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燕红 《今日科苑》2012,(20):105-106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主任陈敏山肝癌是我国的第三大肿瘤,肝癌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在3月18日"全国爱肝日"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陈敏山主任呼吁,不论是乙肝患者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定期进行一到两次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定期做乙肝五项、肝功能、b超等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肝病的状况,以防发展到肝癌。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肝癌相关病毒感染总人数超过1亿。10月25日,第二届全国中西医肝胆肿瘤医学论坛在京召开。"尽管西医治疗肝癌优势明显,但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病因学的局限、早期诊断不足、手术切除率不满意、术后复发率较高,成为当前西医治疗肝癌的瓶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主  相似文献   

3.
科苑 《金秋科苑》2008,(7):88-88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彭俊平提醒,肝癌已成为癌症致人死亡的“二号杀手”,大部分肝癌患者发病时已进入晚期,但肝癌并不可怕,只要做好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积极综合特异性治疗这“三级预防”工作,就可有效避免肝癌发生或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四川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彭俊平提醒,肝癌已成为癌症致人死亡的"二号杀手",大部分肝癌患者发病时已进入晚期,但肝癌并不可怕,只要做好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和积极综合特异性治疗这"三级预防"工作,就可有效避免肝癌发生或降低肝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PEG法制备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细胞表型特征;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NF-αmRNA、IFN-γ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具备树突状细胞及肝癌细胞表型特征,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中TNF-αmRNA、IFN-γm-RNA及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在预防和治疗肝癌的复发及转移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临床健康     
《科学中国人》2023,(1):20-21
<正>揭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合作,揭示了肝癌的免疫微环境亚型,并深入解析了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异质性,通过小鼠肝癌模型证明靶向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有望形成新的肝癌免疫治疗策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文章首次在单细胞精度定义了肝癌的5种免疫微环境亚型,探究了其细胞组成、空间分布、基因组特征和趋化因子受体-配体网络,并首次全面揭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发现并验证CCL4+、PD-L1+TAN两个关键亚群的促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7.
多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服用药物的同时,却不重视药物的调整。还有部分患者误认为,血压降T来以后就不需要定期到门诊复查了,只要按照同一剂量按时服药就可以。专家指出,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患者不仅需要定期检测血压,还应随时调整用药和剂量。  相似文献   

8.
陈建国,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现担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肿瘤登记与监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肝癌早诊早治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常委、南通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等编委;是南通市肿瘤流行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9.
美联社2月28日报道,德国格廷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类似疫苗的治疗方法,它可消除或减小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身体其它部位的肾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研究人员将患者的肿瘤细胞注入捐献者的树状血细胞中,再将这种混合细胞注入患者体内。这种混合细胞可激发免疫系统来削弱肿瘤。在试验中,患者肺部、骨头、淋巴结和其它部位的肿瘤消失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引导射频治疗系统对102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监测治疗全过程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杲:102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患者症状改善,术后复查肿瘤缩小,血供消失,并发症少。结论:超声导引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疗效确切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细胞癌伴胆管癌栓(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ile duct tumor thrombi,HCCBDT)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继发性肿瘤,其主要以肝细胞癌向胆道系统转移所致梗阻性黄疸为特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发病率不到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10%[1],尸检发现其发生率为1.2%~9.0%[2]。虽然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发病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致使患者绝对数量也较大,发病人数每年超过10000人。以往通常认为肝癌出现黄疸症状已属肝癌晚期的表现,导致人们对肝细胞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多采取保守治疗或消极态度,缺乏根治的方法,致使很大一部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病人丧失治疗机会,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外科领域的不断进步,发现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其实并非肝癌的晚期表现。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10):6-6
因难治与早期难于发现,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在全球,肝癌是第六大常见癌症,在癌症中,肝癌是第三大死亡因素。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拜耳医药保健的口服抗癌药多吉美可用于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或肝癌患者的治疗。这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肝癌系统的药物,它是惟一被证实可显著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顾健人(1932.1.13-)分子肿瘤学与基因治疗专家。江苏省苏州市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基因治疗重大项目责任专家。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治疗研究,围绕人原发性肝癌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癌变的分子机理及探索肝癌生物治疗新途径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报导人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和肝癌的自泌/邻泌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癌的病因、演进及发展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目前脑瘤的基因治疗已开始进入临床试验。获国家…  相似文献   

14.
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后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至肝肿瘤供血动脉,进行一次性灌注化疗药物。结果:对68例肝癌患者进行了176次化疗栓塞,并发症有局部血肿、穿刺点出血、发热、肝区胀痛、肝脏的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只有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治疗肝癌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动物模型。方法:裸鼠肝门静脉接种1×106个细胞使其成瘤,经活体荧光成像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利用荧光索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HEPG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结论:利用荧光索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HEPG2,可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04-I0004
<正>[导读]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又称"纳米刀"),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治疗癌症技术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学(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转电穿孔(又称"纳米刀"),成功为一位肝癌病人进行肿瘤治疗。这是亚洲首个经皮肤穿刺纳米刀治疗肿瘤的临床个案。纳米刀技术毋须开刀,亦不会伤害肿瘤周边的血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杀死癌细胞,在用药上都主张“大剂量”、“多品种”。在国外中晚期肝癌患者确诊后,平均一年生存率为70%以上,两年生存率为50%以上。而我国绝大多数中晚期肝癌患者从确诊到死亡一般不超过半年。“重量级”治疗让很多患者剩余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免疫力下降,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亡。但是,在片面追求杀死癌细胞的指导思想下,哪怕病人恶心呕吐、高烧腹痛,医患双方也认为很正常。某大医院曾对100余名肝癌患者进行过死亡追踪,结果发现超过40%的患者死于肝功衰,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肝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患双方都应改变“用药多就有效”的错误观念,医生更应最大限度降低治疗带来的副反应,保护病人正常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1-11
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准确“预报”肝癌。今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宣布.该院肝癌研究所樊嘉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在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找到比甲胎蛋白更准确“预报”肝癌的血液生物分子标记物;早期肝癌诊断准确率接近90%。检测方便,只需抽取1毫升血即可在数小时内得出结果。该项研究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临床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I0003-I0004
新近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在肝癌癌症基因组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利用崭新的肿瘤演化分析理念,可以鉴定出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突变产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转移的关键基因。这将为发展控制肿瘤生长的新技术、寻找适当的药物靶点以用于肿瘤的个体化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2,(3):15-16
陈敏华,现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超声科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近十余年来.她积极开展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新技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大肝癌规范化治疗方案及难治性肝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策略;创建多项新技术解决射频治疗难题并拓宽了我国肝癌射频消融治疗适应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