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现代史上出现过两次文摘高潮:第一次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世界文摘高潮相呼应;第二次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是在批判“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和文化专制主义之后的复甦和崛起。第一次高潮为时较短,至1949年底即告结束。第二次高潮为时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人文精神:从理论走向实践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进入新世纪后,作为实用图书馆学的人文图书馆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人文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和技术图书馆学的迅猛发展,使新世纪之初的图书馆学研究形成一个高潮。如果我们将此期的图书馆学研究与20年前图书馆学研究高潮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一些相同之处:两次高潮皆是以实用图书馆学为主力,两次高潮的出现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和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两次高潮亦存在明显的差别:1986年前后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均以效率和效益为价值取向,而当前的“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研究则是以人文和制度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及其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贺修铭 《图书馆》1994,(5):14-17
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形成了目录学研究的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形成的契机是缘于对西方目录学的评价,主要成就表现在对古代目录学的总结、对目录学定义对象的探讨、目录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第二次高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和目录学史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目录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重视对书目情报工作和目录学应用研究等。通过两次高潮,中国目录学总结了传统,吸收了西方目录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印度图书馆学是与一个伟大的名字分不开的,这就是阮冈纳赞.阮冈纳赞参与和领导了印度图书馆学发展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并确立了印度图书馆学第三次发展高潮的主调.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思想是印度图书馆学的瑰宝,也是世界图书馆学的珍贵遗产.从比较图书馆学的角度来认识,印度图书馆学的发展轨迹与我国图书馆学极其相似,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5.
借鉴日本图书馆法论中国图书馆法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我国对图书馆法律制度研究的两次高潮。并介绍了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它的发展来源。提出借鉴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徐欣 《档案与建设》2007,(10):22-24
在我国档案学体系中,专门研究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学科名称不仅变化多次,而且近20年来处于多元化发展时期。从上世纪50年代始至80年代,学科名称主要有文献公布学、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种种提法。80年代至90年代末,档案界掀起档案编研的高潮,档案编纂、编研学科建设向多元化拓展。但业界对于学科的命名,还没能达致共识。对此有必要作细致的探索,以引起同行的关注,促进工作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试论发展我国EDI的对策王玮,刘丹(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系)90年代国际上掀起的EDI高潮强烈地冲击着我国的外贸系统。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它是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联...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化史上一共有过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前夕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第四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高潮.五四时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重要发展阶段,在翻译作品数量、范围、质量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再一次掀起“信息热”。与八十年代上半期出现的主要由信息技术所推动的第一次“信息热”不同的是,这次热潮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改变,市场经济体系有待建立和发展,我国逐步迈向国际市场的情况下,人们对信息提出巨大的需求,由这种需求的拉动而产生的。那么,信息与经济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信息又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呢?乌家培先生在其所著《信息与经济》一书中对这一问题及其它一系列信息经济学问题作了充分的回答。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约30万字,是该社出版、乌家培主编的《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MARC书目数据库及各种二次献数据库的建立,读服务工作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读可以通过图书馆联机公共查询目录(OPAC)查询图书,比卡片目录前进了一大步,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目前近1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先进快捷的信息传递及海量的信息资源涌现,不仅将信息的社会化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同时出现了电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的翻译共有三次辉煌,第一次是东汉到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的科技翻译高潮,第三次就是晚清至民国初年的西学翻译高潮。鸦片战争期间的中国英语翻译是我国第三次翻译高潮的开端,对于中国的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鸦片战争时期翻译的社会条件1.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英语翻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史上,有那么几次发展的高潮。始于六十年代中期的那次轰轰烈烈、颇为壮观的支援三线建设,便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近几年随着VR技术的迅猛发展,"VR+新闻"报道在我国也迎来了"高潮".从当前传媒行业发生的一次次巨大变革来看,受众在信息传播体验方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媒体很难再局限于传统的报道方式.不少媒体为了顺应受众的信息需求、市场的发展,而寻找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技术革新.作为一种跨行业、多领域结合的新闻报道方式,"VR+新闻"报道模式正逐步渗透国内媒体,并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重要作用,科技翻译扮演着关键角色。我国科技翻译的第一次高潮在明末掀起,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实现了中西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明末时期,西方传教士、对科学感兴趣的中国士大夫从事科技翻译,翻译大量科技书籍,使我国当时的民众对科技有所认知,促进当时我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明末时期科技翻译的背景、兴起原因、特点等进行阐述,分析科技翻译对我国工业文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镇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次反复,在坎坷的道路上走过了五十个春秋.在这五十年中,曾掀起过三次大的高潮,且是循环往复,迂回曲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我国农村图书室最早起步于新中国的成立,它是随冬学、扫盲运动、办夜校而兴起的.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促使农村图书室的建设与巩固达到高潮,在文化部1956年文化工作"积极发展、提高质量、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总方针指引下,农村图书室发展莲蓬勃勃、层出不穷,到1956年底全国农村图书室达到了182,960个,出现了大办农村图书室的第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6.
20�����й�ͼ���ѧ��չ�����θ߳�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百年图书馆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三次发展高潮,前后约计40余年。在此期间,图书馆学得到迅速发展。勾勒三次高潮概貌,总结图书馆学演进经验,有助于认清历史,开辟未来。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网上信息服务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论述我国网上信息服务的发展态势,主要从我国网上信息服务的主要问题,主要服务方式和主要做法三个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庄慧 《晋图学刊》2003,(2):10-13
本文探讨了我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针对信息服务产业中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加强信息服务使之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异常,脱贫致富总的趋势越来越好,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教育文化迅速普及,新一代农村知识分子正在成长。农村经济高潮的到来,必然带来文化高潮,图书下乡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农村图书市场潜力很大。在这一形势下,福建省邮政系统开始介入卖...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第三次开放高潮的到来,国内经济将垒方位与国际经济接轨。在经济发展环境剧烈变动面前.IT产业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认识与把握机遇所带来的发展潜力,如何识别和化解挑战所蕴含的成长风险,对IT企业、IT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