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  相似文献   

2.
邹淼 《考试周刊》2015,(18):193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让幼儿"快乐"和"自主",通过激发兴趣和游戏化实现美术活动带给幼儿的"快乐",并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创作题材、自由表达创作心得和体验丰富的创作形式,发挥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3.
陈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241-242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的重要课程,因而我们在工作中要对这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认识、理解能力,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孩子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美术课不同于传统课堂活动,在活动方式上更具有灵活性。从这一程度上讲,愉悦活动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兴趣活动中逐步地渗透理解知识,以利于孩子们更好地认识美术知识,打下一定的美术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4.
顾怡 《成才之路》2016,(5):70-71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巧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创作美术作品,可以让幼儿感受生活,感受美的体验,获得自然的审美情趣。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利用废旧材料的方式和现实途径众多,如:在区域环境布置中,渗透生活化美术活动;在教学中,渗透废旧材料的美术活动;要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让孩子自主学习,大胆创造。  相似文献   

5.
丁莉 《教师》2009,(12)
幼儿园美术活动不光是培养孩子的美术技能.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孩子进行美术创作的相关因素,提出应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能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美术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润冰 《科幻画报》2023,(5):275-27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美术知识技能,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幼儿园及教师应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艺术活动的整合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美术活动中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春燕 《家长》2023,(31):179-181
<正>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课程,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可以丰富美工区的活动内容,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使美工区真正成为孩子自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小天地”。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对大班幼儿的美工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探索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评价其对幼儿美术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景云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236+238-236,238
正确把握方向,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园从优化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入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美术活动游戏化。让鲜活真实的形象映入幼儿的眼帘,变图片示范为启发观察。注重个性差异,进行多层分组教学。引入各种表现媒介与手段。从关注作品到关注孩子,动态评价和集中评价两相宜。多种美术活动形式并举。家园合作,注重日常美术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对于处于幼儿园学习阶段的孩子而言,其对于探索未知事物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引导。正所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不仅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思维潜能,更能够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平衡发展。尤其是在美术课程中,通过美术游戏的巧妙引入,让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审美体验,体会艺术美感。本文立足于游戏化美术教育的价值意蕴,针对幼儿园审美教育中游戏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关于优化幼儿园审美教育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的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孩子幼时的教育现在也越来越被看重,如今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更是备受关注。3-5岁孩子的创造力是相当丰富和富有想象力的。本文从游戏的角度结合美术,探索如何将游戏融入到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中。旨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在美术大班教育中游戏如何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幼儿园常见的美术教学现状,作为教研人员总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基本理念,让孩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灵动地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新,更加多元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对比实际美术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问题的呈现提示和引领一线的老师们更多地学会读懂孩子,在读懂孩子的基础上顺应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把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开展的更为生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2.
马珍 《中学生阅读》2009,(12):50-51
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对幼儿进行美术启蒙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小公民的重要使命。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涂鸦是孩子给我们的礼物,教育是我们给孩子的礼物,那么幼儿园美术教育怎样才能成为好的礼物呢?笔者通过对幼儿圃美术情境教学的探究,结合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实情,总结了其对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教育导刊》2013,(1):97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创办于1954年,是一所隶属于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全寄宿制幼儿园,也是一所有着50多年历史、培养了超过2万名孩子的知名幼儿园。该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为指导,坚持"一日生活都是课程"的理念,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动手动脑的探索活动、新奇有趣的专科活动、轻松有序的生活活动、启智明德的节日活动等促进幼儿全  相似文献   

14.
陈晓燕 《考试周刊》2014,(41):185-186
当下,注重发挥幼儿主体性的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搞得轰轰烈烈,我园利用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向其他幼儿园学习、取经,艰辛探究与实践,但收效甚微,活动区越来越"死"。现在多次尝试、反思之后终于顿悟:农村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去"创作",让活动区"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王丽萍 《家教世界》2013,(10):19-20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幼儿的教育离是不开生活的,幼儿的教育需要生活。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的实践教育相互结合,与美术活动相互融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幼儿美术教育的生活化,使美术教育不再单一、不再枯燥无味,让美术教育能够真正"活"起来,使幼儿喜欢美术活动,体验到参加美术活动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史曼琼 《教书育人》2013,(12):54-55
素质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幼儿园"六一"的演出活动是大多数幼儿园所相当重视的一项重大活动。之所以相当重视,是因为小朋友能够在节目中比较突出表现音乐、舞蹈、美术、语言等各方面的表演才能。"六一"是幼儿园素质教育成果的一次大展演。小朋友的兴趣高,家长们也很关注。之所以重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六一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第二,幼儿园的教育注重"全面全体"。  相似文献   

17.
一、重塑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特点因势利导.才会得到好的实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应突出以人为本,定位于人的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发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目标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萌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主动投入到美术活动中,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两条腿",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这"两条腿"缺一不可。而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了入城打工,无法照顾孩子,祖辈家长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重担。如何提高他们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幼儿园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的美术学习包括创作活动和欣赏活动,但欣赏活动的重要性常常被人忽视。许多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只要把画画好了,就是把美术学好了。甚至有一些幼儿园的领导也这样认为,这无疑是对美术学习的片面理解。那么,为什么要强调美术欣赏活动的意义呢?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实 现和幼儿兴趣的有机结合,融合生活化的特征。幼儿园生活化 美术活动开展是提升幼儿们审美能力的需要,更是丰富孩子们 情感世界的需要。文章从笔者个人教学经验出发,分析幼儿园 美术教学的现状及生活化美术活动开展的策略,为老师们提供 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