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07,(17):1-1
我曾经欣赏过一位画家依据袁隆平梦想而创作的油画——《禾下乘凉梦》。在这幅油画中,袁隆平一手握着一束稻谷,一手托着头,很惬意地躺在水稻丛中,恍若徜徉在美轮美奂的境界。袁隆平说:"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我们试验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几个助手就坐在象瀑布一样的稻穗下面乘凉。"  相似文献   

2.
湖湘扫描     
正袁隆平团队试种1.9米高巨型稻已入成熟期"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这个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做过两次。近日,在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的梦想已经实现。该镇的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出现1.9米左右的"巨型稻"。据悉,该"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新品种,产量高、米质优。目前,"巨型稻"已齐穗进入成熟期。"这巨型稻比我还高,接近2米。"隆回县羊古坳镇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科研基地负责人王化永站  相似文献   

3.
正在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里,"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走过去,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海水稻研发中心落户青岛。中心计划在3年时间内,实现海水稻种植亩产突破200公斤的目标。这个看似不高的目标如果能够实现,或能增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可以多养活上亿人。  相似文献   

4.
希望的田野     
贵州遵义的一片杂交水稻稻田.5月22日,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不幸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他留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遗产必将被时代铭记,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也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5.
“米菩萨“的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袁隆平带领他的中国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霆,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城市乡村,大江南北,神州内外,人类永远不再饥饿,他们奔走相告一个传奇的名字——袁隆平。  相似文献   

6.
简岩 《百科知识》2011,(11):1-1
三农专家李昌平以袁隆平的一位普通粉丝的身份致信袁隆平说:“您作为杂交水稻之父,已经80岁高龄了,还在攀登培育杂交水稻的新高峰,相信您一定能培育出更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但我却希望您在有生之年放弃杂交水稻的研究,转向培育常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7.
晨曦 《今日科苑》2012,(18):84-87
袁隆平: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爱好自由特长散漫"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这是袁隆平院士给自己体检的报告单,也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报告单。"现在还不要我退休,我自己也不想退休,精力还充沛。"袁隆平告诉记者。那养生有什么秘诀呢?"天天打气排球,是我的必修课,这几天感冒了也打。原来游  相似文献   

8.
晨曦辑 《金秋科苑》2012,(18):84-87
袁隆平: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爱好自由 特长散漫 “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这是袁隆平院士给自己体检的报告单,也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报告单。“现在还不要我退休,我自己也不想退休,精力还充沛。”袁隆平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袁隆平、一个研究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继续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理想的可敬知识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早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10.
读了《今日科苑》总135期卷首语《有感于袁隆平是唱什么歌的》,我深有感触。我反复读了本刊编辑部原文:"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每每我在出差的火车、飞机上,见到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便冷不丁地问他们:‘你知道袁隆平吗?’我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信心十足,认为这位饮誉全球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定是一位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的生物科学主流仍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和以基因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21世纪前30年的基因克隆技术的应用将使粮食作物获得更大的丰收。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杂交和遗传育种,如今水稻可达500公厅,到下一个世纪初将达到800~1000公斤。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利用生物技术,将来的水稻能长成树的样子,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水稻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先生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这个消息多少有些离奇,因为按照颁奖规则,诺奖评奖委员会绝不会提早发布所谓的提名信息,这些信息在50年后才会解密。今年84岁的袁隆平先生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尊为"杂交水稻之父"。在袁隆平几十年的努力和培育下,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该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早有国人呼吁有关机构给他颁授诺贝尔奖,也有人发起过请愿和民意调查,可袁隆平至今仍与诺奖无缘,有些人对此不解并对诺奖颇有微词,笔者以为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9月,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省隆回县百余亩试验田"Y两优2号"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这是世界杂交水稻产量的又一个高峰。然而,袁隆平院士曾在一次会议上强调,如果我们的杂交水稻再不"走出去",少则5年,多则10年,国外的杂交水稻技术将很可能超越我们,我们现有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袁隆平院士何出此言?记者采访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万宜珍。  相似文献   

14.
苹果和梨嫁接,可以生成又大又甜的苹果梨; 优质水稻杂交.可以生成袁隆平的超级水稻; 那么.不同的分子材料嫁接,可以生成怎样优质的物质呢?  相似文献   

15.
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每每我在出差的火车、飞机上,见到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便冷不丁地问他们:"你知道袁隆平吗?"我在提出这个问题时信心十足,认为这位饮誉全球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定是一位家喻户  相似文献   

16.
袁隆平传奇     
很多人知道杂交水稻,却有不少人不知道袁隆平,不知道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更不知道袁隆平的传奇经历与业绩。袁隆平在中国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的先河,引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现在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稻面积是种植的杂交稻。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推广应用,为解决我国农民的温饱问题、为促进中国粮食登上新台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本刊从本期起,连载“杂交水稻之父”、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传奇事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承包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70年的一天,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岛一片沼泽地的小池塘边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袁隆平利用它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回顾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主要专利成果。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专利申请的申请趋势、专利有效性及专利寿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维度对其专利申请进行了技术分析。希望通过对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成果的分析,为杂交水稻育种产业的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速递     
正袁隆平超级稻高纬度实验亩产超1000公斤10月10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百千万"工程百亩片攻关基地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收割。该基地的水稻实验品种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超优1000",经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实测亩产达到1013.8公斤,创造了新的杂交水稻高纬度亩产世界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