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刘春生 《考试周刊》2014,(30):57-58
<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适时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势头。一、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处处赏识自己的学生,经常赞美他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  相似文献   

2.
一个好的教师,特别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应该傲点燃学生激情的打火机.想点燃学生,首先要点燃自己.点燃了自己,再去影响学生,而班主任要点燃学生的激情,要从管理和教学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认知与行为习惯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小学生的品行发展。因此,小学教师要注意建设与优化师德,借助自己的积极影响去改善小学生的意识行为。本文将从教师要成为道德标兵,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成长,解决学生成长问题;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个体需求等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应该如何以师德来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解放学生的大脑,放开学生的嘴巴,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开放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探求活动中的主人。一、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新授开始,教师可以先由学生个体独立探索,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5.
江晓春 《现代教学》2008,(10):51-51
当前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素质的发展。洲此,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要面对的教育对象也已发生改变;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仅仪是他们的共性。教师的任务也不仅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这一新形势下,教师尤其是一个班主任就更应注重“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本人结合自己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小燕 《考试周刊》2012,(71):174-175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本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要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做是简单的认知体,而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7.
郭瑛 《宁夏教育》2007,(7):114-114
“怎样让学生喜欢你?”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因为喜欢自己而努力学习呢甲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吃透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把教材用活,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吴雅娉 《考试周刊》2014,(74):118-119
<正>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是完全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师生关系应该与时俱进,以学生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谐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活动。要善于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采取开放形式,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养成学习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名字不止是一个称呼、一个符号那样简单,名字是有情感的音符。对任何人而言,自己的名字都是最悦耳的音符。学生的名字,是教师敲响学生心弦的音符,教师要善于用这些音符谱写一首首美妙的乐曲。  相似文献   

12.
教师要有爱心,有童心,有耐心,要善于走进学生的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虚心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得到启发,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欢笑,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得多,讲得细,讲得辛苦,而学生真正获得的,属于自己的并不多。如何变老师不厌其烦的讲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自己根据多年得出的教学体会是:教师必须走出这种“讲”的误区,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为自学创造条件,并指导学生自学的具体方法,学生才能通过自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出具有优秀个性品质的学生。一、唤起学生自信,引导学生表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思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作为教师,只有真正地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大力提倡主观式阅读,主张阅读要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阅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7.
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研究学生,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其次,要研究教师自身,要探究自己是否适应学生、如何适应学生,能否赢得学生的爱?再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探究新教材,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大脑中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教师、教材”进行‘三位一体’综合探究。下面我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薄见。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而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的人格尊严,他们尤其看重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许与肯定。哪怕只是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都会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地学习,使得学生驱散心底自卑,愈发自信。并且教师的赏识会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能,诱发学生积极创新的创造冲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始终是教师掌控着课堂。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目标,教师就要转变观念,改变角色,为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谓引导,就是在学生遇到问题、障碍时,教师能够提示思路,指明作答方向,但要做到引而不发,指而不明。教师应该是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课题研究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能对学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给予指导,教师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是把它们开发出来,同时自己也从中汲取营养。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很重要,选题内容既要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对课题有兴趣,又要让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