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与胃轻瘫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钟杭 《科技通报》1999,15(6):457-461,462
介绍了糖尿病与胃轻瘫的关系。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理可能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平滑肌变性、高血糖等有关。诊断胃排空时间的方法有X线监视、胃肠电分析、B型超声及核素标记的试餐(金标准)。采用促胃动力药物如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红霉素入Renzapride对糖尿病胃轻瘫有一定的疗效。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宜及早使用促胃动力药,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大部分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翁秀英  张宗玉 《学会》2001,(6):48-48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国内报到发生率为0.47-3.6%.我科从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施行胃部份切除术320病例中,发生FDGE11例,发生率为3.4%.在医生护士的精心诊疗护理下,无一例再次手术,痊愈出院,现把主要护理体会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胃康灵胶囊中白及的质量标准。方法: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白及薄层鉴别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结论:该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胃康灵胶囊中白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并对后续进一步提高胃康灵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病,中医的基本病机是肝胆之疏泄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的,可归属于"食管瘅""反酸""嘈杂"等。临床上西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在短期内有明显的疗效,但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明显的优势,近几年来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文章收集近五年来几个常用的经方为代表的研究状况,为更好地使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5.
郭仁华  陈英 《科技通报》1990,6(6):362-362
头发是微量元素排泄器官之一,其含量能反映人体长时间元素积累状态及体内水平。我们于1989年对溃疡病、慢性胃炎病人以及无胃病史的健康人进行头发中微量元素Mg、Si、Ca、Cu、Zn及A1的测量分析,以观察胃疾患者头发中上述微量元素的变化。选择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后经胃肠钡餐检查及/或纤维胃镜、活检确诊的门诊病人(简称胃疾患者,下同)29名(男25名,女4名,平均年龄44.96岁),其中胃溃疡患者6名,球溃患者16名及慢性胃炎患者7名。胃疾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9名。并选择无胃疾史的健康人27名(男14名,女13名,平均年龄43.57岁)作对照组。分别  相似文献   

6.
胃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乃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而导致植物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的分泌及运动机能紊乱,而出现呕吐或频繁暖气,患者多为中年妇性,运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胃神经官能症56例均为1997年至1999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病例,治疗结果提法,只要谨守病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久病成虚,虚极生寒,所以大部分胃病都是胃寒症,不去温胃,不去提高胃的温度,根本就不可能治愈,胃喜热,只有温度上来,才能滋养胃粘膜的再生和成长,中医把胃肠病分为胃痛、噎膈、反胃、呕吐和胃脘痛等,但温胃是治疗根本大法。就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发表观点,以利于对胃病的治愈,还胃病患者以健康。  相似文献   

8.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常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腹胀等症状,临床上很常见.统计学表明,该病种占消化科的30%~40%例数,治疗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用药.胃达喜作为第三代抗酸剂及胃粘膜细胞保护剂,在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显著疗效.我们自1998年~2000年,选择经临床、胃肠钡透及胃镜证实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92例患者,坚持服用胃达喜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将失眠称为"卧不安""目不暝",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命题。本文对这一经典论述,从原文认识、病因病机、治法运用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以力求挖掘、拓展这一理论的内涵,以"和胃"为"卧不安"辨证施治之法度,从而为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胆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胆胃综合征。结果:65例胆胃综合征患者中,显效的39例;好转的18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奇经梅花磁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胆胃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3例老年胃癌术后自行拔出胃管导致胃瘫的护理。方法: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镜下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支持治疗,红霉素、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3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胃癌患者应在术前、术后加强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有效预防胃瘫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大量文献对"胃不和则卧不安"进行了诸多的论述,文章就其在失眠病症的一些病机予浅论,希望能为临床中的失眠病症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疏肝和胃丸对胃肠运动的影响进行简述。重点介绍疏肝和胃丸的一些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良性溃疡和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通过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数据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依据。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高,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低,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验结果对这三种病态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判断良性溃疡和胃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得到通过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数据判断患者疾病情况的依据。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高,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的指数偏低,与其他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验结果对这三种病态的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情况,探讨HP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将6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GerdQ评分,HP根除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3个月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GerdQ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t=2.243,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χ2=7.2,P0.05);治疗后,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病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P0.05);停药3月后,观察组有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对照组有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根除HP后效果显著,HP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可能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贡潘  泽永革 《西藏科技》2007,(6):49-49,68
目的 总结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 笔者对2005~2006年间我科全胃切除术式治疗胃癌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全胃切除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恰当的选择切口,合理准确的淋巴结清除范围和联合脏器切除,选用最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影响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刘明花 《西藏科技》2011,(10):59-60
分析了精神状况、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某些临床疾病对胃食管反流症状发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治疗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中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下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惠者治疗中置入鼻空肠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方法.方法41例术后胃瘫惠者在胃镜直视下利用异物钳钳夹鼻空肠管,将其推送至Treitz韧带以下的操作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下置管均能顺利置入,41例惠者均一次成功,成功率100%.结论胃镜下在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惠者中放置肠内营养管简单可行,此方法副作用小,成功率高,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相关文献,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牛前胃弛缓进行了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