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杨爱娥 《时代教育》2012,(21):238+246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地位。加强高校的家校联系,是做好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家校联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推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同提高,促进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达到三赢。  相似文献   

2.
张芳 《考试周刊》2013,(22):181-182
在日常教育中,建立一个家校联系簿作用很大。家校联系簿可以成为学生奋进的鞭策,成为学生美德的引领,成为家校合作教育的干道。一本小小的家校联系簿,架起了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让老师、家长、学生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苏奕 《上海教育》2013,(9):76-77
家校合作在国外已经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概括,在我国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共同进步、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何谓家校合作家校合作就是两种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教育机构——学校和家庭,两种身份的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孩子发展。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家校合作有这样几个要素:第一,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4.
家校直通车     
每个孩子的后面是一个家庭,“为了孩子”是家校教育的共同目的,也是教师争取家长信任、支持的切合点。为此,我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活动,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满堂言——圆桌式家长会。把家长会场布置成圆桌式,有利于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彼此之间交流经验、意见、建议。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家长推荐好书,宣传教育科学知识,传递教育动态,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一线通——电话联系。采用电话的形式,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点滴进步或小小失误。不吝惜表扬,也不要放过错误,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喜鹊报春——家校联系卡。当孩…  相似文献   

5.
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与学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家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可以提升家庭教育的思想及教育水平,推动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对家校合作的研究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地区,家校双方对家校合作认识欠缺,家校合作的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因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农村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建构"以学校教育为导向,家庭教育相辅佐"的家校合作模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6.
臧绪玲 《知识文库》2023,(19):57-60
<正>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家校共育的教育思想逐渐被普及和落实。这样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促进小学教学的有效落实,还能为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学习网络。而家校联系单作为家校共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有着这样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小学家校教育的现状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对两者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对联系单在家校联系中的巧妙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家校共育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曹莹 《成才之路》2014,(15):5-5
在现代班集体建设理论中,人际关系构筑理论很值得班主任去关注和探究。班主任在班集体的人际构筑中应着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家校关系三个方面。师生关系上应从"情"入手,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生生关系中强调班主任在学生交往中的思想指导作用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家校关系中主要通过班主任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两个方面的沟通来协调家校联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家校沟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地家访、电话沟通这种单线联系逐渐被网络的多维辐射方式所代替。建立、管理并利用好QQ群和微信群,这对家校合作沟通有着其他通信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教师可以借机将"双群"变成展示师生"才艺"、提升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助力师生及家长成长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教育艺术、教育方法有了全新的要求,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嘴、一支笔那么简单,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新教育模式去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其中,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更真实,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全天候的行为和思想动向。谁重视了家校联系工作,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性。家校联系平台的建立是符合当前教育的需要的,是当前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三空间"理论是后现代理论体系中的显学之一,爱德华·索亚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一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重建了空间理论的认识向度,丰富了空间理论的思想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乃当今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从空间概念切入,实施"三校联合教研",用"第三空间"的视角审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也许可以看到别样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也谈“创造性阅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继创造教育在中国大地成为时髦的口号以来,不知从何时起,语文教育界又流行起了一个新的时髦名词,叫做"创造性阅读",并且形成了当今阅读教学的一股风,似乎阅读教学如果不与"创造"联系起来就有"落后""保守"之嫌.  相似文献   

12.
杨鹏 《上海教育》2016,(Z1):10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随着电脑和宽带的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已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短信等,已  相似文献   

13.
焦伟 《知识文库》2022,(23):1-3
<正>20世纪以来,终身教育思想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提倡形成一体化教育结构,这一个思想观念带动了各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终身教育的学校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延长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主张学校与家庭互相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在社会转型的视角下,人们已经认识到学习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家校共同体的建设备受人们关注,其体现了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统一性,带给学生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构建家校共同体创新合作新模式,这是中职学校教学创新可以运用的一种理念,本文笔者将对此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精细化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要求的背景下,如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达到实效性的进展,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本文强调家校联系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分析了家校联系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现状、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是学校、家庭、社会 综合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学生的诸多 因素中,家校交流的效果一方面会通过教师 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会通过家庭 教育影响到学生。因此,作为这种交流的主 要承担者,教师应把握好三个"度"(即合作 态度、联系制度、活动尺度),努力提高家校 交流的质量,为学生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完 整而和谐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的家校合作具有合作方式更加多样、沟通途径增多、合作内容更加丰富、家校联系频次增多、家长的家校合作需求不同等特点。这为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积极的可能性,同时导致班主任的时间和空间受到限制与挤压,使其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应对家校合作中的工作困境,确保家校合作有效顺畅地开展,班主任应加强家校合作相关理论的学习,培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提高协同领导力。  相似文献   

17.
潜能生是班级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爱与帮助,转化潜能生是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思想教育、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开展互助、家校联系五个方面谈谈如何转化潜能生,防止学习"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文章探究有效使用家校联系册这一媒介的意义、家校联系册的设计和落实,以及家校联系册使用的反思,以期能有效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大规模持续流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二代应运而生。农二代有四种情形:留守子女、"准单亲"子女、进城子女、流动子女。其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和障碍,农二代家庭教育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亲子教育被削弱或消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以西部某市数县为研究样本,对中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广泛调查,讨论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管理四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的障碍,并从家校合作理念,家校合作模式,家校合作政策法规,家校合作组织结构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探讨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大规模持续流动,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二代应运而生。农二代有四种情形:留守子女、"准单亲"子女、进城子女、流动子女。其教育问题有其特殊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诸多因素和障碍,农二代家庭教育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亲子教育被削弱或消解,家校合作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以西部某市数县为研究样本,对中小学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广泛调查,讨论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家庭、学校和管理四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的障碍,并从家校合作理念,家校合作模式,家校合作政策法规,家校合作组织结构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探讨农二代家校合作教育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