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在"专业读懂教材、用心读懂学生、智慧读懂课堂"这三个"读"中,"读懂学生"应该是最重要的。要读懂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性格,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读懂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入手,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够构建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反观当今学生,他们对学习文言文存在畏难情绪;再看当下课堂,教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倡导之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提高课堂实效,着实成了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难题。一、创造"自主"的平台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课文里用了大量的文字叙说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摒弃为"问"而问的教师包办分析的课堂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要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的三边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此可见,阅读应该是让学生自主阅读而不是被教师满堂灌代替。针对农村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课堂上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懂",还要指导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掌握"读懂"的方法,形成"读懂"的能力.而阅读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个体,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展示教与学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懂",还要指导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掌握"读懂"的方法,形成"读懂"的能力.而阅读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个体,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展示教与学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邢台学院学报》2016,(4):138-140
近年来,翻转课堂以其突出的课堂效果和高度适应网络信息技术而备受关注。翻转课堂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课堂或者说是学习活动的导演。学生也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再也不能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听课"了。试从动机理论角度来分析形成性评价如何在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促使学生转变角色。  相似文献   

8.
以前的课堂是"满堂灌",只有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听讲。后来的课堂成了"满堂问",只有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的不停回答。现在,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方式",现在有些教师将课堂变成了"满堂读"和"满堂悟",就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然后让学生不断地说"读懂了什么",而教师自己从来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感悟再感悟,就是不说这样做能悟出些什么,就是"满堂悟"了。这"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和"满堂悟"有一个通病,即很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状况:缺少有内涵的问题,缺少学生自主阅读思维的时间,缺少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点化,缺少教师富有真知灼见的启发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标提出: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多体现在其自身的自主性学习过程中,如自主阅读,理解文字,情感体验,情感朗读等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促进学生阅读富有个性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享有充分的主动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运用激励评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  相似文献   

11.
林晓晓 《成才之路》2014,(26):16-16
正一、案例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而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划出或写出自己见解的个性化内容,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初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都离不开阅读,同样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所以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们的阅读不局限于课堂,课外也要进行一定的阅读。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科学地获取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精彩的课堂来自融洽的师生关系,来自教师独具匠心的启发,来自学生因充足的思考时间而形成的有价值的答案,来自学生独特的语言独白。教师要从课堂宝贵的时间中"挤"出时间,让学生用笔来思考,使学生有时可思,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用笔来思考,就是要求学生边读边用书面文字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书面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学生阅读的成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构建有生机的绿色生态课堂,让课堂"活"起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主自主体验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文本;设置个性化问题,活跃学生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阅读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对阅读技巧应用不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文字的魅力,逐渐提升自主阅读能力,从而创建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具体措施为: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阅读技巧;应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思维。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读熟、读精,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充分放手,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中去思考并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最后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只有把阅读真正教给学生,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课堂"群文阅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要克服传统教学中讲解灌输、对课文肢解式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一节课中要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教师就需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能以过多的讲解挤占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否则群文阅读效率就难以提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就很难完成群文阅读任务。因此,教师要细化教学环节,精心设计点拨、互动与反馈环节,以简练的语言组织教学,促进阅读课堂的起承转合,促使学生进入阅读的更深层次,如果教师过度的讲解,学生就没有大块时间读,没有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钟碧梅 《考试周刊》2014,(11):21-2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备课中要不断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充分"素读"文本,保持阅读的新鲜感;文本"素读"要立足于文本,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在课堂上创新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教师的个性化阅读发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最终呈现出充满智慧的阅读世界,有效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本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其实教师不仅要教、要导,而且要通过课堂导学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更应通过"引"而"不发"的渠道渗透学法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主要从还给学生"读中内化、思中消化、悟中活化、用中强化"的语文课堂,阐述了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让学生正视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何谓自能读书什么是自能读书,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能力读书,但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它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读书,而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把握阅读的方向,通过自主阅读,从读中感悟到文章的真谛,从读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和抒发的思想。在阅读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愿意读、主动读,才能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阅读中,才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通过自主阅读来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对文字的运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