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文化遗产,不但要坚持批评地继承的原则,而且必须弄清应当继承什么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文化遗产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内蕴的精神意识,不在于它的外部形态。而这种精神意识不但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因此,继承文化遗产不是要重复历史的文化面貌,而是要吸收遗产中体现出来的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精神意识,保护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但要严格维护遗产的原始的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宣传、弘扬、吸收遗产的内在精神。同时,还要以全球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遗产,找出其中可以发展、改造的成分,从而改造它、发展它,在它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2.
对于文化遗产,毛主席从来主张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予以正确对待,反对那种所谓“一切皆坏”或“一切皆好”的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毛主席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  相似文献   

3.
早期维新派在继承民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民生改良思想体系,是在新的社会结构下对传统民本主义的改造和发展,这种继承和改造既反映了早期维新派的民本关怀具有更广阔的视域,更务实的精神和更深刻的人民性,又反映了传统民本思想维护君本政治的内在局限性,以及在它影响下的早期维新派民生改良思想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对茂名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怎样更好地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与困难,为此我们要找到相应的对策,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严绍在《中国当代新文化建设的精神指向与“儒学革命”》(载《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一文中说: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形成和发达,当然既不会也不能离开我们悠久丰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我们和“古典回归”论者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我们的分歧在于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上:第一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究竟在于“现实”,还是在于“回归”?究竟是立足于“切造”,还是立足于“弘扬”?第二是,我们究竟为什么要继承文化遗产峻们要在文化遗产中继承什么?──即我们要把文化遗产的什么内容交给今天的中国民众,以养…  相似文献   

6.
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要进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包括理想、道德、纪律等内容的思想建设。所有这些,都有着一个对思想文化遗产(包括道德思想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这个问题,虽说是个老问题,但在当前看来,它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更有实践意义。 本文讨论道德遗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拟从忠孝伦理入手,对道德遗产进行历史的考察,探讨其历史特色和现实影响,试图由此出发谈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笔者认为:道德向来就存在着一个批判继承问题,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民族的特点,我国道德遗产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文化遗产日和申遗热印证着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热情,然而,仅有热情远远不够,在文化遗产日这种形式和申遗这股热潮背后,真正需要的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常态行为和理性精神,更需要珍爱文化遗产的历史情怀。保护文化遗产,要拥有超越于地域和民族的胸怀。任何一处文化或自然遗产,它都不孤立地属于某一个地域,甚至不属于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时代的人,无权占有和随意处置人类遗产。在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申遗正成为许多拥有古老遗迹、良好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6,(3):80-85
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中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将促进旅游相关人员对文化遗产价值和作用的了解,树立和加强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结合历史和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文化遗产的创新,有助于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文章以兴安灵渠文化遗产为例,探讨了创意旅游视角下灵渠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主题和思路,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决定于其原生程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报工作要重点发掘地域标志性文化事项,关注原生态文化和濒危遗产,剔除伪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尽可能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隐含的各种信息全面地记录并保存下来,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网络遗产已成为司法实务无法回避的疑难问题,网络遗产具有财产属性,应属可继承的遗产。在构建网络遗产继承的法律制度时应明确可继承的遗产范围,明确网络运营商有义务协助完成网络遗产的继承行为,明确被继承人在继承中的举证责任,同时应遵循"被继承人自己确定为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非仅在于物质遗存的保护,更在于对"活态文化"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是强调这一点,但很多目前尚存的"活态遗产"自身就存在着文化缺失和文化消亡问题。笔者试图以具体的湘南古民居保护现状为例来提出这一问题,并引发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诸多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个政治、经济落后的封建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文化同西欧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相比,具有较为浓厚的封建性和保守性。是简单地抛弃这一文化遗产,还是正确地区分和批判地继承它,这是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之一。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不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继承观,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地对待祖国的文化遗产来说,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作为一个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环境见证物的公益机构,对于保护人类共同遗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内容也正在日益增加.在今天博物馆的职责不仅局限于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还应当扩大到整个的遗产家族,这就包括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博物馆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超 《天中学刊》2009,24(4):67-72
遗产经营是遗产事业使命扩张的产物.文化遗产景区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公共物品性等特性,对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多重管理、经营权转移等问题.必须坚持遗产经营的盈利与遗产事业的非营利性相一致的原则,坚持遗产经营权和管理权统一于遗产管理单位的原则,通过区分遗产及相关资源的性质,构建科学的文化遗产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存在的,需要人民作为核心主体去参与保护和传承。但是,在我国目前实施的保护过程中,由于人民性长期被忽视以及人民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不利于保护和传承的双重困境。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民性问题,如何使人民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应是学界亟待重视和解决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7.
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即继承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新内容;必须具有民族性,人民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它着眼于线性区域,所涉遗产元素多样,兼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利用线性文化遗产开展旅游活动是实现遗产“保护、保存和展示”目标的重要手段。准确地评价线性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潜力,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供给、需求和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诸多方面。同时,还必须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熵技术,以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以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和长城为对象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以牺牲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为代价,不能落入"人权"论者的圈套.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尴尬局面乃文化变迁规律之必然结果,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保护文化遗产并不矛盾,关键是要防止保护理念的情绪化.将传承优秀文化理解为复兴传统文化,由此出现了极端的产权化、政治化倾向都是情绪化的表现.文化发展规律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有赖于政府行为,但政府的行为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不能强制性的挽救,而是应当因势利导挖掘遗产持有人主动传播文化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