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农村小学学生作文素材匮乏,已成为影响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立足农村,充分利用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挖掘充实学生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
岳金春 《湖南教育》2008,(11):24-25
从寻找农村小学作文素材中存在的隐性优势人手,开发与利用好乡土资源,挖掘农村小学存在的素材方面特有的客观优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农村特有的生活素材和写作资源,力图探索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促进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牵动亿万人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又一批考场优秀作文诞生了。这些优秀作文在素材上无不表现出新颖、准确、深刻、充分等特点。不过优秀作文毕竟为数不多,尤其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见识较少,他们在作文素材应用上一般都存在着素材陈旧、素材不丰富、素材内容不具体、素材应用不恰当、素材不真实或素材缺乏典型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其实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一块薄弱之处,学生怕写,教师怕教,跌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我试图从寻找农村小学作文素材中存在的隐性优势入手,发掘农村小学存在的素材方面特有的客观优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开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新天地,为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农村作文的出路可以开发身边的乡土资源,欣赏自然风光,学习农村特色语言,体验劳动甜苦,感受淳朴的民风,让农村的乡土素材成为作文的可取之材,走一条有特色的农村作文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学生普遍厌烦作文,作文内容贫乏,究其原因何在?——“农村孩子见识面窄,作文素材贫乏;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事实真是这样吗?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善于“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中之重。能否找到恰当的素材来表情达意是作文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而这一点恰好是我们这种农村中学学生应对考场作文时最大的"痛"。我认为造成这种"痛"的主要原因不是没有素材,而是同学们不善于变通使用自己熟悉的素材。因此,笔者主要从变通开头、结尾方面来探究变通使用作文素材、成就美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丰富的人文底蕴,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农村风貌,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那么如何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的活水之源,从而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0.
<正>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之所以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知识面比较窄,平时不注重材料的存储。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农村高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途径和方法。一、利用课内教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如水之源,木之本。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雄厚的素材。依据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就是回归教材,引导学生深刻发掘并积聚教材中的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山区县,绝大部分中学分布在地理环境偏远的农村,农村学校的学生活动范围小,接触社会的机会相对少,作文缺乏素材积累;学生缺乏课外知识和语言词汇的积累,作文词不达意、言不由衷,写作积极性不高。这就是作文低效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本文将从积累素材、学以致用、有感而发三个方面,和各位同行探讨走出中学生作文低效的困境,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学生普遍怕作文,作文内容枯燥,要么是写假人假事的“胡编式”作文,要么是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甚至是全文照抄的“移植式”作文。究其原因,是农村学生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喝白开水”或“偷窃”。其实不然,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挖掘素材,开发资源,为学生的作文开辟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13.
素材积累是农村作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使学生思想充实,作文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乡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作文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15.
农村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丰富的人文底蕴,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农村风貌,为农村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那么如何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的活水之源,从而达到作文育人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6.
写作教学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教学中捜集素材、处理素材、总结观点这一过稈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逐渐形成小学生作文有效训练的基本内容’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针对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捜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村初中学生本身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和考场作文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农村初中生很难取得较好的成效。卷面、架构、素材、语言等都是考场作文低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小学生写作文普遍感到困难,主要原因是学生感觉没东西可写,不会表达自己想要说的事所要写的人物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作文教学时必须寻找和拓广农村作文的源泉,积累和整理农村学生丰富的作文资源,挖掘教材文本、农村生活,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于我们的农村小学生作文而言一语中的。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农村的事,农村的人,农村的景……如何让学生写出带有农村特色的作文?一、新农村新生活新素材让我们的学生走进新农村,感受新生活,采集新素材,描写新生活。1.多姿多彩的乡村风光。多姿多彩的农村自然风光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田野里的苗是绿的,树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立足农村,农村作文教学内容就能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