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恼变快乐     
枯燥乏味的点名已成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项“苦差事”,但又不能不做。我像往常一样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孩子们的应答之声仍是千篇一律的“到”。可点到刘小宇时。他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甩甩袖子,做了个清朝宫廷式的动作,来了句:“嘛!”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我是谁”     
要刚入托不久的弦子(2~3岁)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改变了以往直接要求幼儿讲名字的方法,面是一开始问小朋友:“我是谁?”他们一起说:“蔡老师。”我又问:“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大家都摇摇头。我说:“我的名字叫蔡孙俊。”小朋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接着我问:“那你们是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孩子们都很愿意,一个跟着一个说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我又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再让幼儿说出自己父母的名字。我就这样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常识教育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3.
滕恒 《幼儿教育》2000,(2):27-27
游戏后,我让幼儿休息一会儿。当我冼手回来时,活动室里热闹极了。原来是曾田小朋友挺着“大肚子”,在慢吞吞地走,周围的幼儿又是拍手又是大笑。我急忙走过去,幼儿见了我都跑回坐位去,只有曾田不知所措。我指着他的“大肚子”问:“你的肚子怎么啦?”这时一个小朋友大声地说:“曾田用毛巾被贴在肚子上学你。”这下我明白了,孩子们是在笑  相似文献   

4.
有一天早饭后,小朋友在蒙氏线上进行游戏活动,我看到丫丫和小晨两位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开心,突然,他俩抱着对方嘴对嘴亲了一下,然后又特别开心地笑着。虽然亲亲别人在幼儿之间是一种单纯友好表示,但像这样小男孩和小女孩亲嘴也确实让我震惊了一下。于是我将这件事情默默地记在心里。大约过了两天,无独有偶,一个小女孩涵涵跑过来对我说:"王老师,阿煌亲我嘴巴了!"  相似文献   

5.
秋收     
王宝莲 《早期教育》2002,(10):29-29
午饭过后,孩子们在园内自由玩耍。突然,有个小朋友喊道:“看,树上的石榴笑了。”其他幼儿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我就下几个石榴,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分享起来,边吃边议论:“秋天,有很多东西都成熟了。”“我昨天还吃地瓜了呢。”……我随口问道:“谁挖过地瓜?”孩子们一个个摇头。有个小朋友更是瞪大了眼睛吃惊地问:“老师,地瓜是挖出来的吗?”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我发出了倡议:“明天,咱们挖地瓜去。”孩子们都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6.
快乐点名     
每日点名似乎成了例行公事,而且每每人数还没点到一半嗡嗡之声便不绝于耳。孩子们不是交头接耳,便是摸摸索索、戳戳戟戟。不但孩子们不喜欢这一枯燥乏味的形式,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是又累又生气。怎么办呢?唉!又该点名了。点序号感觉有些不尊重幼儿,点名有些乏味,孩子们的应答之声也是千篇一律的“到”或“Here”。今天点到刘焕中时,他来了句“zhe”,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答到,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此后便是阵阵笑声回荡在活动室里,有的…  相似文献   

7.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1):17-17
最近几天,我班频繁发生拖鞋丢失的“事件”。常有小朋友来告诉我说:“老师我的拖鞋少了一只。”“老师我的一只鞋子被别人藏起来了。”每当这时我总是发动一部分幼儿去帮忙找丢失的鞋。最后谁最先找到,我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画。今天类似的事件又发生了,我同样请几个幼儿去帮忙找。此时我细心观察每个幼儿的表情.结果发现:其他小朋友都在寻找,只有欢欢站着不动,双手在胸前抱住.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听课和观摩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让幼儿演唱歌曲前常常这样对孩子们说:“小朋友,等会要有表情地唱”或“我看看谁最有表情”;小朋友唱完后老师就问小朋友:刚才唱歌时谁最有表情啊?于是小朋友就说:XX小朋友最有表情。老师又问:他的表情怎么样?小朋友说:“很好呀,他一直都是笑笑的。”于是老师也表扬这位小朋友:“你真棒,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9.
对不起     
对不起扬扬是个长得又高又大的男孩子,遇事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老师说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扬扬认为打了人只要马上说对不起,就能得到小朋友的原谅,老师也就不会批评他了。这天,孩子们正在活动区游戏,慧慧忽然喊了起来:“扬扬又打我了。”吴...  相似文献   

10.
我不在乎     
我不在乎文/舒心老师领着中班幼儿开展户外活动,先后有几个小朋友向老师告状,都说强强招惹他们。老师生气了,用手一指,厉声吼道:“强强,到小树下歇歇去!”强强站在树下东张西望,满不在乎。孤立不是上策“我招惹别人,人家不高兴,可我心里也难受,又有谁来关心呢...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2006,(7):56-57
“老师,小玉又抓人了!”随着孩子们的叫声,我发现历历捂着脸哭,坐在一旁的小玉一脸的无辜。我赶紧走过去,小玉着急地解释着:“我喜欢她!”我对她说:“喜欢别人也不能抓人啊,别人喜欢你,可是没有抓你,抓人是不对的!”她不再吭声了,显得很无奈。这是她第五次抓伤小朋友了,被抓伤的幼儿家长都有意见了,建议这样的孩子应该单坐。小玉的爸爸对我说:“老师,真不好意思,总是给你们添麻烦,要不让她单坐几天吧!”既然她的家长这样说了,我就把小玉调到老师旁边的小桌子单坐。游戏时,让她自己在桌上玩玩具,每当这个时候,她总会向一起玩的小朋友投去羡慕的目光,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同时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小玉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伤她的自尊心,但是就这样让她回去再抓伤别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危险在哪里     
幼儿园里,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身边经常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但是由于没有亲身的体验,危险又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孩子们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危害性。如何避免危险事情的发生呢?作为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幼儿关注身边存在的危险因素呢?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由于坐椅子的姿势不正确摔倒在地,头上起了个小包。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注意。于是,我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全班展开了找“危险”的活动。我让孩子们找一找、说一说哪些地方有危险,孩子们积极响应并很快分头去找。不一会儿,就有幼儿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我:“…  相似文献   

