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是古老而封闭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文化整合的时代大潮中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相袭已久的传统建筑文化的解体和新的融会了西方先进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建筑体系的诞生,既有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这对于我们清醒地面对现实、理性地设计未来,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国文化和社会文明正在经历着变革,当代的建筑也进入了一个趋同与多元并存的时代,对建筑的国际化趋向以及传统文化的缺失,焕发了人们对于地域文化回归的热情,期盼传统文化理性的回归。室内设计是建筑创作的一部分,因此,也必然反映到室内设计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来设计界广泛谈论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话题也成了人们研究的中心课题,因此,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又能体现设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避免了设计形式上的趋同。  相似文献   

3.
建筑文化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物质偏重于理性,精神偏重于感性。物质和精神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能体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表现性均可认为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形式或结构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建筑虽不等于哲学,但思维若不达到哲学的境地,建筑也就不可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作品总是可以进行多角度解读,笔者认为,《楚辞》中蕴含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思想、文化。文中先就其中的建筑表达进行简单的整理,后总结出有楚地特色的三大建筑文化思维,即:实用理性、对形式美的无限追求、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5.
在把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实用理性”的基础上,从结构、装饰艺术、宗教建筑和“数、象之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浸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实用理性”的基本精神。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的优秀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传统思维与中国古代建筑的关系,阐述中国古代建筑中所表现的整体意识、和合及实用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理性传统和宗教传统。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即对理性和宗教保持距离,从而形成了中国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兴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思想文化到建筑结构 ,从人的观念到物的表现 ,对客家传统民居建筑———围龙屋作了粗浅的探讨。指出客家先辈民族审美意识中的理性精神 ,并适切地表达了对围龙屋建筑结构造型、环境氛围、选材建造等方面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湖北传统建筑研究不能忽视曾经的楚建筑文化对它的影响。本文先对楚建筑进行研究,总结出形体上的飘逸和色彩上的浓烈等特点,并把楚建筑文化、传统建筑文化和古希腊建筑文化作了一个比较。其次,基于上述理解,对湖北传统建筑的总平面图、平面布置、建筑造型和建筑构造进行了阐述,指出上述建筑设计中或隐或显的浪漫主义情怀流露,其实就是楚建筑文化在湖北传统文化上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身的成长土壤,本文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表现中梳理实用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承脉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心理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实用理性”的区别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加以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化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以“有假为真,苑自天开”的美学思想,从而在具体形式上体现出本乎自然、超越自然的“天然图画”形式。本通过时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美学思想的分析,以实际建造手法为基础,得出中国古典园林在具体形式上的三种基本特征,并对同为风景式园林的英国园林作了一定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特征、模式及地理要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以独特的人文表现有规律地分布于各地区,其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自然三个层次组合形成,是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与地理要素有辩证逻辑关系。地理要素复合体内涵发生变化,导致国家、地区、聚落之间或内部建筑文化地理特征产生差异,并以此为支撑形成建筑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化、扩散主要来自黄河长江流域社区经济基础的嬗变及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部分来自外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审美经验现代扩张的情况下,以塑造崇高的理想的人格和无私的品质为审美内涵的影片仍具有强大的魅力,革命战争题材影片应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中汲取丰厚的营养,关注而且从传统文化心理积淀的深层开掘崇高感。  相似文献   

14.
"空白"作为诗词意境的重要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极为丰富,它拓宽了诗词的审美空间,延伸了诗词的表现力,彰显了诗词的独特魅力."空白"带给古典诗词独特的美学特质:空灵、简洁、无言之美,营造出云山烟水与冥无的美学境界.深入把握"空白"论的美学特质,不仅是我们更好地鉴赏中回古典诗词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深入体验中国传统美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而没有形成独立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体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美学界空前活跃,高等院校的设科建系以及专业研究团体的出现等方面都标示着中国美学学科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根源的角度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实质与方向性问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合理内核的传统辩证思维智慧,其现代化转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之一。纵观近年来我国室内设计师的作品及设计理念可以发现,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很多方面都呈现出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在快速发展的室内空间设计中,重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取其精华,不断创新,使当代建筑更具观赏性,更具中国的传统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考察泰国清迈、清莱佛教建筑文化和资料分析有如下结论: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建筑文化的精神特征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内容和层次的表现。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集中表达和包含了泰民族的精神世界与泰国的政治体制。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是泰民族在南传佛教浸润下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作用于建筑文化模式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泰民族吸收中国、印度、欧洲文化的积极进取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与泰国佛教建筑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关联。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概述了印章在我国的起源和演进过程;结合中国画钤印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知识,系统介绍和论述中国画钤印艺术的文化特征和运用美学,深入感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画钤印艺术。  相似文献   

20.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