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与福克纳、海明威齐名的伟大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色彩斑斓的社会画卷。在创作中,菲茨杰拉德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揭示了男权制社会下女性的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是审美客体(社会生活)和审美主体(作家)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再现对象的本质,同时又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现实生活只有当它进入作家的视线,为作家深切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有独特的发现,才能成为创作的起点。否则,现实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游离于文学艺术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在考察文学艺术创作时,不但应当视客体的研究,而且更应注意创作主体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是创作主体的多种心理机制协调运动的过程。其中情感和想象两种心理因素在创作中表现得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3.
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系当代俄罗斯文坛中炙手可热的女作家。俄罗斯女性文学历史悠久,但其蓬勃发展却是在苏联解体后。随着苏联解体,大批的女性作家纷纷出现,乌利茨卡娅更是与托尔斯塔娅及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并称为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套马车",其地位可见一斑。本文以《您忠实的舒里克》为例来分析乌利茨卡娅创作中的新自然主义描写手法及作家试图借此手法表达出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玄学的角度,运用人格学的方法来切入研究对象,认为陆机虽然没有在理论上阐发儒玄要义,但是在实践上却作了儒玄最贴切的注脚;其特殊的政治出身也是导致其严重的人格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创作而言,陆机的诗文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浮艳柔靡和沉郁苍凉.而这正是时代风气和主体人格范式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在整个西晋文坛是颇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5.
较之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学,日本文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写作传统。从时间的脉络上看,女性文学蔚为大观,是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出现了三次高峰。首先是平安朝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其次是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第三次高潮则是延续至今的当代女作家创作热潮。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当代文坛,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立场和敏锐的观察视角,构成了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文坛风景,实现了自我发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作家主体意识、表现的客体对象以及表现形式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乡土文学创作中时代性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目前在这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传奇>,从童年体验的影响、复杂的经验世界、独特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特有的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独领风骚,为人称道.<传奇>是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1950年前后,上海小说创作队伍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留在上海文坛的小说创作者经过思想改造、体验生活等方式,逐渐开始转型,其政治意识日渐强化.创作者队伍中出现了新成员——工人小说创作者.上海小说创作队伍因之转型.  相似文献   

9.
孙犁小说创作理论中自然观的核心是与“真”这一范畴相联系的。孙犁小说创作继承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 ,开拓了多样的审美空间 ;打破了传统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观念 ;强调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孙犁创作的自然观对当今作者严肃认真对待创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诸多原因,王阳明认为辞章之学与圣贤之学存在着对立,使得其对文学创作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在热衷辞章之学的时期里,他至少是文学复古主张的赞同者.虽然从总体上,他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不高,但其自身文学创作成就很大.在明代文坛上,他的诗歌、散文都有较高地位.其政论散文有充沛的气势、严密的逻辑;夹叙夹议为主的散文善于借机开导;情感真挚自然;议论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文艺的创作门槛也得以降低,大大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虽然报纸文艺传播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与作品间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者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试图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作品又体现着作者的创造性,作者和作品都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想要全面评价或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方向,创作宗旨、文学观点等方面。沈从文是20世纪中国最多产且成就较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边城》展现了湘西异域的奇幻和浪漫。要全面评价或理解《边城》,也应注意作者与作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愤怒"对于经济科学是无足轻重的,但对"诗"来说,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学是人学",人本身是特别富有情感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情感就决定着他创作的成败。情感不仅是文学艺术创造的动力,它还会转化为创造本身必不可少的材料;真情实感可以孕育新的语言;文学艺术家追求的是"有情之天下";情感还最终使文艺作品的选材具有了主观性。  相似文献   

15.
巩建丰是陇右文化名人,清代前期有名的教育家、学者,其文学创作亦颇有建树。作品集《朱圉山人集》集中表现了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才能。于文学创作,他提倡宗经明道,推崇雅驯醇正,其文古雅平正,其诗平实简淡,有自己较为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在“自叙传”式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自我艺术形象”。这个经过文学加工的艺术形象既具有广泛的社会内涵 ,又印有作家身世、经历和性格气质的影子 ,也经历了性格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文学经典,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但一般是具有最强的传播力度、最广泛的接受群与最明显的接受效果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持续的重写行为,也即持续的审美阐释及审美再创造行为所造就的,它是有效发挥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传播与接受效应的一个重要成果。重写观念认为,文学的创造与影响寓于文学的接受之中。以文学接受为前提的重写,融合创作、批评、传播、阐释方式于一体,并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促成了雅文学成果的下移,是促成文学文本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生俱来。在经过了从"作者、作品、读者"到"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再到"生产者、产品、消费者"这样一个在当下可以发生种种价值流动与固化的关系中,品牌、品牌化之于"文学创作、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价值构建。文化市场识别、精神审美价值增减"器"、创作个体或群体差异化审美形成战略、文化产品经济利益诉求工具、创作主体"群体性"共振效应、主体价值延伸与边际效益、创作后发展驱动力等等,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文学创作品牌的有着相对独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认知体"。尽管在文学创作的完形过程中,必然要审视、追踪其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结果及其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文学创作品牌构建的价值作用,在文学的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上将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近代报刊而出现的贵州现代文学在文体选择上刻下鲜明的报章文体的烙印。报章文体以其强烈的社会特征和意义影响了现代文学创作主体的文学观,使现代文学甫一发生,就朝着启蒙大众的现代方向发展,并进而决定了现代文学的文体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嫣格 《美育学刊》2020,11(1):107-111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作家、艺术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参照系,在文艺创作中探索中国艺术人格的精神建构。在中西文化的对峙中,中国艺术人格立足于传统文人精神,着眼于和谐社会,强调主体审美自觉,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使中国人格美学思想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