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特征、社会环境、学校情境和个人因素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从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角度提出预防和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耿海燕 《教育与职业》2008,(12):142-14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倦怠源于社会、学校,源于体育教师的职业适应、职业人际关系及个体因素等,并提出了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而职业倦怠是影响高等院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在新时期如何运用激励机制,寻找健全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消除职业倦怠,以全面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4.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对体育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其身体的衰竭、认知的扭曲和行为的异常,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发挥。其成因来自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运用激励机制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确定了导致黑龙江省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倦怠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采用当前国际上被认为最公正、应用最广泛的职业倦怠测量工具《马氏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对哈尔滨市几所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师进行的职业倦怠情况测试,并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贵春 《考试周刊》2011,(21):133-134
文章主要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角度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和特征,说明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有效改变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这对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工作质量和职业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两年参加河南省"国培"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和心理资本测试,并对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之间关系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心理资本的干预达到干预职业倦怠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不高,心理资本水平中等偏上,职业倦怠维度受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因素的影响,心理资本及其4个维度分别与职业倦怠及其3个维度有负相关关系,且大多数都达到显著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干预心理资本,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策略.  相似文献   

8.
黄英 《考试周刊》2011,(92):137-138
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解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以豁达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可以有效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由于工作环境、专业特点以及压力源与其他专业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导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与其他教师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研究表明,体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长期的、负面的社会刻板印象,由于体育教师没有得到所在学校应有的重视、理解和支持,自我价值长期得不到体现而缺乏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而产生的一种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失落、不平、甚至自卑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消极对待工作的不良心理状态。这既是体育教师区别与其他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也是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陆斌 《考试周刊》2014,(82):12-12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体育教师的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工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地位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客观存在,使得体育教师承受很大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本文从职业倦怠的原因入手,展开分析,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1.
工作与组织特征、角色冲突与角色压力、控制感与学生问题、学校组织气氛以及教师个体的人格等因素都是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变量。针对教师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社会、学校与教师个体三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以缓解与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职业倦怠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和能力因无法适应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渐露端倪,这对教师自身、学生、学校和社会均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引发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而疏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是优化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考察融合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北京市、厦门市、中山市的367名融合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影响其职业倦怠。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既直接影响其职业倦怠又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6.
以大连市部分高中教师为对象,围绕提升幸福感主题通过专家讲座、团体训练、小组督导和个案辅导等途径,促进教师对幸福核心概念的深刻体验,以期缓解高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刚刚开始教师生涯的中小学新教师,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面临产生职业倦怠的危险。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入手,对中小学新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市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学校358名教师进行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整体上不严重.2.在总体职业倦怠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情绪耗竭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年龄段、婚姻状况、学历等变量上,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差异.3.在心理症状阳性比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精神病性、恐怖、敌对.4.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教师职业倦怠、消极应对、婚姻等六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的46.8%的变异量.最后,还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教育建议:降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枯竭感,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社会期望过高、政策调整过快和个人感受过强等方面。过大的职业压力会引起教师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和问题行为等。研究者大都主张在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来源的基础上,采取应对性策略来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