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刁新军  杨德礼  任雅威 《预测》2009,28(6):37-42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产品纵向差异化模型中,研究双寡头垄断企业在市场未完全覆盖或完全覆盖情况下的Bertrand价格竞争策略。研究表明:在市场完全覆盖情况下,两产品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都大于市场未完全覆盖下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两产品的质量水平差异程度小于市场未完全覆盖情况下的质量水平差异程度。无论哪种市场覆盖情况,高质量产品都获得市场优势;当具有网络外部性时,高质量产品的均衡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都大于不考虑网络外部性时的市场价格、份额和利润,且随网络外部性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低质量产品却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部性和溢出条件下企业R&D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扩展的两阶段Hotelling模型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和溢出条件下双寡头企业的R&D行为.结论表明:非创新企业总是倾向于兼容,而创新企业的兼容选择与创新效率相关,R&D投入受网络外部性、兼容性和溢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的R&D策略.  相似文献   

3.
“原材料案”和 “稀土案”的败诉,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更为合规有效的关税替代性政策,推动金属矿产开采加工过程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但现有研究只考虑了资源税对关税的替代,且用税收转嫁模型分析替代效果时,相关参数值也都是外生给定的。本文以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矿为例,从全生命周期的完全成本视角出发,测算出稀土外部性成本的理论税率区间为28.5%~48.0%;构建变换后的勒纳指数和SMR模型测算出中国稀土上游企业三个时期的市场势力值分别为1.0、0.8、1.2,下游企业分别为0.1、0.2、0.4。将测算出的稀土外部性成本、市场势力内生于税收转嫁模型中,发现稀土外部性成本的传递机制、转嫁幅度以及等效替代税率与中国稀土出口企业的市场势力、稀土上游企业供给弹性以及外国进口企业的需求弹性有关。本文得出的结论为中国政府制定更为合规的资源政策和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构建的分析框架也为其他战略性矿产资源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分析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原材料案"和"稀土案"的败诉,迫切需要政府采取更为合规有效的关税替代性政策,推动金属矿产开采加工过程中的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但现有研究只考虑了资源税对关税的替代,且用税收转嫁模型分析替代效果时,相关参数值也都是外生给定的。本文以战略性矿产资源稀土矿为例,从全生命周期的完全成本视角出发,测算出稀土外部性成本的理论税率区间为28.5%~48.0%;构建变换后的勒纳指数和SMR模型测算出中国稀土上游企业三个时期的市场势力值分别为1.0、0.8、1.2,下游企业分别为0.1、0.2、0.4。将测算出的稀土外部性成本、市场势力内生于税收转嫁模型中,发现稀土外部性成本的传递机制、转嫁幅度以及等效替代税率与中国稀土出口企业的市场势力、稀土上游企业供给弹性以及外国进口企业的需求弹性有关。本文得出的结论为中国政府制定更为合规的资源政策和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构建的分析框架也为其他战略性矿产资源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分析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网络效应下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有网络效应的市场中,企业往往采取自愿性创新披露的策略,这与传统的观点背道而驰。为此,建立了一个网络效应下的两阶段古诺竞争模型,研究市场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竞争者的产品可替代程度和企业的创新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外部性强度和竞争者产品可替代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程度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程度对企业自愿性创新披露程度具有负向影响。企业的创新披露决策是在综合权衡以上因素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之后所作的理性选择。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鲁皓 《软科学》2012,(1):137-141
在考虑局部网络效应基础上,从多种技术同时扩散的视角出发,采用仿真模型分析消费者交互作用对网络外部性市场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聚集效应是驱动网络外部性市场技术演化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术演化的均衡结果呈现为赢家通吃或多种技术共存。聚集效应使得消费者选择出现"局部偏差",即采用的技术并非是整体市场中占有率最高的。当消费者交互作用的聚集效应越强,技术演化均衡结果往往是多种互不兼容技术共存;当消费者交互作用的聚集效应越弱,技术演化则趋向于赢家通吃。此外,这种聚集效应还会影响企业扩大安装基础和加强市场沟通这两种技术竞争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间接网络外部性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学模型分析,揭示出从属专利战略中兼容性对基础专利许可费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从属专利的不兼容性会促使基础专利之间为了争夺间接网络外部性效应而展开许可费价格竞争。从属专利研发者都选择不与竞争性基础专利兼容是为取得较低基础专利许可费的占优战略均衡。  相似文献   

8.
运用微观扩散模型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网络外部性市场中的创新扩散,研究表明网络效应特征、采纳个体自身偏好异质性特征是决定网络外部性市场创新扩散动力学机制的重要因素。网络效应特征对创新扩散正向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网络效应的类型(直接或间接网络效应)和强弱。采纳个体偏好异质性特征对创新扩散的影响并不确定,直接网络效应下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程度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间接网络效应下偏好异质性对创新扩散程度的影响则存在"临界点"现象,且上述因素对网络外部性市场中创新扩散的影响还会由于采纳个体之间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社会网络结构差异而呈现不同模式。  相似文献   

