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句子的语用平面上 ,由于表达的需要 ,句法成分可以移动其静态位置 ,移位不改变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只改变语用功能。移位可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移位 ,其语用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由于表达的需要,句法成分可以移动其静态位置,移位不改变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只改变语用功能。移位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移位,其语用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3.
在句子的语用平面上,由于表达的需要,句法成分可以移动其静态位置,移位不改变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只改变语用功能。移位可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移位,其语用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Formal and semantic discrepancies)是言语表达中的一种变异(deviance)现象。本文从句法、语义和逻辑三个不同平面对现代汉语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以下简称“脱节现象”)进行分类和展开分析,探索它在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探索它与逻辑、修辞的联系和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的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句子分析可以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这是基础。动态分析就是对句子进行语义和语用分析,语义和语用只有通过句法结构才能体现出来。但句法分析不是自足的,它必须依靠语义、语用的分析才能自足。“只有抽象的句法关系,而无语义语用的句法结构,不可能成句;只进行句法分析而不进行语义和语用的分析,也不是缤密的句子分析。”①语法分析的目的是说明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关系,因此,语法必然会涉及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在折句时,我们要使三者科学地结合起来。“使语法分析做到形式和意义相…  相似文献   

6.
句法规范需要通过整理已被广泛使用或新出现的句法结构,判断其发展理据、使用效果及对以后句法结构发展的影响,让人们在使用汉语时有句法结构的明确标准,并使汉语的使用和演变发展符合句法结构的演变发展规律。因而需要对句法结构的使用进行正常规定(描写);研究句法规范的成与误,总结其经验教训,并对句法结构的发展进行解释,对误例进行反面分析;研究句法在当代的演变发展情况,对其作出评价与抉择。由此出发可知,句法规范是一门有着自己独特学术价值的学科门类,注重语言发展的可能性与演变发展的度以及适用范围的研究,提供语言正确使用的依据,引导人们使用合理的、有传承价值的语言形式,发现语言演变发展的规律,为以后的规范工作研制出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句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理论。新闻的内容以语言为载体。要靠语言来反映。要满足语言平面的语法规范的制约。句法的得体与否,语义的是否准确,语用的价值高低。直接影响到新闻标题的好坏。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考虑到三个平面的因素。在句法结构“合法”、语义“合理”的基础上。追求新闻标题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结构特点和表达习惯直接决定了它们在表达否定意义时所使用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修辞手段与语用手段的差异性。从英汉否定的意义与形式入手,探讨英汉否定句式的句法结构特点及互译策略,对从语义结构角度联系语境理解否定结构蕴涵的深层含义,避免误译、曲译,从而顺利地实现语际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义的内部意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结构的静态形式勾勒了思维的抽象活动规律,并且以词法的符号特征和句法的线性模式制约了语言内部诸种意义的构建,从而决定了语义的缺省性质。但语言的个别使用方式和交际价值的实现则有赖于既定情境与意图等语外因素的作用。语义缺省的所指未定现象经话语层面整合得到语用补偿,形成对于意义的表达与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语义构词的结构分类是以复合词内部语义的述谓结构分析为根本依据的,所有理据可析的复合词,无论其形式结构是否与句法结构类似都无一例外的具有语义结构。从语义构词法的角度进行述谓结构分析可以还原出词语的历史形式,对于正确理解词义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其词形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习惯表达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支持语义web模糊本体的描述逻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语义web上包含复杂模糊知识的模糊本体的表示和推理,提出了一种描述逻辑的模糊扩展———支持比较表达式的模糊描述逻辑(FCDLs).给出FCDLs语法和语义的形式化定义,并规定FCDLs知识库中的公理和断言形式.FCDLs将模糊描述逻辑(FDLs)中的模糊概念和扩展模糊描述逻辑(EFDLs)中的截概念结合在同一理论中,并将截概念扩展为比较截概念,从而支持对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模糊隶属度之间比较表达式的描述,而其他的描述逻辑模糊扩展均不支持比较表达式.FCDLs具有比FDLs和EFDLs更强的表达能力,能够表示复杂的模糊知识并基于它们完成推理任务.因此FCDLs可实现语义web上包含复杂模糊知识的模糊本体的表示和推理.  相似文献   

12.
言语的“隐形信息”是言语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既可以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声外之意”、“意外之意”,也可以表达断续、重复、省略词语的完整、深层、不尽的“隐形”义,以多种形式表现言语的“隐形信息”,准确表达和丰富了言语的思想情感。言语的“隐形信息”和修辞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对言语的“隐形信息”的训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言语训练,而是一种由浅入深的,难度较高的修辞训练。  相似文献   

13.
会计原则要求人们在说话中语言简洁,而商务英语的表达原则更要求语言简练。然而,实际上商务英语文体中却存在着大量的冗余现象,冗余结构并被广泛使用。这似乎与会话原则和商务英语的表达原则相违背,但分析起来其存在却又有其合理性。本文试图对商务英语文体中冗余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对冗余结构在商务英语文体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中并列表达方式较为常见,且种类繁多。然而目前对并列表达方式的研究却较为少见。究其原因,一是在句法学中,并列关系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间接关系",其重要性较低,二是各种并列表达方式的用法与含义似乎比较简单,没有研究的价值。但从并列各项之间的关系来看,并列结构中存在不同的类别,并不是简单的"间接关系"。从"集合"的观点来看,用法与含义较为接近的"~であれ~であれ"和"~といい~といい"也有着本质差异,它们所并列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别是"或"和"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丰富的语气副词是句子、语篇和语境情态高度词汇化的表现,其篇章、预设和推理功能使表达更为简洁。而与汉语语气副词相应的英语表达并不局限于词汇形式,英语另有重音、语法隐喻、情态名物化、介词短语、动词短语、特殊句式、篇章逻辑等多种形式。由此可知,汉语表现情态义的词汇比英语更丰富,而英语表现情态义的非词汇形式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16.
新出现的句法结构在整个句法体系中具有合理性的条件在于,不与原有的表达形成冲突并能对原有体系的表情达意增加相应形式,或者是新的表义形式,或者是与原有表义形式效果接近的不同表达方式。这种合理的句法结构具有较好的表义清晰度与表达效果,从而具有较高的可接受度,成为现代汉语一种新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中的颜色词,除色彩概念以外,均可表示许多象征意义。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其象征意义也存在着异同之处。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皆取决于本国的文化思想,因此当我们使用这些词语时,决不能一味按本族语的色彩概念来考虑,要注意其特定涵义,尤其对一些出现的惯用语及修辞语中的色彩词更应留意。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长期存在着外来词的使用规范问题,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既不合法、表达意义又不够明确,容易在言语交际中造成误解,因此,不应提倡单独使用外文字母词。应区分不同情况,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语,就不应当再使用;有些外文字母词在汉语中一时难以作出简短而又明确的意译,应当在外文字母词后加汉语注释。规范使用带外文字母的词语可与规范使用外文字母词作同样处理。从汉语外来词溯源、形式及影响和规范四个角度看,外来词在使用中存在着外文化入侵及表意不清两大问题,外来词使用应该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
现代汉语中协同副词“一起、一齐”使用频率较高,存在可替换的现象。采用词频统计、替换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考察,两者的可替换度存在等级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跟它们的语源义有关。“一齐”与“一起”之间的关系既有对立的又有交叉的,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从语法化的角度对两者共时平面的差异进行解释,可以廓清它们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