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赫尔巴特学派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并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赫尔巴特教育学成为相对稳定的知识"栖身"于工具书、教育史教科书中。"研究"性质的文章,则多是在与福禄贝尔、杜威、迪尔泰等人的比较中,呈现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相关观点。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尚仲衣据英文版翻译的《普通教育学》,但此举并没有将赫尔巴特相关研究引向深入。民国时期赫尔巴特教育学译介来源更加多元,但并不注重赫尔巴特或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著作。虽然"赫尔巴特"之名在教科书、期刊中出现频率愈高,模样却依然是一幅"简笔画",不过是"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教育学"则是"目的—方法"框架的反复与强化。  相似文献   

3.
复演论是18世纪至20世纪前期西方思想文化界盛行的历史文化观念和儿童发展理论,对欧美国家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国内教育学界对此虽有所涉猎,但缺乏系统的专门研究。基于较为充分的文献史料,通过梳理从维科、莱辛到黑格尔、海克尔复演论阐释的演变过程,具体分析赫尔巴特、德国赫尔巴特学派和美国赫尔巴特学派将复演论运用到学校课程的探究、霍尔以复演论为基础诠释儿童发展阶段和开展儿童研究的努力以及杜威基于复演论对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并据此探讨复演论在近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中的运用和影响,可以发现:“适时”“适用”和“适度”是复演论作为一种“外源理论”对欧美近现代教育思想产生持续影响的重要原因,而教育家主体的二次乃至多次的再创造,是成功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赫尔巴特通常被看成是"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其课程思想特征一般被概括为"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这种概括实际上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误解,其根源在于将赫尔巴特本人的课程思想与赫尔巴特学派的课程思想以及传统课程思想混为一谈。通过分析比较三者的异同,可以发现:赫尔巴特学派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原旨的背离;杜威课程思想是对赫尔巴特课程思想的复归与超越;赫尔巴特课程思想与传统课程思想并非等同,他的某些具体课程主张超出了传统课程思想的藩篱,具有现代课程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一轮的音乐课改蓄势待发,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型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音乐教育的主要追求。赫尔巴特的“德育至上”“教育性教学”“以兴趣为动力”“个性化发展”“张弛有度的管理”等教育理念,均体现了其教育思想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而这五个方面也基本概括了现代教育的追求,是推进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五个方面。笔者希望通过吸收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精华来完善、推进、丰富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实践,推进新时代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赫尔巴特主张以道德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对于儿童的管理,赫尔巴特作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了可行的儿童管理方法。教学的四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对当时的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赫尔巴特论教育目的、儿童管理方法及教学形式阶段三方面教育思想来探讨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时值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问世200周年之际,本文主要以《赫尔巴特文集》为依据,试图深入探讨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包括其关于“科学的教育学”与“教育艺术”之区分的思想,教育性教学的伦理学基础,教育性教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历程、基本内涵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骆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109-113
在西方教育史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他的兴趣教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研究阐述了赫尔巴特的兴趣论和兴趣教学论,分析兴趣的主动性,广泛性,多方面性和统一性,并解读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阶段论,得出了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80年代,德国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明治时代国家主义迅速膨胀的形势下,由德国人赫斯耐克特导入日本。在日本,赫尔马特教育理论被赋予儒教式的解释,并不断走上形式化。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摄取和反思又揭开了日本大正新教育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我认为赫尔巴特的思想对于当代教育仍有其重要的现实价值。随着现代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使多数教育者忽视了赫尔巴特所代表的所谓"传统教育"思想。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时代历史背景不同、传播途径受限和学习不足的影响,阻碍了对赫尔巴特思想更有效的利用和更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欧洲近代学校分科课程的出现,学校道德教育究竟怎样进行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赫尔巴特强调道德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主张通过各门课程知识的教学来进行道德教育,其教育性教学和教学性教育的思想对今天我国的道德教育以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杰兰 《天中学刊》2001,16(1):108-110
赫尔巴特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氏对教育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育学,以确保教育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其次是伦理学为基础,创立了“博学通才”的教育目的;再次是首创“教育性教学”原则,强调教学对于培养品德的作用;四是创立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四段教学法”,使教学过程阶段化、心理学化。赫氏教育理论体系对当时世界教育和教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我们今天对其重新审视时,会发现其对我们的教育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仍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赫尔巴特是教育史上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人。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从教育目的引出,以道德教育贯穿其教育思想始终。他的教育思想中所涵盖的以"五道念"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四阶段教学法;管理、教育性教学、训育三大手段的综合运用;公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私人教育交织的教育网络;培养集知识、能力、品格于一身的高素质的教育者等思想却对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20世纪初西方教育学生主是德国赫收发持学派教育学输入以后才开始的,而中国引进赫尔巴特学派理论则紧日本为媒介进行的,同时,在引进的过程中,国人萌发了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实际,探索教育学科学化的良好愿望,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和方法体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教育学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目的。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基础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学时多、学分比重大。借鉴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教育界兴起的以实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观推动着美国成人教育运动;本文试图从对实用主义教育基本特征说起并进一步用其指导我国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性教学"理论是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性教学"理论以理性主义的哲学传统为基础,从内发的伦理道德观出发,旨在通过"观念"这一中介,把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联系起来,达到教学和教育在本质上的统一。这一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仍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赫尔巴特力求平衡“服从权威”和“崇尚自然”两种教育倾向,从而提出管理论。他的学生观也正是谋求这种平衡的产物:对学生既不无条件压制,更不放任自流。他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管理的终点是为了放弃管理,爱学生才是其管理论的归宿。赫尔巴特的学生观对当今的教育改革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赫尔巴特主张在教学中和教学外都要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又反对教育者对学生放任自流。在对学生的态度上,他力图保持“压制”与“约束”、“自由”与“放任”间的平衡,这对当今教育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