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笔者读到河南省一所学校校长的一篇博客文章《我们到底要怎样评课?》,感受颇深. 这位校长在文章中谈到他在其担任顾问的学校指导教学工作时遇到的一件事:听完一个班的语文课,课讲得一般;当他询问什么时间评课时,组织者回答说,不再组织统一评课了,改在QQ群里进行.而这位校长不赞成在QQ上评课,他认为:"评课与听课一样重要,甚至评课比听课更重要";"评课不是单单评给授课人听的,而是一次所有听课教师共同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教育智慧、交流教学技巧的活动";"评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日,翻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把前来听课的邻校教师完全迷住了。课后,同行们请问这位教师,为备这节课花了多少时间,这位历史教师回答道:对每一节课我都在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不  相似文献   

3.
正本学期初开始,校长就从六年级开始依次进班听课半天,这样的活动是一次校长了解班级的机会,也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老师展现风采的时机。预谋本周,校长听课的步伐终于快轮到我们班了。这天上午校长坐镇隔壁班半天,"大人物"驾到啦,孩子们充满好奇,但只是胆怯地在隔壁教室窗户外张望。到了课间,我故作神秘地问学生:"今天走廊上发现谁啦?"孩子们说:"是校长!"个别孩子还急着补充:"校长在三班听课呢。"我赶紧顺着说下去:"那你们想不想让校长也来咱们班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状况、管理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校长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管理教学工作。因此,听课是校长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余校长:你提出的新任校长如何听课、评课的问题十分重要。我认为,作为一个新上任的校长在听课和评课中至少要注意:一、确定听课的目的和计划校长听课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切忌随意。校长的听课计划一般应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听课的目的校长听课所要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校校长深入一线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校长推门听课”也时常面临尴尬,管理者只有化弊为利,才能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听课评课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抓好了听课评课,既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又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目前,在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校长应该如何听课评课呢?校长听课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注意听课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广泛性。校长听课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不能随心所欲,"乱点鸳鸯谱"。更不能虎头蛇尾,而应当持之以恒,使之贯穿于整  相似文献   

8.
听课,是校长了解教学状况、管理教学工作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校长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管理教学工  相似文献   

9.
李玲 《教学随笔》2007,(4):47-48,45
集体备课备什么?备对教材的理解,备教学过程的设计,备练习的设计,备拓展的内容,备学生的接受状况。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听课。只有有目的的听课,并做到结合理论及实践评价总结听的课,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也就是真正的集体备课是由备、评、反思三部分组成。只有认真地、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坚持做好这三部分,集体备课才能达到“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起到敦促教师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力 《教师》2013,(18):126-126
教师听课是学校教学工作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把听课比作一种武功,那么听课也有秘籍。本文以武功秘籍的幽默方式介绍了教师怎么听课——强调以"内外兼修"的方式进行听课。  相似文献   

11.
有目的地听。听课的总目的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每个听课者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同一听课者在不同时期听课目的也不一样。一般地说,领导听课是为了检查和了解教学情况;青年教师听课是为了向其他教师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有时听课是为了扩充知识面,有时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有时是为了交流经验,有时是为了学习借鉴。只有明确了听课目的,才能提高听课效果。 有计划地听。听课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单项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纽约时报》2010年12月3日报道,美国大部分学校的老师是由校长或其他管理者抽查听课,填表评定其教学的。去年的"新教师计划"的研究表明,9/10的老师得到了评定的高分。"新教师计划"是一个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非营利性组织。  相似文献   

13.
听课,是课堂教学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由于校长的观点、理解、认识、理念等不同,听课的效果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有的重在评估、有的重在监督、有的重在研究等等。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听课都能促进上课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对于校长而言,听课活动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作为学校领导,要把听课活动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中,校长进课堂的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学校发展的一种隐患。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年要听所在学校的每位教师的15节课,全年听课总量达450节~480节。他认为,如果没有听够15节课,对这个教师就毫无了解;如果一天没有听够两节课,等于一天没有办事。由此可见,听课对于每一位校长而言,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领导者听课的方法可以有如下几种:一是散点式,也叫“随机抽样法”,即有时间就去听课,不拘科目,不拘师资情况。这种方式对新校长来说,尤其有用。如我刚调到零陵师范学校任职后,为了尽快熟悉情况,进入角色,便采取散点式的听课方法,拿着学校的总课表,想听哪位…  相似文献   

15.
听课学校都重视听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都不同程度地给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但年轻教师听课往往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听课是为了"克隆"——年轻教师容易把优秀教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还不知道听课究竟听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一忌:“一锤定音”一直以来,一些学校在听课评课中实行“论资排辈”,先由校长进行评课,然后其他教师依次“附和”。一来,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万事得由校长说了算,所以在评课时也就顺理成章地先由校长评;二来,校长大多德高望重,让校长先评,也体现教师对领导的尊重。“教师客气,校长当福气”,在评课时,一些校长也总会当仁不让,心安理得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指点江  相似文献   

17.
高海明 《教育》2013,(11):35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人才计划如雨后春笋般从各地各部门冒出来,让人们应接不暇。在高端人才聚集的大学里,校长们恐怕都说不清究竟有多少个人才计划或人才工程,更难弄清每一个计划的异同和特点,真可谓"人才计划辈出"。前不久,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一句"让‘人才’而非‘人才计划’辈出",引起社会上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而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民间俗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  相似文献   

18.
<正>1.备好每一节课。一是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单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二是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通过多观察、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做到"以学论教、因材施教"。三是备教法。在教学生学法的基础上,结合教  相似文献   

19.
听课,是学校领导一项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了解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能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领导的听课节数作了明确要求,有的地方规定:每学期校长听课不得少于80节,副校长不得少于60节。校领导听课,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听课形式——"跑课"。"跑课"是指学校管理者不提前通知任课教师,不征求授课教师的允许,随时进入"正在进行时"的课堂进行听课,且听课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  相似文献   

20.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