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旗歌谣》里的时代神话——革命畅想曲,的确是天翻地覆换了人间,它充满了时代的狂想主义、廉价的乐观主义、危险的冒进主义,是整个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心态的再现,这一心态不仅对广大的工人、农民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给知识分子造成深深地伤害,这一影响时至今日还在继续。知识分子无法掌控社会文化资本,日益的民间化、边缘化更是切断了他们自由表达思想的通道,再加上中国传统社会的儒表法里、儒表道里对知识分子的再度冲击,使得具有双重人格及人格分裂的知识分子丧失了批判的精神和言说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欧亚主义,是历史上影响俄国社会发展的三大社会思想之一,欧亚主义可分为古典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古典欧亚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十月革命后流亡西欧的年轻知识分子中,新欧亚主义主要是指苏联解体后知识分子对这一思潮的重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镀金时代晚期,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滋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美国知识分子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认为镀金时代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潮及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已不能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社会调节职能,由政府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重构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美国镀金时代晚期知识分子的主张,标志着美国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产生。美国镀金时代晚期国家干预主义思潮还处于萌动期,有其理想化和不成熟的一面,但它为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崛起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归来"还是"离去",一直是现代女性生存之母题,"五四"新女性知识分子受到来自西方启蒙主义、自由平等思想以及"五四"过后特定时代氛围中"无政府主义"等思想文化和社会实验运动所促成的特殊生活观念情境的影响,她们积极摆脱封建专制家庭与封建思想观念的束缚,投入到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理想事业之中。《伤逝》中的新女性子君,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回到封建父权家庭,失去了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理想的机会。在这一对知识分子爱情悲剧的背后,隐藏着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互相矛盾冲突、水火不容的生存现实。  相似文献   

5.
传统中国自秦汉以降所通行的君主专制政体,通常被冠以"儒表法里"之定位。以新制度主义观之,所谓法里,即是指法家设计的郡县制、官僚制、成文法制、户籍制等制度,构成了君主专制的正式制度框架;所谓儒表,则是指君主专制以儒家思想作为意识形态基础。法家设计的正式制度框架与儒家意识形态相耦合,便构成了君主专制"儒表法里"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在中国传统时期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只是到了近代才为其他模式的政治制度体系所取代。  相似文献   

6.
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并行,"外服儒风,内修梵行"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风尚,他们在讲圣人之道的同时也信奉儒家学说,隐逸避世、参禅论诗成为除了垂名朝野、建功立业之外的另一种风景,亦儒亦佛、非儒非佛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现实和理想挣扎之中的一幅缩影。晚唐诗人方干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是在"道统"与"势统"的消长过程中展开的,如何选择一种或多种不仅对国家社会而且对自我身心皆为有益的存在方式,避免陷入屈原式的悲剧以及老庄逍遥主义的泥坑,在这一问题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莫林虎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119-122,137
钱谦益儒佛融合的思想,是明清之际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的反映。在钱谦益思想中,儒、佛两家思想既是难分难解的,同时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特点影响了钱谦益诗歌创作的面貌,使得他的诗作得以表现那个时代社会、文化、历史的丰厚内涵,在明清之际这一文化转折期成为承前启后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9.
回顾历史,人们常常会发出沉重的感叹和美好的假如,假如不这样,历史就会改写,但也许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很难超出时代的局限。毛泽东作为中国的世纪伟人也不可避免受时代的局限,他晚年的失误之一是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失误。这一失误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古往今来善用人才者国兴也。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使用人才必须善待人才,因此怎样认识对待知识分子,也就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关键。一、浅谈毛泽东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失误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建国初期由于社会政权的初步确立,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10.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表现了女性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信念迷失和价值错位的蜕变过程。作品通过一群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历史语境中的情爱经历,深刻地揭示出当代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细腻描写了男权主义、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对她们的精神解构。作品对当下现实的冷峻审视和剖析社会问题的罕见深度,引发了读者对于经济时代女性命运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儒和侠,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社会阶层,他们同时出现于先秦时代,又一直蔓延至近代。侠和儒的文化心理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具有历久不衰的精神影响,并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前贤和时俊大多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中多潜隐着儒的影子,而民间社会中的平民百姓又多闪动着侠的影子。其实,在众多知识分子中间,对侠也同样独有深爱,所谓“欣赏其斑斓的色彩与光圈”也。事实上,侠的精神以及对侠的崇拜,已积淀成中华民族的“一种寄希望于痛苦之中的遗传基因”了。而武侠小说的生成,可能就是这种“遗传基因”的物化。是的,自古以来,武侠小说在中国一直…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社会转型,美国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丛生,社会矛盾凸显。在此背景下,美国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发挥国家作用,由国家调节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于是,曾在美国镀金时代盛极一时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潮逐渐衰落,国家干预主义思潮迅速崛起。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崛起不仅为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且为社会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袁宏道与儒佛道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时代精神的影响使袁宏道在儒道佛三家关系问题上取圆融整合的态度,以直追先秦的真儒学反对宋明伪道学,同时广泛吸取老庄自由的生命观念及掸宗思想,以道补儒,以禅诠儒,从而在出世与入世这一最根本的问题上实现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调和统绪。袁对三家文化的取舍整合,展示了中国古代以适意主义为入生哲学的知识分子的一个基本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两晋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佛教的发展给本就式微的儒学带来了危机,为了恢复儒学的权威地位,士人知识分子进行了不懈努力,柳宗元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提出了"统合儒释"的思想,吸收佛学精义以改造儒学,使儒学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如此,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还对后世影响很大,二程朱熹正是借鉴了这一思想,以"援佛入儒"的方式对儒学进行改造,建构了新儒学———程朱理学这一庞大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自佛家文化扎根中国文化土壤以来,儒、释、道三大哲学体系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态势。元末,在佛家﹑道家等多元化思想不断冲击儒家正统地位的情况下,剧坛大作《琵琶记》巧妙地将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入蔡伯喈、赵五娘、牛小姐等人物形象上,试图以儒家忠孝观来教育世人、影响后人。这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呼唤儒家责任意识来弥补时代欠缺的精神,也使《琵琶记》得以进一步传承并被接受。  相似文献   

17.
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底层”成为一种“叙事”,说明文学已经形成一股思潮,而这在实质上是惯以社会良心自命的人文知识分子正被迫对他们生存其中的严重现实作出了反应。知识分子为弱势群体表达集体诉求以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的平衡稳定,有两种表诉方式:“为老百姓写作”和“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这两类写作的主体有“知识分子”与“作家”之别。两种“底层叙事”的小说代表作有《那儿》、《负一层》、《锦衣玉食的生活》等。  相似文献   

18.
14至17世纪西欧社会转型时期化的建构,是西欧中世纪不断壮大发展的市民阶层代表先进生产力,做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选择和人主义知识分子对这一新化的理性引导,这两种力量相互交织,较好地解决了在变革时期人们的精神信仰和现实问题,使它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19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阵地《独立评论》的研究,阐述19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独裁主义倾向,文章指出,原先的一些自由主义思想家如钱端升、蒋廷黻、丁文江、吴景超到了19世纪30年代也纷纷主张独裁,而一直被视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胡适也一度表现出对独裁主义的强烈兴趣。最后,文章指出,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对自由主义均抱着强烈的工具主义的取向,缺乏对自由价值的终极关怀,这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纷纷倒向独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一向重视文化建设问题,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统一战线是党外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高校统一战线践行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核心内容的"同心"思想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知识分子注重个人修养、强调"传承文化""教化民众"传统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岗位和统一战线这一社会团体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