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际分类标引工作中,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对一些疑难图书的归类问题。分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有三方面:一是对《中图法》类目涵义的理解不深透;二是对具体图书的内容没分析透彻;三是《中图法》本身未列上有关内容的类目。但入馆的图书又必须归  相似文献   

2.
对《中图法》(三版)S类“植物检疫”子目序列的商榷林昕梅(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图法》(三版)是我国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法。它推陈出新,使得图书分类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对图书情报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也有些类目的设置值得重新考虑,如s类子...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总结了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历史经验,集四部分类法之大成。本文通过对总目子部小说类的立类标准、收录范围及小说类与史部杂史类、子部杂家类的区分进行分析,探讨总目小说类的分类与当时学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分析了总目对小说类的处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图书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图书分类表应遵循的原则,说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对“民法”的列类并不科学,不能满足类分文献资料的要求,并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图法》三版的靠类标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靠类标引,是使用《中图法》类分图书时解决无类可归问题的约定俗成的办法。然而这种办法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缺陷影响着差分图书的质量。作者认为要避免这些缺陷。唯一的出路就是对《中图法》类表的体系结构进行根式性地改造:变体系分类表为体系——分面组配式类表。  相似文献   

6.
图书分类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中图法》旅游学科的类目设置缺少旅游 学及其一些分支学科的类,增设“C913.33旅游”类列,修改有关不恰当的类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清末我国图书分类思想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包括:对传统分类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对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的传播与鉴别.对图书分类基本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图书分类法编制技术的探讨。文章指出,民国时期图书分类思想大量吸收了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特别是《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编制体系,但又有诸多创新,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古今中外图书统一分类的问题,是当代分类史上一直有争论的问题。建国以来,围绕着这一问题,曾经进行过讨论。目前,外文图书与中文新书已经统一分类了。中文古今图书的统一分类,一些馆在改用《中图法》时也统一了。但还有一些馆至今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法类分古今图书。对  相似文献   

9.
ѧ�����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就学报类期刊的界说及分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中有关学报的类目设置问题提出了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医药卫生”的某些类日用于图书分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类目的图书分类、类目设置的不尽完善之处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出《中图法(少儿版)》第二版与《中图法)第四版在教育教学类和文学类图书分类上的不同。重点讨论教育教学类图书的分类应兼取两部分类法所长,做到既科学又实用地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历史、地理类的对应杨鸣放(辽宁省图书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是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称《中图法》)第三版中的实有类目与《汉语主题词表》(以下称《汉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在概念上进行对应转换,从而形成分类号与主题词兼容互...  相似文献   

13.
《浅议图书分类法“综合性图书”的立类问题》一文,出发点是要强调现代图书分类法应以学科内容分类,这无疑是对的。但我认为文章对《中图法》综合类的分析、评价以及根据这种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文章指责《中图法》综合类没有坚持以学科内容分类的基本原则。这种指责是不切实际  相似文献   

14.
杨杞 《图书馆论坛》1995,(5):46-47,52
《中图法》法律类目第二分类体系简评杨杞(陕西西安西北政法学院175信箱)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即《中图法》,下同)第三版法律类目中,首次采用了双表列类,即在保留原来按照“国家——法学部门法”分类标准使用次序编列的Dg法律类第一分类体系的同时,又...  相似文献   

15.
借鉴《日本十进分类法》做好日语图书分类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利用《中图法》类分日语图书时遇到的际问题出发,阐述了此法在分类中的不当。通过借鉴《日本十进分类法》对日文图书文献所做的探索性分类实践,较好地完善了此项工作,进行了有益地尝试。  相似文献   

16.
"涉诉"图书的大量出版发行以及对法理学概念的模糊认识给图书分类人员对法律图书的分类工作带来难点。结合法理学基本理论及我国实际情况,对《中图法》D925诉讼法类及我国其他部门法律类目加以分析,区分了"涉诉"图书的具体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图法》(三版)交替类个别“宜入”之不宜孟昭和(贵州大学图书馆)在图书情报学专业学生的分类标引实习中,有一类标引错误颇具典型性,这类错误多与交替类注释有关。经查核《中图法》与文献标引简报均无有关修订说明,故在此以例说形式略作辨析,供《中图法》编委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一九七四年修订,由予其系统性强。自然科学部分列类较详细,给号简明。所以被许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及情报部门采用。但是图书分类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图书献内容的增加,图书分类法的内容也应不断丰富。我们在图书分类工作中确实感到《科图法》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探讨一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图法》修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云五的图书分类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王云五的图书分类理论及其所编制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进行了论述与研究,肯定其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图书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在分类技术方面的各项创新及其学术价值,同时指出了所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分类歧异两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图法》分类细则对某些文献资源的分类,由于分类人员与读者的图书分类观点不一致,使图书排架存在不确定性,给读者查阅情报资料带来不便,对此笔者提出了结合本馆实际,降低重复分类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