9.
移动服务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差异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由于移动服务产品具有极强的网络外部性,将服务产品的质量和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分析了在不完全市场覆盖下,不同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和产品质量对双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影响.此外,产品质量和网络外部性系数对社会福利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吉宏伟  陈忠  孙武军 《预测》2007,26(5):75-80
网络外部性和兼容性是网络经济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深刻影响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各种竞争行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中,企业产品的兼容性竞争战略关乎企业竞争的成败。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面对潜在竞争企业的市场进入威胁时,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位企业之间的兼容性偏好以及进入企业对进入兼容性市场还是进入非兼容性市场都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强度的大小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进入成本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研究》2021,39(4):614-621,694
政策工具如何有效促进私人研发是一国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多从时间维度探讨政策工具对本国私人研发的影响,较少从空间维度探讨国外政策对本国私人研发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6年2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首先在时间维度上引入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交互项探讨两种政策工具的综合影响,随后引入空间滞后项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探索国内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本国私人研发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国内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第二,国外政策工具削弱了国内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对本国私人研发的影响,也削弱了两者间的替代效应;第三,国外政府补贴对本国私人研发具有正向影响,国外税收优惠对本国私人研发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企业纵向并购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晓军  陈宏民 《预测》2002,21(1):66-69
本文主要以美国在线怀时代华纳的兼并案为例子,考虑双寡头垄断的上游企业和双寡头垄断的下游企业市场上发生的纵向兼并行为。这里考虑网络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他们的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然后对兼并前和兼并后企业的利润、产品的价格及网络外部性对兼并行为发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的对於对目前国内网络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消费者具有不同质量偏好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多阶段的技术许可博弈模型,对双寡头市场上在位企业技术许可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决定最优许可策略的临界网络强度与产品质量差异正相关;从在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最优的技术许可策略只存在于产量提成许可和两部制许可之间,且随着网络强度的增大由产量提成许可转向两部制许可;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立场看,最优的许可策略应为固定费许可;针对企业和社会对最优许可策略偏好的不一致,提出通过事前补贴、事后征税以及受许方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等手段来改善社会福利状况.然而论证结果说明,事后征税仅仅使许可方的部分收益转移给了政府,却无法增加消费者剩余以及改善社会福利,而事前补贴和受许方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等手段虽改善了社会福利,但仍无法达到社会福利最优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借助差异产品双寡头市场竞争模型,分析了在本国企业先行进入本国市场与外国企业展开产量竞争的情形下,一个拥有成本降低型先进技术的外国企业通过兼并或技术授权将其先进技术转移给本国企业时,东道国政府的最优竞争规制政策。研究表明,当两部收费方式的技术授权可供选择时,东道国政府应当禁止外国企业的兼并行为。然而,当技术授权的方式只能采取特许权收费或固定收费时,东道国政府应当视产品的替代程度和先进技术的创新程度等来确定是否应当许可外国企业对本国企业的兼并。此外,当外国企业既可以采取兼并,也可以采取任意一种技术授权方式转移技术时,固定收费的技术授权模式将对东道国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竞争的特性,本文认为兼容决策决定了高技术企业的竞争网络及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关系,并且企业的兼容决策过程实际上包括对是否兼容和兼容类型决策两个阶段,通过构建模型,对兼容决策的影响因素、决策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考虑学术电子期刊具有网络外部性,建立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的供应链纵向合作模型,研究了研发和定价两阶段的博弈过程,求解且对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研发投入成本参数、网络外部性对上下游企业研发和定价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不管在研发阶段,还是定价阶段,合作程度的逐渐加深,对供应链整体收益是有利的。但在实际市场运行中,宏观上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大规模深度合作,需要从学术电子期刊出版体制上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8,(4):140-144
通过均衡分析讨论了不兼容和单向兼容两种情况下的无差异顾客位置、平台定价和利润。结果表明单向兼容使得市场结构更加不均衡,优势平台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却不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霞  陈建军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76-1684
 文章构建了不同网络联结对产业集群能力的影响机制和概念模型,并对128家浙江集群企业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验证,认为网络中不同主体的关联结网有助于产业集群能力增进,但其作用机制不同。组织间学习中介了本地商业网络和知识网络与产业集群能力的关系,但在协调网络与集群能力增进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认为商业网络和知识网络有利于集群学习网络建构和新知识生成机制形成从而促进集群内力持续提升,是产业集群能力增进的内生动力。而协调网络通过政府等公共机构以资金、政策及共性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的支持,帮助集群企业改进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企业能力水平,是集群能力增进的外源动力。该项研究对于企业有效构建网络联结和政府技术政策供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不同企业规模和集聚(城市)规模条件下,集聚动态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企业创新能力都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同时影响程度又取决于企业规模和集聚规模。具体来说,小城市中,马歇尔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大城市中,雅各布斯外部性对企业创新能力更显著。就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小型企业显著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但大型企业很少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小城市中的小型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得益于马歇尔外部性,而大城市则主要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性。本文研究结论可以为区域产业政策和企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市场竞争中的网络外部性效应: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帅旭  陈宏民 《软科学》2003,17(6):65-69
本文研究了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存在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多重均衡以及正反馈效应,因此往往表现出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并且对用户基数以及互补性产品的管理将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最后,本文通过VCR产业中VHS与Beta的竞争案例来研究网络外部性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