至”、“得”。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1,(22):83-83
最近出版的《亚洲周刊》刊登题为《虚构的娱乐为历史翻案》章,质疑最近公映的日本大片《独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3,(40):43-43
8月27日《人民日报》一篇题为《让自荐竞选多起来》的章说:“让自荐竞选多起来,就是发动群众选好自己的代言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丰富人大选举工作,为人大工作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4.
《扬子晚报》1992年3月25日五版,题为《访宋丹丹》一文中写道“……一发不可收拾……”。《新闻战线》1992年第3期,题为《“爬格子”人的呼声》一文中写道:“……一发不可收抬《新闻爱好者》(河南)1991年  相似文献   

5.
一家报纸在一篇题为《要“算”才能“了”》的文章中写道:“因此,应该提倡积极的、名符其实的‘算了’……”;一份漫画报纸在题为《佳句分析》一文中用了“竞竞业业”;一张晚报在题为《杨振宁关于做学问的三点建议》一文中说:“……第三点建议是,不要怕不按步就班的学习方法……”;一本电影杂志在一篇题为《让女豪杰们收鞭下马吧!》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新闻写作中的求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把思维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求同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沿着一个方向去思考,寻求唯一的答案;而求异思维则不依常规,沿着不同方向思考,以探求新的多样性的结论。1994年9月3日,《解放军报》周末版一版刊登的题为《血沃和平》的组照引起了行家关注。10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了题为《有眼光有气魄有匠心──评照片<血沃和平>》的评论文章。不久,9月17日《解放军报》又续发了专题报道《血沃和平》。《血沃和平》这一专题的核心内容是广西边境雷场变商场。昔日一场边境局部战争…  相似文献   

7.
拙文一论编辑成才之路,题为《关键在放手》,强调的是培育者。此篇二论编辑成才之路,题为《环境很重要》,强调的仍是培育者。不过它比前论所言的培育者范围要小,只指其中的单位领导和领导机构,我们统称之为“领导”。领导用人要“放手”,但却不能放弃自己的培育责任。责任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1月28日午休时,笔者在网上看《新京报》的“评论”板块,竟然发现重稿:“综合评论”刊出题为《利息税早该调整了》的文章,署名“易宪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经济评论”刊出题为《利息税早就该调整了》的文章,署名也是“易宪容”。  相似文献   

9.
(一) 27年前的11月1日.也就是1978年11月1日,北京日报第一版刊发了一条题为《尽快落实政策,保护公民房屋所有权》的消息,并配发《宪法定了,就要照办》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知识》第7期有两篇主旨相同的文章,一篇题为《谈谈提高新闻工作的素质》,另一篇题为《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读后感到意犹未尽,不揣冒昧,谈点门外汉的看法。作为报刊的编辑、记者,同其他行业一  相似文献   

11.
期刊览要     
《中国新闻周刊》2001,(32):69-69
广州出版的最新一期《新周刊》刊发封面专题章,题为《婚姻股》。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日报4月30日题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误区》一文说,“知识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一说,源于1996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不久被我国科技界、新闻界某些人士提炼而成的。这种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甚至“知识经济时代”的说法,在经济学意义上未必严肃。 文章说,“新经济”一说,最早见诸于美国1996年出版《商业周刊》所编发的一组文章。如果像美国某些政要们那样,将“新经济”拔高为一种类似工业革命那样具有深远意义、正在改变资本…  相似文献   

13.
国家图书馆藏有两部题为“夏天桔《正思斋文集》”的稀见元人别集。二书只有卡片著录,其中一部在普通古籍馆,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8册。”另一部在善本部,著录为:“《正思斋文集》十二卷,元夏天桔撰,清抄本,4册,10行21字,无格。”但未见于《北京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可能是近年来从普通古籍中提取的善本。  相似文献   

14.
6月28日,《新华日报》A1版发表了题为《应上海市委、市政府邀请张云泉为申城党员干部作事迹报告》的消息,同期的B3版发了同一记者写的反映张云泉到申城作报告的背后故事《张云泉,悄悄提前进沪为哪般》。  相似文献   

15.
编辑起码     
2005年最后一期《中国编辑》,要开展“做一本比生命还要长的书”的专题讨论。大约是我为该刊上一期写过题为《一本书主义与一本书运动》的卷首语,在主张上彼此不谋而合的缘故,编者约我为此专题再写一篇东西。出版业内同好,相敬不如相应,况且前一篇写罢,有些意犹未尽,于是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16.
朱鹤龄《诗经考异》有题为朱鹤灵者,误。郭师古《毛诗均谱》有题为郭汝特者,误,郭汝特为捐资助刻者。《变雅断章衍义》有题为古伤心人者,古伤心人实为著者郭柏荫之号。《诗说解颐续》有题为徐玮文者,玮文实为著者徐植之之字。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人们发 现,1985年3月7日这一大,小平同志有两篇讲话,前一篇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后篇题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为什么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在同一天内作两次讲话?笔者当时为文汇报驻京记者,出席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得以在中南海怀仁堂聆听邓小个同志的报告,目睹他的后一篇讲话,是应邓颖超同志的敦请而作的即兴演说,印象尤其深刻。那天是会议的“压轴戏”,事先得知邓小平同志将发表讲话,主席台上坐满在京的中央领导同志,各部部长、委办主任全都出席,真可谓冠盖…  相似文献   

18.
说到新闻的“快”,忽然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题为《新闻商店》的漫画,内容为——几名顾客在新闻商店门前问道:“有新闻吗?”  相似文献   

19.
名人与题目     
周恩来的非凡手笔1946年,当东北民主联军解放长春时,4月16日、17日,重庆和上海的《大公报》,先后登了一篇题为《可耻的长春之战》的社论,为国民党张目。周恩来同志立即责成重庆《新华日报》起草一篇社论,并对草稿作了大量修改。原稿题为《驳大公报》,他圈去了这个题,挥笔写下针锋相对的8个大字:《可耻的大公报社论》。这篇社论在18日发表,有力驳斥了《大公报》的污蔑和攻击。  相似文献   

20.
靖晓燕 《新闻窗》2005,(5):31-31
前不久,编辑接到一条稿件,题为《惠水拨出46万元对高能耗企业实行电价补贴》,略加思考,就“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