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化的界定和朗读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化作为普通话口语的重要音变现象 ,有显性———字面上出现“儿”的“A儿”和隐性———字面上未出现“儿”的“A(儿 )”两种情况。它们都需要严格界定和正确处理。界定“A儿”要看“儿”的性质 :“儿”为虚语素时“A儿”为儿化 ;“儿”为实语素时“A儿”为非儿化。为了语音修辞的需要 ,显性儿化“A儿”也要保留“儿”的独立音节地位。“A”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和表示细小轻微时间短暂 ,亲切喜爱等感情色彩的需要时 ,为隐性儿化“A(儿 )”。为了增强诗文的韵味美和语言的音乐美 ,朗读时 ,“A(儿 )”也应保留“儿”的独立音节地位。  相似文献   

2.
汉语云南方言中的安宁八街话儿化功能、意义多样,其功能可以表示显性和隐性的轻、小义。显性的小称功能与普通话类似,但隐性的小称功能可以表达音强、地位的主次、程度、整体和局部、类别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等。儿化可以表示褒义,也可以表示贬义,儿化参照物或参照意义影响其情感色彩。一部分词语不存在非儿化形式,一部分儿化和非儿化的形式并存。儿化的形式与功能较北京话复杂,儿化语音更为彻底,除了韵腹为i和u的复韵母音节,其余直接儿化。名词、动词、副词、代词、方位词、量词以及拟声词都可以儿化。  相似文献   

