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会尊重他们不断增强的独立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管理全过程。将柔性管理理念贯穿于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过程的始终,采取柔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职院校早在 20 世纪初就已经在我国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有今天的成就。本世纪以来一直在研究对学生的管理问题,最终敲定以柔性管理为主要方法创新管理策略。为了使中职院校顺应时代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中职班主任管理为参考,主要对于柔性管理的定义以及特性展开分析,进一步研究柔性管理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沈德海 《广西教育》2014,(2):57-58,60
在分析中职学生特点以及中职学校管理现状,在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引入柔性管理思想,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陈青云 《成才之路》2014,(22):14-15
中职学校的宿舍管理,具体而言就是与学生的日常行为打交道,通过监督、引导、管理学生的衣、食、住、行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意识、思想、品质、人格。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寝室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在很多中职学校,由于片面地引进高等院校的管理模式,而忽略中职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因此管理效果不容乐观。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学校面临着中职学校管理体制不顺,手段落后,力量薄弱,管理与建设严重脱节等状况。因此,改进和加强中职学校宿舍管理水平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校中纯男生班级普遍存在不爱学习、自控能力差、班级风气不好等问题,管理难度较大。这与学校教育、男生性格因素和班级结构不合理等有关。班级管理应该采取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把制度化的刚性管理和情感化的柔性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张军  于学祥 《教师》2013,(23):39-3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并根据学生自身和学校发展的特点来完善学校管理工作。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管理工作中运用柔性管理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本文针对柔性管理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网络实验室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技能的实训平台,是提高学生网络技能水平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基础.文章从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要求以及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中职学校加强网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文一 《中小学校长》2020,(3):54-55,59
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自身的特点。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状况,我们需要增强实践创新的意识,积极改进德育管理的策略,努力提升德育管理的品质。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需要引入校史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完善社团组织、开设心理课程、建设网络平台、优化家校管理,由此可以有效地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当前,柔性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有效性和重要性正日益显著。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现行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现状,导致了现代学校管理中很多问题的出现。学校教育管理应当有效结合柔性管理这一重要理念,在有效的具体应用措施中,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的持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珊珊 《成才之路》2023,(32):49-52
柔性管理是一种基于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能使班主任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文章对中职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展开探讨,从柔性管理的含义与特点出发,分析柔性管理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针对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档案管理是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中职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数据支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档案信息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何化解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规范与创新中遇到的挑战成为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阐述基于信息化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规范与创新的意义,探讨中职学校档案管理规范与创新的策略,旨在提升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促进中职教育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高职院校进行二级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方向和目标,通过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二级管理框架构建及实施的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在实行二级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党政分工协作、宏观调控、分步实施等原则,并且,必需要处理好学校与二级单位、各职能部门及职能部门与二级单位的关系,才能使二级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而管理过程的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柔性化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学校领导者建立自身影响力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了当前中小学刚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构建"人本理念"指导的柔性管理模式及有效实施柔性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13,10(2):205-220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earning culture in schools is important for education to take place. The erosion of the learning culture which often culminated in the poor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Grade 12 learners in township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en a cause for concern for many years.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s countless efforts to rectify the situation have been to no avail. This article endeavours to establish the contribution that school principals can make towards resolving the problem. As manager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 of the school, the principal is in a suitable position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d it is also his or her primary responsibility to lead and guide the school towards the attainment of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incipals' role in restoring a learning culture in township secondary schools. It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r functions that principals can employ to restore a positive school culture.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an interview from the principals of effective secondary schools. The literature study and the views of the principals obtained by means of a questionnaire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rategies in restoring a learning culture.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 in terms of school management, teachers, supporting employees and materials – in secondary schools. We use a flexible budget constrained output distance function model to estimate both technical and allocative efficiency scores for 448 Dutch secondary schools between 2002 and 2007.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technical efficiency amounts to about 78 percent, implying that, with the given resources, schools could improve student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by 28 percent. In terms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 we estimate a 0.65 percent overutilization of teachers while management and supporting personnel are underutilized. The outcomes indicate that,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schools, the average school is close to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eacher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福建省中小学、中职学校管理队伍的个人品德修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素质、组织管理水平和能力、身心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关于学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天津教育》2021,(3):157-158
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也不够健全。因此,学校应有效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策略的重视,积极更新中小学教育的管理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思想,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实现对中小学教育策略的创新,从而满足当今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本文就中小学教育策略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高职对接是一项新的课题,结合对福建省13所中高职土建类专业学校的调查研究,对中高职土建类对接模式进行探讨,认为可以采取学校核心文化对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接、教学过程对接、师资力量对接和实训基地对接等模式,以更好促进中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9.
陕南三市是陕西工业欠发达、农业水平不高的地区,现阶段的几所高职院校由中专合并组建而成,由于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体制不当、专业设置不合理,招生秩序混乱、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缺乏特色等问题,使几所高职办学出现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出现问题的原因作了分析并就解决这些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s a key issue for success in leading educational reform and school improvement. Demands for more flexible, responsive, and enterprise‐driven schooling require that school leaders can create the kind of conditions which sustain vigorous processes of continuous school improvement. To meet this requirement, school leaders must be in command of a broader range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expertise than was traditionally required of them.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s make it essential for school leaders to have a high level of awareness of their preferences for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a commitment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findings of a survey‐based study of school leaders’ attitudes and preferenc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Australia. Surveys conducted among principals and deputy principals of primary (n = 233) and secondary (n = 180) schools reveal some important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e extent to whic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aders have recognized the potential for work‐based and peer‐assiste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