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科研"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世纪90年代,在前任校长叶昌奎的带领下,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方位实施美育,展开了"以美育人教育模式构建与实施"的教育改革.叶昌奎校长离任后,以张仲庆校长和周燕嫦书记为代表的学校决策集体坚持"以美立校,以美施教,以美育人"的办学宗旨,对"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自2006年建校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美育工作,着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在美育课程建设、美育活动开展、美育资源挖掘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18年被评为"郑州市美育示范校"。一、美育之美,美在文化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美育工作的精神内核。学校以共生教育为办学主题,以"人皆英才人人出彩"为校训,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学校精心建构环境文  相似文献   

3.
正大连市千山路小学始建于1986年,前身是大连化学工业公司第二子弟小学。自建成伊始,学校始终立足于打造美育特色化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十多年来,在几任领导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懈追求,坚持以艺术教育为龙头,树立大美育观,实施课堂美育、活动美育、环境美育。尤其在近三年里,学校从原有资源和已有成绩出发,在传承中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形成了"尚美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尚美教育"理念体系的思考与构建"尚美教育"是从大美育观出发,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起来,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怡心、以美塑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积极探索真理,追求真知,崇尚美、追求美、实践美和创造美,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楚周 《班主任》2014,(3):14-16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它的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叶朗语)。美育旨在唤醒学生对美的感受,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行动走向"自觉"。然而,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美育"往往是缺位的——或者被"德育"替代,或者被纯粹的艺术教育替代。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美育实践与心得。  相似文献   

5.
国家把对青少年实施美育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幼师学校正是实施美育、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舞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师学校的舞蹈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舞蹈,真实地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无限美好,从而使学生们在更高层面上认识生活。舞蹈作为表现性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魅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具有一般注入式教育所没有的特殊功能。在课时少、容量大、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课要合理安排课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科学地协调教学内容,教学中努力做到"五性",即规范性、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和师范性。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工作归根结底是育人,是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长征中学始终把美育置于重要的高度,努力寓美于各项教育工作之中,积极构建美育课程,探索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之有效路径,打造了独具长征中学特色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杨双成 《甘肃教育》2014,(24):62-62
正目前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只有涉及美术必修课程的专业开设了美育的一些基础课程,而多数专业则基本不开设与美育有关的课程。这种只片面追求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具有美育功能的音乐、美术、体育视为"小三门"的做法,没有充分利用美育的途径来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我将对美育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施美育谈谈看法。一、美育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1.美育可以促进德育教学工作。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当前美术课程标准提倡的"关注文化与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为此,笔者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思想,让美术教学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从自然中感受美,社会生活中发现美,创作实践中创造美,努力实现美育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即美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渐被人们所重视.然而由于实用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美育发展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一贯注重知识技能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更是缺乏关注,甚至遭到质疑、排挤,存在着诸如"美育与就业工作关系不大,开不开展无所谓"、"高职院校不需要美育"等认识误区.本文结合时代形势,从人才培养及学校...  相似文献   

10.
蔡春 《中国德育》2014,(2):25-2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再次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改革要求与希望。美育必须实现观念转变与策略选择,方能有效实现《决定》提出的要求。一、从"艺术教育"向"美育"回归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地位也最低。美育实践的现状也确实并不令人振奋:不是仍限于艺术教育领域,就是通过不停地把"美"挂在嘴边、不断地将"美"亮出来:"美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声乐课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声乐课培养从事美育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美育代宗教”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美育命题之一,对20世纪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命题的形成源于两种资源,即中华传统的审美主义思想和西方现代审美主义,其中,后者主要源自卢梭的美育思想。救亡的时代背景使得这一命题明显带有实用审美主义的倾向,它吸收了卢梭美育把宗教、美育以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情感,把美育的最终目的落实于社会道德的内容,但同时又带有更多的古典形态,忽视了美育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13.
2 0 0 0年第 2期《文艺研究》曾发表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一文。作者指出 :“审美反映论是文学的第一原理。”文章的一些命题有些不妥。文学的反映对象不应当如作者所言仅是“社会中的人的情感领域” ,而是客观存在的审美属性。文学的客体主要不是“包罗全部生活的整体的联系” ,更不是人与对象的诗意的联系 ,而是“人的世界” ,是凝结着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属性的事物。审美价值是客观的存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不是越经过主体个性色彩的诗意情感的折射就越好 ,而是必须以高尚的审美理想为指导 ,以正确反映现实的审美价值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美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美育理论中“育”的缺失与美育实践的缺失,因此须从美学、教育学、美育等方面探究其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在理论研究层面要与教育学真正联姻,在实践操作层面则要抓住重点,通过落实学校美育、引导艺术美育、开拓网络美育、提倡生活美育,以点带面使美育走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美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美育理论中“育”的缺失与美育实践的缺失,因此须从美学、教育学、美育等方面探究其原因,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在理论研究层面要与教育学真正联姻,在实践操作层面则要抓住重点,通过落实学校美育、引导艺术美育、开拓网络美育、提倡生活美育,以点带面使美育走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把审美教育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 ,阐明了审美教育对人生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现代叙事本文“情境化”倾向切入 ,探讨了叙事本文中“情境”的构成、存在方式 ,其审美机制和审美特征 ,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意境、境界等审美范畴比较、区分 ,确立“情境”作为审美范畴在叙事本文研究中的作用 ,以填补现代叙事本文研究中因传统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淡化带来的审美范畴的空缺 ,为现代叙事本文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On the one side, the public interest in aesthetic education is increasing, on the other side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educational sector is small (1). This paradoxical situation is caused by a research deficite. Starting point for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esthetic education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interplay in sensory perception and bodily experience leading to aesthetic learning (2).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author reflects production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 of the opus and the aesthetic of reception and reflects these categories in regard to school theater performance (3). Learning processes by aesthetic education are described (4). Finally, the author outlines the fields in which systematic research is needed in regard to different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disciplines and the various fine arts (5).  相似文献   

19.
“看”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极为重要的方式。在今天读图时代呈现“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的现象已揭示“看”不再是一个简单问题。当今社会图像传播媒介对美术教育所带来的冲击,以及审美鉴赏媒介的选择对审美教育的影响作用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缺一不可。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造就和谐的、自由的、富于创造性的个性和心灵。因此,展望高举人文旗帜的未来世纪,本文从人文的视角重谈了美育与其他诸育具体之辨证关系这一仍具强烈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