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自卑心理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他们通常表现为自我态度消极、情绪状态不佳、行为方式异常等。自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不思进取、自甘堕落,甚至自毁前程。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结合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提出了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教师伴随着长期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行为的衰竭状态,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制约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理资本关注的是个体积极心理状态对个人竞争优势和个人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它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高职青年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有助于他们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幸福感、培养和维持良好工作态度、促进组织公民行为、削减工作倦怠。因此,可以从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心理资本要素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提升高职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4.
宋倩 《广西教育》2014,(3):99-100
针对高职学生惘然、消极、由无助引发的敌对等状态,采纳"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主要观点,使用多种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设计和实施"感恩父母"主题心理班会,以使高职学生产生充分的情感共鸣,得到责任和生命的力量,以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应对生活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总体看,高职学生对教学督导工作比较了解,对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认为高职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确实促进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但在督导工作的宣传、督导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工作方式上,一半以上的学生并不太认同,这说明高职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在这几个方面还应该有所改进。督导员、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在督导工作中,督导员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需要了解学生对督导工作的认知与态度,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督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闾秋敏 《考试周刊》2008,(25):143-144
笔者多年从事高职学生的政教工作,了解到学生心理状态中,有很多不正常的情况,而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从高职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谈起,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康寒宁  李忠艳 《考试周刊》2010,(51):197-198
高职教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态度、择业标准和对职业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中,呈现出情绪波动性和就业急切度较高,而适应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协调能力、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较低的心理状态,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实训与实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实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影响学生在实训实习中的心理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实训与实习中的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在年龄、气质、个性、自信心、情绪情感、态度、能力、环境因素和激励因素等方面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如何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和教师的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0.
赵伟  徐昕 《职教通讯》2012,(19):14-18
对常州市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创业心理的四个因素: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通过对常州市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后,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创业态度和个人特质对常州市高职学生的创业倾向有显著性影响的结论,同时,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性的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研究与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陆旸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105-107
为真实、准确、全面地掌握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择业心理活动状态,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提出方法对策,帮助学生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客观认识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健康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包括环境因素、对学习内容定位不准确。解决高职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是正确地认识高职,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打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保持学生良好心理状态,实现学生心理健康,保证其学业、生活等方面正常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学校良性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中,高职院校要顺应时代变化,采用新的措施建立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实习性质因素,工程类高职学生实习前,后心理状态变化较大,本文对我院铁道工程系学生进行SCL-90调查,采用PASW Statistic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了工程类高职学生实习前.后心理变化原因及造成工程类高职学生实习后心理状态与普通大学生心理状态差别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成高职院校规模化成长,同时也给学生工作带来无限机遇与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四要素: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与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性解读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主要来源,并从厘清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开发角度和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管理内涵两方面着手开发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6.
躲避心理是指教育对象通过隐性的态度反应,对教育活动采取冷漠、隔阂、怀疑、观望、不以为然的态度,是教育对象对教育活动的消极对抗。由于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及教育本身等方面的原因,高职学生的躲避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极大地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应深入分析高职学生躲避心理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克服教育对象的躲避心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的规律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产生了一些误区,以致学生管理任务偏重、效率偏低、压力偏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态,须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尤其是工作理念着手,把学生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创造性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职业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部分高职学生产生了各种职业心理冲突。他们在择业中遇上一些感觉无法理解、难以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帮助高职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心理,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要做好学生的职业心理分析与辅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周楠 《成才之路》2024,(11):5-8
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学业、职业、人际等多方面的压力。面对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帮助和支持是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关键路径。文章从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内涵和特点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育人领域的路径探索与实施,旨在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提供启示,帮助高职院校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阶段和青春期心理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发展任务最繁重、心理冲突最尖锐、心理动荡最激烈的时期,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对象,从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知、对生命和谐的认知、对死亡和自杀的态度、以及对实施生命教育的态度四个方面分析高职学生的生命观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