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荣膺首批陕西省科技新星的梁燕萍副教授,看上去貌不出众,语不惊人,却着实是位科研能手和教学骨干,学校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她在教学、科研领域勤奋耕耘了10多个春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奖、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和校级优秀教师一等奖等奖励,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研队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科研队伍建设,切实建立有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活力和动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文章在分析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过程中青年科研队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主干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的经验成效;从多措并举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营造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以及打造多样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背景下优化我国青年科研队伍发展的系统性思路,建议进一步优化推广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快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合作,实现交叉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3.
邓小华  白婷婷 《大众科技》2021,23(8):102-105
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为和贡献与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密切相关,唯有不断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才能让们全心全意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去.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广西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在薪酬与福利、科研条件与制度、生活与职业发展以及自我科研效能感等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均不高,需从薪资福利保障、科研激励政策和评价选拔和晋升制度三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提高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技人才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因此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看作一个复杂巨系统问题,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从物理发展、事理发展和人理发展三大维度构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并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利用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对其纵、横向发展态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水平呈现整体递增、稳中向好趋势,但综合得分低于江苏和浙江两省,尤其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科研条件及人才科技创新产出等方面与上述两省仍有一定差距。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提出构建多元化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创立长江经济带省市人才协同评价机制等建议,并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深化国际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合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冯殿芬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163-163,165
高校科技挡案是高校科研部门的核心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进入新时期,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不断变革,高校科技档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高校各方面的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发挥科技档案的作用,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已是目前科研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伟  冯军  肖宏年 《科技与管理》2004,6(5):133-135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存在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偏少、青年教师科技队伍流失严重、科研条件恶劣和忽视科学研究等问题,指出培养青年教师的科技能力的重要性,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提出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养学术骨干,健全科研制度,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是提高青年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青年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驱,科技创新离不开青年科研从业者的贡献。本文对山东省省内青年人才的科研状况以及所处的学术环境、管理现状以及激励政策进行了调查,在基于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净化学术环境、丰富激励手段、完善科研资源分配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及强化城市创新活力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设立科技发展基金,保持一定规模的自选项目,这是由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决定的.上海铁道学院于1978年开始设立院科技发展科研基金,1992年又增设青年科学基金,专门扶持青年教师,实践证明,这对于推动科研工作起了积极和有益的作用。一、自选项目的主要任务1.重点资助基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16,(4):93
《今日科苑》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社会性科技期刊。致力于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作用,搭建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联系沟通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向青年科技工作者传授做人做事做科研经验的平台、老科技工作者培养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平台,开启"夕阳"与"朝阳"的对话,建立老科技工作者与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忘年之交"。读者对象为老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科技管理》2008,21(2):F0004-F0004
昆明澳德迈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研发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科技实体。由一批有多年科研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青年科技人员组成,公司“以不断创新为原则,以质量作保障,以最好的服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国家、民族进步发展的源泉,尤其是对于科技发展来说,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推动力,2014年“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获得者郭彤教授就是一位具有积极创新意识与独到科研理念的青年科学家。
  从一个建筑工程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到现在成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教授和优秀科技人才,一路走来,郭彤教授深刻体会到创新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以及通识博学作为科研工作基础的必要性。无论是在教学或是科研中,郭彤教授都要求自己和学生们多质疑、多思考、多学习,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不歇的创造力,并不断进步;才能持续拓展科研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才能在科研工作上取得成绩,从而实现个人的理想与价值,同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校级科研基金看科技计划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管理活动中 ,高等学校设立校级科研基金课题 (校级科研基金课题在有的高校为不同人群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青年科技基金、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校办课题等等 ) ,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实践证明 ,开展校级科研基金课题研究与管理对推动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它是除国家或地方政府纵向科研经费、企业横向委托经费外 ,对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渠道的一项重要补充形式 ,在高校科技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校级科研基金资助现状与效果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自 1984年正式设立校级科研基金课题后 ,学校又相…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进展改革,首先是对传统理论的突破,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体制改革也不例外,几年来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许多新进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改革了传统的科研体制。传统的高等院校科技工作受“中心论”制约,重点高校可以有教学、科研两个中心,一般高校只有教学中心。两  相似文献   

14.
章成伟  王玲 《科技通报》1994,10(3):186-190
通过对浙江省1986~1991年155项医药卫生青年基金课题的问卷调查表明,青年科研基金制的设立,调动和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和发现了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促进了医药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为不断改进和逐步完善青年科研基金制,应强化课题管理,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增大课题资助强度,加强开发性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短讯     
《科协论坛》2011,(4):12-12
日前,中国科协发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主题,面向国内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境外华人科技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区从事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人士)、在华外籍专家广泛征集建议,鼓励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交建议。(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青年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状况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我国青年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状况的初步考察,我们发现了诸如队伍缩减、人心不稳和科研环境不利等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治学风气在青年科研群体中的蔓延,不仅有碍于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出现,更是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沃土。  相似文献   

17.
5月18日,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主办、天津大学承办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十七届颁奖大会在天津举行。据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副主任江泽慧介绍,2007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的奖项为:桥梁大奖及桥梁青年奖、铁道工程师奖、北京青年科技奖、木材科研奖及木材科技教育奖学金、工程教育学生奖、铁道教育希望之星奖、家乡土木工程奖。  相似文献   

18.
8月14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开幕。来自全国农业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产业界的工程师与科技工作者700多人参加大会,其中青年代表约占60%。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黑龙江省副省长申立国、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闫永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汪懋华、中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现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晓轩  曹效业  陈浩  马颜 《科研管理》2002,23(4):120-127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1272名青年科技将帅人才的问卷调查研究,得到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在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上的有关数据和心理反应,比如,在课题组人员构成中博士后不足1名,且将帅人才感到获得好的博士后后最难,再如,与80年代中期相比,我国研究人员学术交流次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与国外的学术交流次数增加明显,但是,仍然有25.1%的人作为优秀科研人员几乎从不与国外交流,这些结果对科研管理与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丽华 《现代情报》2002,22(3):6-6,31
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适应信息社会要求,利用文献资源,深层次开发科技信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问题谈了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