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概述了绿色化学的现代内涵以及绿色化学与文物保护的关系。从材料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化学方法和反应的绿色化等方面探讨了绿色化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指出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是最好的绿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荣学 《考试周刊》2015,(32):17-18
本文较为简要地探究文物种类和保护利用措施。文物保护体系分为可移动文物保护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核心机构是各级文物局。可移动文物主要实行以博物馆为主的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主体主要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文物的保护必须高度重视,措施必须得力有效,必须依法保护。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5,(2):42-46
陶瓷及石质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一大类,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物自身性质和保护材料性质两方面综述了陶瓷及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影响因素,从耐水性、表面色泽与形貌、透气性、机械性能和耐候性测试详细阐述了陶瓷及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基材无损分析和保护机理研究对未来文物保护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物科技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物保护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文物的科技保护问题。文章不仅探讨了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 ,而且探讨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物科技保护的对策及科技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色度学作为颜色的表示方法,具有准确性、量化性,不受主观的影响等优势.现今已在多种材质的文物修复及保护、文物鉴定及科技考古分析等诸多方面都有应用.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评测石质文物、青铜文物表面保护及封护处理效果,环境因素导致文物保护材料老化的对比,总结文物修复中作色、配色及陶瓷文物表面釉色的定量鉴定中的应用.色度学将在未来为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其他材质文物表面的颜色辨别、保护试剂效果的测评,为文物爱好者在文物鉴定等诸多方面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化学与文物考古陕西师范大学梁宏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先民建造和使用过的具有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的各种遗存实物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物。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物更是枚不胜举。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学习一些文物保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应用现代新材料来保护古代材料是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青铜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中,所用材料既要与文物相容性好,又要不损坏原器物上的考古信息、外观色彩与光泽。但经过科学研究工作者和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复合封护剂在青铜文物保护中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开展城乡风貌改造中,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文物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肯定这些年来各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要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一是正确认识城乡风貌改造与文物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二是积极营造良好的文物保护舆论氛围;三是深入做好城乡风貌改造涉及到的文物资源的调查并做好保护计划;四是在城乡风貌改造中切实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文物价值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中,仍没有对文物价值的认识达成共识。文章运用价值现象学方法,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对文物价值进行分析,认为文物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工具价值和象征价值,其中象征价值是文物最根本的价值。象征价值的存在使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崇高性,它是文物由于象征了历史而获得的价值。同时,象征价值也是连接文物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华章》2010,(11)
在我国,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如何看待和处理二者的关系,各界认识不一.作者从分析零陵区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文物的保护,但同时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发展旅游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最后,作者从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的可行措施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物实体表达出来的非物质属性,包含了与社会形态和人们意识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它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概念,难以脱离文物实体对其进行论述。只有正确把握文物表现出来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关系,才能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对文物表达出来的非物质属性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2.
和田地区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田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着文博专业人员缺乏、保护经费不足、文物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不够和文物执法不力等问题。结合和田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从扩大法律宣传、壮大文博队伍、政府机构给予足够重视、抢救重点文物及建立信息和保护网络等当面做好和田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民国初期,随着现代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渐形成,中国现代文物保护事业逐渐兴起。这一时期政府文物保护工作以颁发政策法规的形式迈出了中国现代文物保护事业的第一步,同时开始设立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进行文物调查,限制文物出口,查办文物盗窃、盗运案件,为目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层的文物机构处和工作者人员出于文物工作的第一线,其往往面临着辖区内所有文物的保护、管理、发掘等一系列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分析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文物的化学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普通文物的一般保护方法,尤其从化学角度对金属文物的锈蚀机理及其保护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猛 《时代教育》2006,(12):180-180
本文从分析文物对我国发展旅游的重要意义入手,认为发展旅游有利于对文物的保护,但同时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作用。我们应该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西安明秦王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文物类型多样、数量众多,其墓葬石刻、陪葬文物、丧葬制度及守墓制度等丰富的遗址内涵更体现出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文物保护宣传不力,群众保护意识淡薄,封土及相关文物保存状况较差,盗墓猖獗,文物散佚及房地产业违法扩张所带来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及同类遗址区保护经验的对比,对明秦王墓的保护提出了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实行有针对性的具体保护措施,与杜陵合并保护,复原及特色旅游开发等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十分丰富,但是文物破坏甚至损毁现象也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经费不足、使用不规范,基础工作薄弱,执法不严以及文物保护人才缺乏造成的。在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背景下,文物保护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邢台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460处,其中复查795处,新发现1665处,成果丰硕,在河北省内进一步奠定了文物大市的地位。按照文物类别、年代、保护级别、所有权、保护现状、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系统分类统计、数据分析和研究,可以全面掌握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冶秋是安徽文化名人,也是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重要贡献有:1.重视收集革命文物的工作。2.主持或参与制定文物保护的政策和法规。3.做好文物保护工作。4.组织文物发掘及研究工作。5.积极地展示和宣传文物。6.尊重爱护人才,培养使用专业人才。7.保护鲁迅故居,建立鲁迅纪念馆。8.热爱家乡,关心安徽的文博事业。因此,他被人们誉为“文物保护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