13.
户外活动时,我和王老师组织幼儿玩“小鱼小鱼哪里游”的游戏。被选中当小鱼的小朋友在由老师和孩子们围成的圆圈内开心地游来游去。和我拉手的丁丁小朋友很想当小鱼,说一次也没当过,我被他缠得不耐烦了就松开他的手说:“去吧!”没想到他竟然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我终于可以当小鱼啦!我终于可以做游戏啦!”又对我深深一鞠躬说:“谢谢张老师!”我一时愣住了,  相似文献   

14.
开学的第一天,按照惯例,第一件事就是对幼儿上一学期的各种表现进行全面总结,鼓励幼儿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并向幼儿提出今后的要求。那天,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让幼儿来评议老师,听一听他们对老师的评价。于是,我和蔼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以前只有老师可以表场或批评小朋友,现在老师请你们来说一说自己对老师的看法。既可以表场老师做得好的方面,也 可以大胆批评老师做得不好的方面。” 我的话刚说完,活动室里顿时一片喧哗:“嘻嘻,我们批评老师,真有意思。”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很新奇。我怕他们有顾…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班里有一半幼儿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平时讲话都用方言土语,为了孩子们能够从小养成讲普通话的好习惯,我规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用普通话交谈。可是,这样的硬性规定收效并不大,孩子们还是照常使用方言土语。这一天,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便对孩子们宣布:“老师的耳朵非常奇怪,只能听见小朋友讲的普通话,如果小朋友讲方言土语,老师的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话音刚落,唐行越小朋友就用土语大声对我说:“老师,你的耳朵生病了吗?”我故意歪着头,装出一副听不见的样子,“唐行越,你对老师说什么?我听不见。”这次,他…  相似文献   

16.
大班“点点认路”的集体活动正在进行,红、黄、蓝、绿四队以小组的形式为点点找记略的标志。记路结束,带有记路图的版块展示了出来。老师先请红队介绍自己的记路理由,当一位代表介绍完后,老师说:“真不错!红队小朋友想要老师怎样表扬你们呢?”红队中一位幼儿率先说:“要老师抱抱。”另外几位幼儿也赞同说“拥抱”。老师说:“好啊!”非常热情地拥抱了红队的六位小朋友,小朋友也大胆地回抱老师。孩子们一脸喜色,有的头靠在老师肩上,有的脸贴在教师胸口,感觉得出,孩子们心情非常舒畅。当黄队介绍完后,老师说:“黄队的小朋友想老师怎样表扬呢?”  相似文献   

17.
上午我带幼儿去厕所,孩子们便完后陆陆续续回座位上去了,我仍在厕所里照顾其余的幼儿,苏一粟突然跑来告毛聪宇的状,说她把喝剩的水倒进保温桶里,我连忙把毛聪宇小朋友叫过来问:“你为什么要把喝剩的水倒进保温桶里?”她连忙抬头对我说:“于老师你不是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吗?我接的水太多,喝不完,倒了怪可惜的,我就把剩下的水倒进保温桶里了。”我不禁一笑把她搂在怀里,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对她讲:“节约用水是对的,但喝剩的水再倒进桶里,是很不卫生的,因为其他小朋友还要喝,这样容易得传染病。”她点点头说:“老师,以后我…  相似文献   

18.
有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好斗,爱和小朋友打架,甚至惹祸。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也有同感,总是能发现有些幼儿既会拳打脚踢,又会口头攻击别人,还会抢夺别人的玩具或其他好玩的东西,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对于这类事情,我认为,家长和老师不应只停留在责罚的水平上,而应仔细探查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教育引导,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关于攻击性有一种比较流行并且已得到实验验证的假说,认为攻击是对挫折的反应,而干扰或阻碍达到目的就是挫折。如幼儿在想…  相似文献   

19.
她笑了     
她笑了文/樊玉兰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最开心。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玩具、自由结伴。今天,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很快就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地玩了起来。这时,我发现马××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球网,愣愣地看着别人。(她是我班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善言谈,小朋友也...  相似文献   

20.
一件小事     
一次户外自由活动时,我听到珊珊小朋友嚷着:"别和晓彬争了,他姑姑当老师。"我走过去问个究竟。涛涛小朋友带着哭腔说:"老师,这轮子是我先拿的,晓彬又过来抢。"我严肃地对晓彬说:"那儿还有很多轮子,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闹不团结,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听到当老师的姑姑并不向着自己,晓彬有点委屈地走开了。涛涛和珊珊小朋友满脸喜悦地望着我。虽然这件小事过去很久了,但我的脑中常常浮现出孩子们喜悦的神色,那是幼儿渴望公平的心声。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赖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