3.
嬿婉回风态若飞——例谈《红楼梦》人物语言的儿化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的儿化词在不同章回使用频率有极大的差异,不同的人物性格导致他们的语言中使用儿化词的频率也有极大的差异。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政的语言没有一个儿化词,王熙凤和贾母却大量使用儿化词,这应是曹雪芹匠心独运、精心布局的结果。曹雪芹深知儿化词的特点,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儿化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话儿化词的判定,无论在社会用语还是语言理论上都存在一些误区。本在分析研究这些误区的基础上主要提出和阐述了几点:1、普通话吸收儿化词的基本原则是普遍性原则;2、儿化的活用是修辞层面上的规范用法;3、词缀语素“儿”并不是都要儿化,在某些语境中要自成音节;4、儿化词在书面语和口语、字和读音上对应关系复杂,不能以书面语中没有“儿”字来做读音上儿化与否的唯一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儿化词规范的讨论基本上在音乐音位方面展开。但儿化词形式的规范也不容忽视。《现代汉语词典》有大量不规则儿化形式以及自相矛盾的儿化形式存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也有与《现汉》相左的儿化词出现。上海市普通话培训测评中心的《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汇编》统计出必读儿化词仅占《现汉》儿化词的5.31%。这些问题已成为全国各方言区普通话测评和学习普通话的障碍。《现汉》和《大纲》应对儿化词形式有形式上的规范并对儿化词进行归类整理。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使普通话学习与测评更为轻松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用、位置、词类三方面对资阳方言的儿化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儿化特点。作用上,除了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表达喜爱和"微小"义等作用外,部分儿化并无明显作用,只是习惯性表达。位置上,可以是词尾儿化,也可以是词中儿化、词中词尾分别儿化、词中词尾同时儿化。词类上,以名词儿化居多,其次是量词、形容词、动词的儿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近现代北京话中儿化词的运用变化情况,以《红楼梦》和《穆斯林的葬礼》两本书分别作为北京近代和现代儿化词研究的语料,对书中的儿化词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分析,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语料中的儿化词进行分类,剖析18世纪北京儿化词运用情况,与现代北京儿化词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儿化词这一特殊的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唤起人们对儿化词使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2012,32(4):48-51,55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中的“儿化”现象丰富,通过对《简明东北方言词典》中的儿化词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词缀“儿”有时表示细小、喜爱、亲昵的意义,这是有依据可循的。有时其意义虚化,只具有地方性、口语性等语义特征,这样的儿化词数量繁多,一些不该儿化的词语也被儿化,这主要是受到语言类推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实验与访谈的方式,探究了目标词的显性与隐性注释超链接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超媒体环境中阅读英语文本及词汇长短时记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目标词无注释超链接文本相比,目标词有注释超链接文本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而与隐性注释超链接文本相比,显性注释超链接文本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更为有效;与目标词隐性注释超链接文本相比,显性注释超链接文本仅对词汇的短时记忆效果与保持产生积极影响,而对词汇的长时记忆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衡量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水平,不仅要看显性知识,更要看隐性知识。因此,中国人文通识教育要有大的突破性进展,重心必须从“显性知识”转移到“隐性知识”。在具体操作中大体有两种途径,一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二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2.
感叹句有显性标记与隐性标记之分.汉语感叹句的显性标记主要有副词、指代词、语气词、感叹词、叹语和感叹号;英语感叹句的显性标记主要有how、what、感叹词、一些固定说法和感叹号.借助显性标记,可以将典型的感叹句区分出来.汉语和英语感叹句的显性标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儿化是大同方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通过比较大同话和普通话,使我们认识到大同话儿化的特点是基本韵母儿化后趋于相同,儿化韵母比普通话少,儿化词比普通话多,儿化在方言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化词书写存在两个问题:南北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时容易遇到困难;在当代文艺作品中,儿化的书写也是十分混乱的。鉴于此,笔者从儿化词的作用角度讨论了儿化词的书写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普通话等级测试工作,在测试工作中遇到了许许多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儿化韵的读音问题。南方方言区的人在普通话测试中往往把握不好普通话的儿化韵,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知什么词该读儿化,什么词不该读儿化;二是即使知道了它是儿化韵,但却不会读。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谈谈儿化韵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河南淇县话中"儿化"现象很普遍,与普通话相比,在语音、形式、功能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语音上,"儿化"使被"儿化"字的声母、韵母都带上了卷舌的伴随特征,同时入声变舒声;"儿"的分布形式上,存在单"儿化"和双"儿化";"儿化"词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方言"子"缀词的空白,表意上还具有调侃、欣羡和预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谈儿化的书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化是现代汉语里一个重要的语音现象,也是汉语所独具的一种构词方式,甚至在修辞上也是有其独特的功用的。因此,儿化不仅涉及到语音,而且牵涉到词汇和修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然而,一般的论著只在语音部分谈到儿化的性质和在语音上的表示法,在词汇部分的构词法中论及“儿”作为后缀的作用。一般的辞书也根本不谈儿化的书写问题——书面上什么情况下要写“儿”,什么情况下不写“儿”(《现代汉语词典》只在所有的儿化词后加小字“儿”),只有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儿”作为后缀“加在名词性成分或其它成分后面,构成名词。读时与前面合成一个音节,叫做‘儿化’,书面上  相似文献   

18.
儿化韵的发音是学习普通话的的一大难点,可以说,比“平翘舌”、“前后鼻”、“边鼻音”更难发准确。很多南方籍或港台的主持人说话,声韵调都很好,但儿化韵出现的频率却很低或发得不很地道。相比之下,北方人发儿化韵相对容易些,但北方人发儿化韵时,后鼻音儿化韵是一个难点。一、后鼻音儿化韵的发音存在以下几种偏差1.不卷舌,不儿化即使有文字提示,视觉上可以看见“儿尾”,也读不出“儿化韵”。如:小巷儿=小巷;板凳儿=板凳。2“.有儿不化”越是有文字提示,越容易犯“有儿不化”的错误。即使心中知道这个“儿”是后缀,是儿化词,也仍然要把它读…  相似文献   

19.
许昌方言中儿化词与普通话儿化词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儿化韵的读音却不尽相同。本文用调查记音的方式,分析了许昌方言中儿化韵的读音,探讨了许昌方言儿化韵和普通话儿化韵之间的差异和对应规律,总结了许昌方言中韵母儿化后的归并情况。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非常喜欢花儿,“ɡül”(花儿)是维吾尔园艺文化中最要的质点,这个词在维吾尔语中隐喻义较丰富,本文主要分析了它的隐喻义、审美过程及其在谚语中的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